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仁政”的儒家亚圣是谁?

爱百科 125 0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出生于邹(今山东邹县),是鲁国公

族孟孙氏的后代。孟子3岁时丧父,他在母亲的抚育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孟子一生

以宣传孔子儒家的仁道学说为已任,他游说诸侯,聚徒讲学,著述立说。他一生 的政治活动和学术思想对儒学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被后世统治者尊封为 “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的母亲有见识又懂得如何教育子女,她深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

理。著名的“孟母三迁”成为后世传颂的故事。据说,早年孟子一家居住在墓地附 近。墓地里每天都有送葬的人忙忙碌碌,每天都有人在这里挖坟掘土。孟子觉得特

有意思,也常学着他们的样子拿着小铁锹挖土坑玩。

  孟母一心想使儿子成为好读 书、有学问的人,她感到这个环境实在不利于孩子成长,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集 市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行商坐贾高声叫卖,炫耀着各自的商品。孟子天天在集

市上闲逛,对商人的叫卖声很感兴趣,每天都学着他们的样子,随便抓起一样东西 在那里喊叫、暄闹。

这种环境对孩子更没有什么好影响了,于是孟母又把家搬到学宫附近居住。学

宫是国家兴办的教育机构,聚集着很多有学问、懂礼仪的读书人。在学宫文化气氛 的熏陶下,孟子也整天在家读书习礼。孟母看到这种情况,知道选对了地方,非常 高兴,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孟子少年读书时,开始并不用功,见此情景,孟母很是焦急。有一次,孟子从

学堂回来,孟母正在织布。孟母问:“你近来学习怎么样?” “还跟以前一样不好 不坏。”孟子洋洋得意地说。孟母很生气,举起一把刀把刚刚织好的布割断了。孟 子看到母亲把辛辛苦苦织的布割断了,心里既害怕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连忙问母

亲出了什么事。

  孟母语重心长地说:“学习就跟织布一样,布断了再接不起来,学 习不时时用功,不常常温故知新,就永远也学不到本领。”从此,孟子牢记母亲的 话,起早贪黑,刻苦攻读。

大约在十五六岁时,孟子离开邹国,到鲁国求学。鲁国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家

乡,这里儒学发达。

  学习中,孟子对孔子的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毕生从 事儒家学说的研究。孔子有个孙子名叫子思,是当时的儒学大师。孟子对子思非常 崇拜,但当时子思已经去世,于是孟子就拜子思的门人为师。

孟子后来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则被称为“亚

圣”。

  他继承孔子的“仁”学,但拋弃了维护周礼的内容。孟子把“仁”学发展成 为包括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政治纲领。他认为只有实行“仁政”

才是治国之本。所谓“仁政”就是在政治上反对兼并战争,要求统治者尊贤用能; 经济上减轻赋税和制民之产;教育方面兴办学校,加强教育。

  孟子一直在为他的 “仁政”理想四处奔波。孟子还认为长年的兼并战争是造成人民生活困苦和各种祸

乱的根源,他主张“法先王,行仁政”,以缓和阶级矛盾;他认为要想使人民安居 乐业,必须减少繁重的赋税,把耕地和房宅基地分给农民使用;他认为国君只有重 视贤才,让杰出的人都有官位,天下的贤士才会高兴而来,为国富民强出谋献策;

他认为应加强儒家道德观念教育,使人们懂得忠、孝、义、信的道理,养成孝敬父

母,友爱兄弟,忠于长上,办事诚实的品德。

孟子研究的是王道政治,他的学说不单是用来教育弟子的,更重要的是用来为

当时的政治服务的。因此,孟子一生都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总想在哪一个国家贯彻 他的王道政治。孟子一生也都在与各种“邪说”作斗争,或著书批驳,或直接辩

证,为桿卫儒家的学说而不懈地努力。

孟子在40岁之前,主要活动是为门徒讲学和为邹、鲁等小国出谋献策。后来,

他的门徒日益增多,孟子的影响也日愈扩大。虽然邹、鲁等小国的国君对孟子言听 计从,但他们毕竟是小国寡民,不能左右天下局势,于是孟子就带领弟子周游列 国。在孟子所到的各大国中,齐国的齐威王一心想用武力统一天下;魏国的梁惠王

一心想用战争报仇雪恨;齐宣王一心想争霸天下,讲称霸天下的道理时他有兴趣, 讲到具体措施,他就没兴趣了。

  孟子一心想把他的“仁政”推行天下,但是,靠弱 小的国家是推广不开的,大国又没人愿意采纳他的主张。

公元前331年,在政治生活中落魄不得志的孟子回到了他的故乡邹国,结束了

十几年的周游生活。这年他已62岁,从此以后,他不再远足,除了从事他人生三乐 之一的讲学之外,全部精力用在著书立说上。

  孟子和他的学生整理了《诗》《书》

等儒家典籍,总结一生的思想活动,潜心著书立说。所编《孟子》一书集中反映了 孟子的思想。

“性善论”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孟子认为人本性天生是善的,人生来

就有怜悯同情之心,羞耻憎恶之心,凭这种心来推行“仁政”,治理天下就是极容 易的事了。

孟子还主张“与民同乐”“民贵君轻”。他认为在人民、国家、君主三者的关

系中,人民最重要,取得天下的根本在于人民的拥护。

孟子主张积极进取,对事业锲而不舍。他认为,有所为就好比挖井,必须坚持

不懈,半途而废就会一事无成。

孟子还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

作用,在儒家学说中形成了一个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

  即使如此,孟子的思想一直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中闪烁着熠熠光辉。

标签: 亚圣是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