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汉朝——大神高手名人辈出弄出惊天动地的那些事!(54)

爱百科 118 0

卷第九 汉纪一 太祖高皇帝元年(前206)~二年(前205)

话说还在秦朝时,在淮阴有个人叫韩信。这韩信家里穷,却整日游手好闲,既没人愿意推举他当个小吏,做个小买卖也做不好,就整天跑别人家蹭饭,惹人生厌,混得比当初的汉王刘邦还惨。有一天他跑到城下去钓鱼,指望能钓上点东西填填肚子。旁边一个正在洗衣服的大妈看他可怜兮兮的,就把自己带的饭分了一点给他。韩信大喜,夸海口说等将来发达了,必有重谢!大妈一听,这小子还有心思吹牛,就骂道:“这么大一条汉子,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还在那胡吹!我是看你一个王孙活得这么凄惨才分给你吃的,哪里指望你能回报!”

这么看来,这韩信搞不好还是某代韩王的后代。

戏说汉朝——大神高手名人辈出弄出惊天动地的那些事!(54)

《秦时明月》中的韩信

韩信虽然整天无所事事,但喜欢背着把破剑到处晃悠。淮阴集市上有那好事的少年,经常嘲笑韩信,说他虽然长得挺高大,又整天背把剑装B,其实就是个外强中干的货。一日,此君在集市上撞到韩信,就当众羞辱他:“你有种就拿你那破剑刺死我;你要不敢弄死我啊,也行,就从爷爷胯下爬过去吧!”——结果韩信只是平静地看了看这位少年,一声不响地趴到地上钻了过去。

——这就是“胯下之辱”的由来。任谁都会认为此乃奇耻大辱,是可忍孰不可忍!但韩信可是个有大野心的人,怎么会愿意用自己的人生和这种小人纠缠呢?

戏说汉朝——大神高手名人辈出弄出惊天动地的那些事!(54)

胯下之辱

到了武信君项梁起兵渡过淮河时,韩信也跑过去投奔,但在其麾下一直籍籍无名。西楚霸王项羽当老大后,给了他个郎中的职位——当时的“郎中”可不是指医生,而是指侍卫。韩信多次向项羽进言,但项羽这样眼高于顶的人怎么会在意区区一个侍卫,所以韩信在项羽那仍然不受重视。于是汉王入蜀时,韩信就脱离了项羽,想在汉王那里再试试。

——项羽这是给自己的坟墓挖了第一锹土。他万万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个当年老爱在自己面前出谋划策显摆自己的小侍卫,在数年后,逼得自己自刎乌江!而当年也正是自己,亲手把这个掘墓人送给了汉王!

不过,韩信刚到汉军中时,也只是被任命了个连敖的官——基本上和郎中差不多,仍然不受重视。有一次他触犯了军法,和其他十三个也犯了军法的难兄难弟一起被提溜出去杀头。那十三个倒霉孩子都嗝屁了,最后轮到韩信挨刀——难道我韩信满腹经略,还来不及施展就如此可笑地葬送在这里?然而天无绝人之路,此时滕公夏侯婴正好路过刑场,韩信终于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仰头大呼:“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夏侯婴没想到一个将死之人居然还能说出这样的大话,就不禁看了看,登时发现此人骨骼惊奇,于是救下了韩信。

——原来两千多年以前就已经是看脸的世界了……

夏侯婴和韩信聊了聊,发现此人果然有些本事,于是推荐给汉王。说起这夏侯婴,数月前鸿门宴时护送汉王回营的四护卫,他就是其中之一,也算是汉王的嫡系了。所以汉王虽然还是觉得韩信不过尔尔,但看在夏侯婴的面子上,就让韩信去当治粟都尉——也就是管粮草的小官。

另外插一句,这夏侯婴,据说是曹操的祖先……

虽然韩信不仅没死还升官了,但仍然没有进入汉王的视线。作为治粟都尉,韩信自然要接触汉军的大管家萧何。萧何的眼光可比夏侯婴毒多了,立刻察觉到此人胸中有甲兵。正好此时汉王接受项羽的安排,去汉中的南郑;汉军大多来自中原,不想去汉中,于是开始大批大批地逃亡。韩信自忖,萧何、夏侯婴身为汉王的嫡系,他们的推荐也没有用,看来在汉军这里也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了,唉,没有办法,继续跳槽吧!于是也趁着这波逃亡的风潮,溜之大吉了。

萧何一听说韩信跑了,也来不及知会一声,自己一个人慌忙追了上去。大家以为萧丞相这也是跑路了,于是禀报汉王。汉王听报大惊失色,萧何可是自己的大总管,怎么连他也跑了?“如失左右手”。过了一两天,没想到萧何又跑回来了,汉王“且怒且喜”,真是吓死宝宝了,这下长舒了一口气。放心之余,汉王不禁骂道,你这是整的哪出!萧何回答说,我并不是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汉王这就奇怪了,军中有什么人值得萧丞相不管不顾地去追呢?结果萧何说是韩信。汉王又火了,跑了这么多人你不去追,去追一个粮官,是不是脑子抽了?你小子怕是在耍我吧!

戏说汉朝——大神高手名人辈出弄出惊天动地的那些事!(54)

萧何月下追韩信错了

戏说汉朝——大神高手名人辈出弄出惊天动地的那些事!(54)

这张才对

萧何说道:“其他那些将领,遍地都是,逃了就逃了;而韩信,则是‘国士无双’。如果大王以后安心地待在汉中,那就不用去管韩信;但如果你有意问鼎天下,那除了韩信,没有人能帮上你。”汉王当然不甘心终生龟缩在汉中,现在看萧何这么重视韩信,之前夏侯婴也老推荐他,也许他真的是胸中有丘壑?那就看在丞相的面子上,让他当将军吧!

没想到萧何不依不饶,一定要让韩信当大将军。汉王允了,就准备叫人把小韩叫过来。萧何又阻止道:“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所以韩信才会跑路。你如果真心想拜他为大将,那就挑选良道吉日,先沐浴斋戒,再筑坛封拜。”汉王虽然仍然将信将疑,但既然话都到这了,好好好那就都听丞相的吧!

于是汉王真筑了个坛。军中诸将知道这是要拜大将,各自暗中期待。结果到了那天,竟然是那个名不见经传的运粮小官韩信被拜为大将,一军皆惊。诸将纷纷猜测这韩信到底什么来头,之前默默无闻,难道是深藏不露?

以上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韩信也因此成为汉朝第一任大将军。但细考韩信受到重用前的经历,有一事不解——为什么他之前一直无法得到上司认可?项羽本来自视甚高,不理这个小郎中倒也说得过去;但汉王没有这臭毛病啊!然而在汉军中,如果不是恰好碰到夏侯婴,韩信早就死了,如那同时被砍头的十三人一样,从此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没有萧何的极力举荐,他也不可能一展抱负。那么他的问题究竟出在哪呢?

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时人都听说过“胯下之辱”一事,认为韩信是一个懦夫,所以对韩信相当鄙视。此事能见诸史册,那一定是有人宣扬,而且是在韩信发迹前——他得势后哪有人还敢提这事!所以项氏叔侄和汉王都以为韩信就是一怂货,不值得重视。

但问题是,从后来的事情我们知道,韩信并不是一个懦夫,而只是隐忍一时。然而,能忍人所不能忍,反过来也说明此人心机深沉。而韩信不仅仅是心思深,其实已经是腹黑,甚至有些阴鸷了——这从他后面的所作所为就可见一斑。但他的“心机深沉”,却又不像八九百年后那位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一样掩饰得很好。他的一举一动,总会让人以为背后掩藏着什么。对这样说话做事不尽不实的人,一般人都会产生厌恶感,无怪乎几任上司都不想重用他。当然,急需人才的汉王最后还是提拔了他,但虽然汉王之后一直对韩信委以重任,但从来没有打心眼里信任过他——虽然看起来很矛盾,但事实就是如此。

那么,韩信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汉王即使心里排斥,但仍然毫不犹豫地拜其为大将军呢?

标签: 汉代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