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圣林散之(1898-1989)(贴图)

爱百科 144 0

  林散之(1898-1989)

  南京以西40公里有一处历史悠久的古镇——乌江,她地处苏皖交界,《史记》记载楚霸王项羽即自刎于此,至今乌江还保留霸王祠,项羽墓等遗迹。这里自古人文荟萃,曾出现过中唐诗人张籍,南宋词人张孝祥、张即之等诸多名家,更留下无数文人骚客的足迹,近代又诞生了一位风标独立的草书大家——林散之。

   林散之,原名以霖,号散之,笔名江上老人,散耳,左耳等。祖籍安徽和县,生于江苏江浦。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生前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分会名誉 ,江苏省国画院画师,南京书画院院长。

   林散之六岁入私塾,八岁开始学书习画,十六岁从乡师范培开学书,又得清末进士张栗庵授以诗文词章,30岁前在当地小有名气,但他仍不满足,继而张栗庵引荐投于沪上黄宾虹门下,自此如茅塞顿开,艺业大进,深得黄宾虹真传。三年后又负芨远行,广览名山大川,笃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学之道,一生寒灯夜雨,孜孜不倦,每天清晨都一丝不苟地临摹古帖。

   林老在1949年后曾一度出任江浦县副县长,负责农田水利。1962年调入江苏省国画院人专业画师。但一般人只知道他是书法家,并不熟悉他的山水,更不知道他还是一位诗人。所著《江上诗存》平易通晓,格调如其书法素雅清健

   “文革”期间不得不回到乌江,依然坚持读书、创作,无一日懈怠。一次在乌江洗澡时不慎烫伤,手臂、手指致残,这对于书画家来说就意味着死亡,但他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终于能用三个手指握笔挥毫。对这次“汤锅之灾”,他曾风趣的说过“可怜王母多情甚,接入瑶池又送回。”一生淡泊名利,是一位“笑把浮名让世人“的令人尊敬的老人。

   先生诗、书、画俱佳。黄宾虹反复强调“诗书画合一,不朽也。”,林散之早年曾名“三痴”,痴诗,痴书,痴画,“散之”或由“三痴”谐音而来。平生孜孜以求,专精此业,至晚年笔墨出神入化,诗中有画,画中有书,更用画法入书,以其“痴”情求真,苦苦求索,将自己胸臆之真和天地自然之真融为一体,别开生面,自成一家,遂有“三绝”之誉。先生书名大震,源于七十年代初。1972年一期《人民中国》日文版“中国书法”栏目首刊其草书“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书名远扬,当时流传有这样一则轶事:郭沫若来南京,有请赐墨宝,郭沫若答曰:“有林散之在南京,我岂敢在南京写字!”

   先生书法精四体,所临不论汉隶唐楷,皆见己意。尤擅狂草书,有“当代草圣”之美誉。是“以大王为宗,释怀素为体,王觉斯为友,董思白、祝希哲为宾”,而能出神入化,得古师所谓“屋漏痕”、“锥画沙”,那根劲挺而有蠕力的“屋漏痕”线条,基本还是怀素的。自作诗云:“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到圆时更觉方”,这种曲中还直,圆极便方的效果,是他草书的一大特色。他的字所以个个线条如钢丝一般地能从纸面上立起来,挺拔而弹性十足。用笔之外,林老用墨也极讲究。他写字喜欢在砚池旁置一水孟,饱蘸浓墨之后,将笔尖轻轻点上一点清水,一下笔,水墨交融,千变万化,妙不可言!更善于用枯笔,往往在墨竭锋散之后,还能仗其超凡的控制力,写出时隐时现、若断还连的点画来。

   林老的书学道路,他自己说是经过了四变。具体说来,学书是“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入宋、元,降而明、清。”这种远近上下反复临摹的功夫,为后来打下了极坚实的基础,使他晚年纵横驰骋,随心所欲,貌似无法而不逾矩。一般认为他的书艺经过三个阶段,30多岁前,即师从黄宾虹之前为基础时期,得力于唐碑。以后至70岁左右为巩固时期,经过名师指教,得以明用笔用墨之理;又游历名山大川,蓄大千天地之象;遍揽秦碑汉瓦,学养突飞猛进,60岁左右学草,大器晚成。其草书老辣畅雅,矫健秀润。最后进入辉煌时期:形成自己独特的儒雅书风,渐入化境,人书俱老。

   只可惜受网上浏览限制,图片并不理想,不能完全体现林老草书用笔墨色浓湿枯淡的独特效果。

   ——书法空间 有林写于戊寅夏

  (图)《草书条幅》 气势恢宏,颇有一泻千里之势,却又不失萧散雅致。线体的流畅与松涩飘飘然欲仙,构成林散之在书法史上无可替代的独特形象。

草圣林散之(1898-1989)(贴图)

标签: 草圣是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