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诗鉴赏」光阴易逝 立学终生——杜荀鹤《题弟侄书堂》赏析

爱百科 206 0

光阴易逝 立学终生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赏析

作者:赵铁军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杜荀鹤(约846—904年),字彦之,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五代十国时期梁朝皇帝朱温授他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他的诗歌承袭杜甫的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疾苦的传统,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在诗歌中颇多反映,是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作平易自然,朴实明畅,清新秀逸。著有《唐风集》(十卷),其中三卷收录于《全唐诗》。

【赏析空间】

这首题壁诗,作于黄巢起义和军阀混战时期。此时,杜荀鹤从长安返回家乡躲避战祸,而家乡也不太平,好在山野乡村比城镇要相对安全一些。他对于侄儿不惧战乱,在竹影溪声中潜心读圣贤书,感到非常惊奇,同时也很欣慰。战乱毕竟不能持久,和平安宁必将到来。而国家重建时期,最需要的是治国安邦的人才。侄儿勤奋学习,内心必有报国之志,能不高兴吗!于是,题诗勉励侄儿。

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通读全诗,没有一难解字句,质朴之至,仿佛从诗人心中自然流出,毫无半点雕琢痕迹。若就其佳句来说,真如行山阴道上,令人应接不暇。“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写景诗句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却又自然晓畅。同时,这首诗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体现的是杜荀鹤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而这首诗的主题,则是告诫侄儿和所有青少年要珍惜青春时光,排除干扰,发奋读书,励志成长。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首联从疑问开头,对侄儿在战乱中苦读诗书十分好奇。表明立志于学的人,不分年老年少,少年立志于学更难能可贵。诗人好奇的是,侄儿小小年纪,没有长大成人,没到学业有成,处于“居穷”的时候,但是为什么能够身处战乱之中,寻幽境之地,安下心来苦读诗书,修心养德呢?这必定是他胸有大志,心中有道,即“道不穷”。穷与不穷,乱与静,合二为一,在于己心有道。“居穷道不穷”,化用了孔子论道的典故。《春秋·公羊传》和《史记·孔子世家》都记载鲁哀公十四年,哀公猎获一头麒麟,麒麟死,孔子掩面而泣,说:“吾道穷矣!”麒麟是祥瑞之兽、仁爱之兽,岂可猎杀!孔子叹息自己在鲁国传道没有成功。不是说,孔子的道没有价值了。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颔联承接首联,诗人进一步肯定和赞扬侄儿处乱世而心不乱,立志修身立德的可贵精神。唐末社会大动乱,诗人家乡池州也时常成为战场,即“干戈地”;但侄儿却坚持学修儒家的道德规范,即“礼乐风”。颔联进一步回答了首联的疑问。侄儿谨守儒家道德规范,所以才能“居穷道不穷”。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颈联是诗人近距离观察和描写侄儿书堂的环境,突出了书堂的幽和雅的意境。书堂窗外,亭亭翠竹的清影在书案上摇曳,映现着和读书人一样坚贞不屈的气节;从山间而来的清泉淙淙流淌,那清亮动人的水声似乎注入到和融入到池砚中,散发着浓郁的墨香······诗句写得很美,更具象征意味。修竹、野泉,都象征君子的高洁,也是诗人对侄儿的期望。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尾联是诗人以长辈身份总结人生经验,勉励侄儿珍惜少年时光,发奋读书,学有所成。少年是人生的春天,只有春华灿烂,才有秋实累累;少年的辛苦勤勉必将终身受用。而青春少年的时光十分短暂,转瞬即逝。正如俗话所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在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道德品质的修养和锻炼方面,一寸光阴就是一寸功,不可懈怠和懒惰!诗人语重心长,是对侄儿所言,更像是对普天下少年的谆谆告诫。

阅读杜荀鹤这首诗如饮甘泉,不仅对青少年的读书学习有滋润和启迪,对于成年人和老年人也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启示。《左传》提出,文人士大夫的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即“立德立功立言”,并称“此之谓不朽”。北宋思想家张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他的名言:凡胸怀天下的文人士大夫要有志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通俗地说,就是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之心,为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继承孔孟等以往的圣人不传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而做到“立心、立命”也好,“立言、立德、立功”也好,最重要的是立学,而且终生都要立学,即终生学习,锲而不舍。作为当代人,不仅要在学习中修德养德,也要在学习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做到“立言、立德、立功”。

【拓展阅读】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是党内著名诗人,毛主席曾经对陈毅元帅说:“董老善五律,剑英善七律。”董老有《惜时》为题的一首七言绝句:“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这首诗以逆水行舟作比喻和象征。主题是勉励自己和同志们要珍惜光阴,不可懈怠,知难而上,努力学习和工作。在江南水乡,小船是渔民和农民在河道、水渠和湖泊行走的主要交通工具。在逆流而上的时候,必须用力撑竹篙,小船才能逆水而上,稍稍松一点劲,船就倒行,不用劲小船就会顺水漂流,不知退多远了。古人珍惜时间,形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革命同志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和工作;还要发扬逆水行舟的精神,不松劲、不懈怠,全力以赴抓好学习和工作。

董老的这首诗以逆水行舟的现象做比喻,揭示了在学习与工作上,不进则退的哲理。学习与工作不会顺风顺水,逆流而上是常态。在学习与工作的时候,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些困难就如逆水行舟,必须用最饱满的力气撑篙才能前进,否则不进则退。董老的教导和勉励,对于我们从事任何职业的人们,都会获得有益的启示。

  【注释】

题弟侄书堂:弟侄,即弟弟的儿子;书堂,少年儿童读书的学堂。这是一首题写在学堂墙壁上的诗歌。2、乱时:杜荀鹤和侄儿都身处乱世之时。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爆发王仙芝、黄巢农民起义,起义军席卷大半个中国,持续十余年,安徽也在波及范围内。黄巢起义失败后,又陷入藩镇割据、军阀混战中。军阀秦宗全在山东、江淮地区作乱,到处烧杀劫掠,杜荀鹤的家乡池州正处于祸乱地区。

标签: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谁写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