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觅知音—界画大师王振鹏

爱百科 143 0

人们常常用高山流水来形容知音难求。关于高山流水传说的两位主人公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可以从画家王振鹏的作品中一探究竟。

下幅画请横过来观看:

高山流水觅知音—界画大师王振鹏

高山流水觅知音—界画大师王振鹏

《金明池龙舟图卷》局部

这幅《金明池龙舟图卷》,绢本水墨画。描绘了龙舟在金明池中穿梭来往的热闹场景。右边开始展现出一部分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临近楼阁处有五艘龙舟正在整装待发,龙舟上人来人往。

顺着龙舟头部往左看,岸上又有为数不多的亭台楼阁;然后是一座石拱桥,桥的下面有几艘龙舟正在穿越拱桥,这里是比较热闹的一个地方,龙舟好像在比赛一样,穿越拱桥的急切让人一眼就看得出来。

过了拱桥,形势马上严峻起来,原来有那么多的龙舟,犹如离了弦的剑一样在争先恐后地向前奔去,龙舟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到处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最左边的亭台楼阁上有许多达官贵人正在观看龙舟比赛。这幅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金明池龙舟图卷》构思奇巧,画面中豪华的龙舟穿梭往来,池边亭台楼阁矗立,人物熙熙攘攘,好一派热闹的场面,又以白色为背景,既是背景又代表了金明池的水,与画面内容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艺术感染力超强。

画家采用“散点透视”构图,将这个龙舟比赛的场景、建筑、人物甚至每一个细小的地方都描绘得一丝不苟,既注意到主次建筑的布局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建筑空间的大小转换,将画面中的物象都描绘得相当精准,并且合乎法度,可见画家的绘画技艺着实高超。

画面中的所有物象用笔纤细、工整、秀劲,亭台楼阁不仅主次分明,而且变化多端,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在如此繁复的场景中笔笔准确而生动,实在是笔到神到,龙舟比赛时的锣鼓喧天、声势浩大、人声鼎沸的热闹而宏大场景跃然纸上。

这幅画属于界画,界画是指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是中国绘画的一个很特别的门类。王振鹏的界画妙处在于:无论运笔、墨,线条都非常清晰,上下左右、平直方圆、各种形状,都无拘无束,神采奕奕。

高山流水觅知音—界画大师王振鹏

高山流水觅知音—界画大师王振鹏

《伯牙鼓琴图》局部

高山流水觅知音—界画大师王振鹏

《伯牙鼓琴图》局部

这幅《伯牙鼓琴图》,绢本水墨画。描绘了面目清秀、蓄着长须、带着一丝笑意的伯牙正在深情地双手弹着琴,对面的钟子期坐在石头上,双手交叠放在腿上,低着头,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琴声;伯牙身后的童子双手握着杯子在静静地聆听,钟子期身后的两个童子,一个手里捧着书卷,目光游走到了别处,另一个不知道在听不在听的样子。这幅画现在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伯牙鼓琴图》中人物的的用笔纤细宛转,大多采用白描手法,衣服和帽子加以淡墨渲染,显得人物挺拔俊秀,表情刻画得极为细致传神,伯牙、钟子期、伯牙身后的童子一幅陶醉不已的样子,而钟子期身后的两个童子完全不在状态的样子跃然纸上,山石的用笔极富变化,虽然只是略加皴擦,却使得整个画面既富有变化又含蓄有加。

伯牙身后的童子可能是耳濡目染,主人的琴声一响起来,他便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与他对比明显的是钟子期身后的两个童子 ——他们两人显然不在状态,这样更反衬出钟子期的陶醉与痴迷之态。

王振鹏,元朝著名画家,曾经担任过秘书监的职务,他的界画在整个元朝时期首屈一指。

(文/华勇)

标签: 高山流水的主人公是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