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溪》:“草圣”张旭,疯癫人生背后也有一个心中的桃花源

爱百科 184 0

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草圣”张旭,疯癫人生背后也有一个心中的桃花源

这是被后人称为“草圣“的唐代大书法家张旭的一首有名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意境相似,都是表达了作者对“世外桃源”生活的向往。自从陶渊明给知识分子创造了一个精神的宁静家园以后,桃花源就成了在现实生活中苦闷彷徨的文人的精神皈依。但凡在诗文中向往桃花源的,基本上都是现实生活中苦闷、不如意者。

可是“草圣”张旭留给世人的印象,与一般人认为的现实中不如意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却大相径庭。

《桃花溪》:“草圣”张旭,疯癫人生背后也有一个心中的桃花源

张旭生活在盛唐,这是一个见怪不怪,狂人辈出的时代。比如,我们熟知的文人李白,上班时在酒楼喝酒,皇帝派人去叫都不搭理,借着酒劲,喊着自己是“酒中仙”。这种行为,要放在现代,完全可以称得上“狂人”了,但李白在他生活的时代,还是被称为“诗仙”,仙人,只是不太守纪律,有些自由散漫而已,还谈不上“疯张”“癫狂”。再如诗人兼书法家贺知章,就是写今天我们还要背诵的《咏柳》和《回乡偶书》的那位诗人,一大把年纪,白发苍苍的朝廷高官,喝的醉醺醺,骑着马招摇过市,从马上摔下来掉到一个枯井里,在井中的淤泥里美美的睡着了,还念叨着“今天睡的这个床真软和”,但是,这并不影响贺知章的形象,他退休的时候,太子率百官给他饯行。盛唐,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但是,即使在那个见怪不怪,纵容狂人的时代,张旭还是把大家吓了一跳,大家送给他一个封号“张癫”,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张疯子”。

《桃花溪》:“草圣”张旭,疯癫人生背后也有一个心中的桃花源

但凡狂人,都是酒的好朋友。张旭也是个酒友。唐朝开元年间,常熟县的百姓,经常能见到一个喝的烂醉在街上狂奔呼号撒着酒疯的人,这个人常常衣冠不整,有时甚至干脆连衣服都不穿,喝了酒就到街上撒酒疯。这个醉酒的年轻人酒疯撒的和别人还不一般,借着酒劲,提笔就要在墙壁上写字,有时候身边找不到合适的毛笔,他就会把自己的头发塞进浓浓的墨汁里,以发当笔,在墙壁上挥毫泼墨。可是,你还别说,这个酒疯子的字写的是龙飞凤舞,酣畅淋漓,堪称一绝。等到酒醒之后,他还会回去看自己醉酒时的神来之笔,一边欣赏,一边夸奖自己:这种有如神助的字,没有醉酒,平时那是根本写不出来的。

开始的时候,常熟人对这么个时不时癫狂年轻人还是很好奇的,打听才知道这人竟是新近到县里就任的副县长,日子久了,大家对副县长这种撒个酒疯写个狂草的行为也就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人家是大书法家,练字呢。要是几天不见,大家还有些不习惯了。直到今天,在江苏的常熟还有一条街道叫做“醉尉街”,就是常熟百姓纪念这个曾经整天喝的醉醺醺的副县长张旭的。

张旭的行为乖张,但是字的确写得好。据说,大家非常熟知的大书法家颜真卿,为了跟张旭学书法,辞官两年,专心学习。

张旭的这种活法,即使是一个现代人也会羡慕不已,真是随心所欲,潇洒自在。可是,且慢,我们看看张旭的这首脍炙人口七言绝句,却发现了诗人内心的一个秘密——狂狷不羁的表面生活,隐藏了一个不满现实,追求宁静淡泊生活的内心。这就是诗歌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纵使时光穿越千年,沧海桑田,还会有后人倾听,与诗人进行情感的交流。

《桃花溪》:“草圣”张旭,疯癫人生背后也有一个心中的桃花源

我们再看桃花溪这首诗:

首句”隐隐飞桥隔野烟”,作者写看到一条沟通仙界和人间的飞桥,第二句“石矶西畔问渔船”,作者在石矶的西畔向那些打鱼人询问。第三句“桃花尽日随流水”,可以看到桃花随流水漂流,第四句”洞在清溪何处边”,可是进入桃花源的洞口到底在清溪的什么地方呀?

向往桃花源的生活,但是连进入桃花源的洞口都没有找到,那种内心的苦闷失落可想而知。同样是寻找桃花源,陶渊明找到了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归隐田园,种豆南山,与世无争,恬然淡泊。可是反观张旭,狂狷不羁,用酒买醉,麻醉自己,但是人生还是找不到出口。

喜欢杜甫批评李白的两句诗:“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这句话同样适合张旭,也可以送给所有那些以酒来宣泄自己人生不如意的人,这种生活态度,等待他的是人生找不到出口的更大无奈。

标签: 草圣是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