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因为唐代名家圣手太多,以致连虞世南这样作为皇帝书法导师也排不上名的话,不仅我不信,您肯定也不相信。
不错,论地位、书艺、学识、德行等,虞世南乎上尤过于当世及后世的任何一位大书法家。但为何没能列入“楷书四大家”呢?
这应该有几个原因:
一、存世书作太少
据现有资料看,虞世南存世作品仅楷书《孔子庙堂碑》拓本及行书《汝南公主墓志》墨迹本两帖,其中《汝南公主墓志》被疑为米芾所书,另小真书《破邪论》,或也系伪托,而《孔子庙堂碑》刻成不久原碑即毁,精拓本至宋已不易得。没有一定量的系统作品,后人难于效仿,可能是一定因素。
二、传承多于创新
虞世南经历陈、隋、唐三朝,曾得到过智永真传,是中庸平和的正宗纯王派风格。这也投其所好得到了唐太宗认可,但正因如此,后世书家们在选择真楷风貌时,自然会偏向个人面貌更加突出的欧、颜、柳、赵四家。
三、能代表时代的书风
我们知道,四大家分别体现了楷书的险(欧)、宽(颜)、刚(柳)、柔(赵);其实后人把虞世南列为唐初四杰已经很说明了问题:初唐时,欧虞褚薛四家的面目已经很明显了,欧体外露筋骨的险劲自不必说,虞书则恰恰相反,是内含刚柔,所谓“君子藏器”最恰如其分,与褚书的清虚隽秀、薛稷的爽利纤劲各竞风流,也与后来居上的三家有千丝万缕联系。但楷书四大家分别占据了时代制高点和人性的契合度,是时代与人性极致表达的最强音。唐初的大一统(北碑南帖融合的欧体)、中唐盛世(宽严相济的颜体)、唐末正统的不屈(刚正不阿的柳体),以及清本正源回归的赵体……。或许这也可勉强解释褚遂良、薛稷为何也没被列入楷四家的原因吧?
虞体被世人称为“玉箸”,其中的“虞戈”天下无双。虽说楷书四大家于万世一系的王派书法中各自鱼跃龙阙,化蛹成蝶,但虞楷却淬炼精深,最得渊厚。较王羲之真书于今已面目迷离的疑惑,或可从虞楷中窥视一斑,惜于此也不多见了!
[临池管窥]谢谢阅览!
标签: 楷书四大家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