“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用“仁”来赞誉一个人在封建时代是有一个极高的评价,历史上以“仁宗”作庙号的皇帝仅有六位。
这六位分别是汉仁宗刘禅、宋仁宗赵祯、西夏仁宗李仁孝、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明仁宗朱高炽和清仁宗嘉庆皇帝。
虽然庙号发展到后期,庙号有些泛滥,在后人看来有些人的评价不是那么名副其实,但是能被称为“仁”,他们至少达到了“仁”的基本标准了。
这六位皇帝中,绝大多是在位时间很长,有两位在位时长是该朝代之冠,分别是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为两宋之最,夏仁宗在位五十五年,为西夏之最。
此外蜀汉后主刘禅在位四十一年,清朝嘉庆皇帝在位二十五年,算是足够长的了,践祚短一些元仁宗也在位九年。
享国时间可以保证他们有足够时间去推行仁政,赢得“仁宗”的称号。
明仁宗朱高炽
但是明仁宗却是个例外,他在位仅有十个月。
在位仅仅十个月的朱高炽是如何和那几位享国四五十年的皇帝比肩,赢得“仁宗”称号的?
这并非史学家一味阿谀奉承,有意粉饰的,朱高炽虽然当皇帝仅有十个月,但一生的行为很符合儒家“仁”的标准。
明仁宗朱高炽活了四十八岁,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重要的阶段:燕王世子、大明太子、大明天子。
他十八岁被册封为燕王世子,二十七岁被立为太子,做了整整二十年的太子才得以继位为天子。
在世子、太子和天子的这三个阶段,朱高炽的表现都很好,无愧于“仁”字,使他在史官眼中得以“加分”。
燕王世子阶段洪武二十八年,十八岁的朱高炽被册为燕世子。朱元璋对孙辈很用心,经常进行考察,他通过一番考察,对朱高炽这个孙子很喜爱,认为他有做君主的潜质。
尝命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卫士,还独后。问之。对曰:“旦寒甚,俟朝食而后阅,故后。”
朱元璋分别让秦、晋、周三世子去检阅军队,燕世子朱高炽回来的最迟,朱元璋问他原因,他说:“清早天气很冷,他等到军士吃完早饭才检阅,所以回来迟了。”
又命分阅章奏,独取切军民利病者白之。或文字谬误,不以闻。太祖指示之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
朱元璋让三个世子阅览奏章,只有朱高炽挑那些指出军政民政利弊的奏章上报朱元璋,那些文字有错误的不上报,太祖指着错误对他说:“你疏忽这里了吗?”他回答说:“不敢忽视,只是这些是小过失,没有轻视天德那么严重。”
又尝问:“尧、汤时水旱,百姓奚恃?”对曰:“恃圣人有恤民之政。”
朱元璋又问:“尧舜时期发生水旱灾害,百姓怎么应对?”朱高炽回答:“依靠圣人有体恤百姓之善政。”
明太祖朱元璋
通过这一番考察,朱元璋认为“孙有君人之识矣”,认为朱高炽有做国君的见识。
这几件事情,可以看出朱高炽性格温和宽厚,有仁爱之心,这正是史学家看重的一国之君该有的品质。
在父王朱棣靖难之役时,朱高炽居守北平,他“善拊士卒”,赢得人心。
朱棣起兵“清君侧”时出征在外,朱高炽以世子身份留守北平,“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保住了朱棣的大本营。
期间,兄弟朱高煦依仗军功阴谋夺嫡,借朝廷赐书之际诬陷朱高炽,哪知朱高炽将朝廷的赐书原封不动地直接送给在外打仗的朱棣手中,使得本来也怀疑儿子暗通朝廷的朱棣很自责。
靖难期间,朱高炽的行为不但使他赢得北平军民的人心,也赢得的朱棣的信任。
大明太子阶段朱高炽做了整整二十年的储君,他的储君可不是可有可无的花瓶角色,因为朱棣多次北征蒙古,他以多次“监国”身份处理全国事物,处理政务得体,尽心尽责,声望大显。
《明史》记载:“命之监国,裁决庶政。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
不过他的储君之位并不稳定,朱棣对朱高炽这个性格过于温和且身体肥胖的儿子并不太喜欢,而是偏爱善于打战的朱高煦,朱棣出征蒙古时甚至命令人暗中监视朱高炽的行为。
明成祖朱棣
有小人诬告他“擅赦罪人”,使得朱棣大怒,幸亏奉命监视朱高炽的侍郎胡濙没有发现朱高炽有什么不轨行为,而发现他做的很好,“密疏太子诚敬孝谨七事以闻”,朱棣才不再起疑。
后来三弟朱高燧阴谋自立,东窗事发,朱高炽从兄弟大义出发主动为他脱罪,更是赢得了世人的称赞,从此他的太子之位彻底稳定下来。
十个月的天子阶段朱高炽虽然只做了十个月的皇帝,但是他做了一些有利于利国利民的事情,也为他再次加分。
“罢西洋宝船、迤西市马及云南、交阯采办”
他刚一继位便取消了郑和预定的下西洋远航,取消了边境的茶马贸易,并停派去云南和交趾的采办金银的使团。这些举措有恢复国力,减少国耗的作用,因此深得民心。
然后他为建文帝旧臣平反。
下诏“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言事谪戍者亦如之。”
他赦免了建文帝旧臣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并允许他们返回原处,归还田地。同时永乐帝时期被贬斥的臣子也得到赦免。
此外他还整顿吏治,“汰冗官”,又遣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
明献陵
朱高炽虽然执政短暂,是罕有的“十月天子”,但他一贯以仁爱之风行政,死时仍不忘节俭,嘱咐薄葬,他的献陵是明十三陵中最简朴的。
朱高炽死后庙号“仁宗”,这一“仁”实在是很贴切。他英年早逝,连后世史官都感到可惜,说“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在史学家眼中,他若多活些年岁,他的仁政之风,可以比肩汉文帝汉景帝的。
虽然仅是十月天子,但是他的仁政之风影响了他的儿子明宣宗,明仁宗和明宣宗在位期间出现了“仁宣之治”,大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标签: 中国皇帝在位时长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