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和感同身受,孔子的马夫讨要马匹的故事

爱百科 228 0

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也知道别人的可取之处,我们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把别人的感受,用心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就可以更加平和地去处理好很多事情。

知己知彼,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和感同身受,孔子的马夫讨要马匹的故事

在我们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我们把自己的观点在别人面前讲述一番后,感觉非常良好,认为别人一定会认可自己,但是对方却没有受到一丁点影响。

其实我们在和任何人进行交流前,首先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要给对方进行画像分析,然后再进行换位思考,想一想对方的诉求是什么?最后再与其进行沟通,这样大家交流起来就会在同一个维度,也就很容易达成共识。

换位思考和感同身受,孔子的马夫讨要马匹的故事

孔子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有一次,马匹跑进了附近的农田,吃了农夫的不少庄稼。农夫知道后很是生气,就扣留了这匹马。

第一次,孔子派能言善辩的子贡前去协商,子贡和农夫好话说尽,但是农夫就是不愿归还马匹。

第二次,孔子派自己的马夫去和农夫沟通,交谈不一会,农夫就高高兴兴地将马匹还了回来。

换位思考和感同身受,孔子的马夫讨要马匹的故事

原来子贡去协商的时候,跟农夫讲了一大堆“之乎者也”的大道理,农夫根本就听不进去,事实上也听不太懂。

而马夫去交谈的时候,就是跟农夫唠叨一些琐碎的家常之事,马夫告诉农夫:你不是在东海耕种,我也不是在西海旅行,既然我们在这里相遇了,马就不可避免的会吃你的一些庄稼。

对于这个结果,孔子的评价是:用别人所不能理解的话语去说服别人,根本起不到什么效果。

换位思考和感同身受,孔子的马夫讨要马匹的故事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

孔子总结到:这个就是语言体系的不对称性,子贡说的语言体系属于那种学术类型的,对于没有多少学识的农夫,根本就说不到他的心里去,所以无法得到认可。

而同样没有什么知识的马夫,却能感同身受,懂得换位思考,能抓住问题的重点,所以很容易就和农夫达成共识,讨要回了马匹。

换位思考和感同身受,孔子的马夫讨要马匹的故事

这就是交流的技巧和沟通的艺术。与音乐人探讨农作物生长,与庄稼汉谈论音乐创作,注定难以取得有效的结果。不进行换位思考,不看对象的沟通,最终只能事倍功半,甚至起到相反的效果。

换位思考不仅仅只是简单地交换双方的位置,更多的是要用心去聆听一下对方的想法。

只用自己的视角去看待事物,总是不能看得很准确。想要更进一步地了解到对方的真实想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观察事情,总能看到我们之前所忽视的一些风景。人只有懂得了换位思考,才能更加平和地去处理好很多事情。

标签: 关于马的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