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三个能“见微知著”的古人,一个比一个出身低下

爱百科 209 0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如何,除了本身的学识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且难求的条件,那就是卓越的眼光,这决定了一个人的格局和发展前景。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见识不凡的人,但您可别误会,那些见识不凡的人里,固然有身居高位而养尊处优者,同样也不乏地位卑微、甚至出身草莽之人。如下这三个人,或许足以成为他们中的代表:

历史故事:三个能“见微知著”的古人,一个比一个出身低下

第一个、箕子。箕子是商纣王的叔叔,后来虽然被纣王驱逐远走海外,但并不影响他成为孔子口中的“商有三仁”之一。

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他刚登基时还是很不错的。在他开始露出奢侈本性的初期,曾让人给他做一双象牙筷子,箕子看到这个事情,心里就感到很害怕。

在箕子眼里,纣王的象牙筷子不仅仅是一双筷子,而是以此为据,推演出事态的发展趋势:用象牙筷子的人,必然不会用粗陶碗,也不会满足于粗茶淡饭,于是在食物的选择上,山珍海味也是寻常食品。

历史故事:三个能“见微知著”的古人,一个比一个出身低下

紧随其后的就是居住环境的变化,吃得好了,住、行等享受一定会水涨船高,由此而变成一场无尽头的奢华盛宴。

而后来的发展也完全应证了箕子的预测,纣王从象牙筷子开始一发不可收拾,不过五年就被周朝更替了。

如果说箕子能看出纣王的远景,是因为他本身就身居高位所决定的,那么,如下这个人相比之下,就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了。

历史故事:三个能“见微知著”的古人,一个比一个出身低下

第二个、赵括的妈妈: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赵奢死后,国中一时间没有大将,赵王从虎父无犬子的观念出发,决定启用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大将。

但赵王的这个决定受到了赵括的妈妈强烈的反对,赵王对此感到很奇怪,试问天下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出人头地?哪有母亲反对儿子被提拔的道理。

赵括母亲的说法是,自己的丈夫赵奢做大将时,大王的赏赐都被带到军营和将士们分享,入营之日就和士卒们同甘共苦,不再过问家里的大小事务,这是一个将军的基本素养。

历史故事:三个能“见微知著”的古人,一个比一个出身低下

而赵赵括做了将军之后,大王的赏赐全部被他一个人收了,每天也在家里饮酒作乐,忙着添置家产,这样行为和他父亲比起来简直天壤之别,完全不能胜任将军之职。

后来的发展也正如赵夫人的预测,赵括只不过是“纸老虎”,带兵出征后一败涂地。

谁说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赵括母亲从儿子的生活细节就看出他难当大任,不得不说“知子莫若母”啊。

历史故事:三个能“见微知著”的古人,一个比一个出身低下

第三个、樊哙。樊哙本来是一个卖狗肉的,古人说他是“狗屠”,地位非常卑贱。只是后来娶了刘邦的姨妹子,辅佐刘邦反秦。

刘邦刚入关的时候,看到阿房宫里无数金银财宝,更有美女如云,一时间就心猿意马了,只记得纵情享受,把军国大事抛之脑后。

这时候,樊哙就在旁边劝他了,说这是秦朝暴君居住之所,你如今在这里流连忘返,难不成想做第二个暴君?如果想得天下,那就要尽快离开这里哦。

历史故事:三个能“见微知著”的古人,一个比一个出身低下

樊哙的一番话也确实如醍醐醒脑,刘邦当即就封存了阿房宫,最后在楚汉之争中胜出,开创了大汉朝的霸业。

这里面如果没有樊哙的及时提醒,刘邦能否如此顺利就难说了,要知道战机稍纵即逝,温柔乡是英雄冢,一旦刘邦沉迷于贪图享受,到时候就是李自成第一了。

而樊哙虽然是一个粗人,更是出身卑贱的狗屠,却能从刘邦的生活细节里看到警示,不得不说他粗中有细,更有卓越的远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历史故事:三个能“见微知著”的古人,一个比一个出身低下

这三个人的见识,虽然其最终实现的结果有好有歹,箕子和赵括的母亲虽然都看到了结局,却无力改变这个事实。

而樊哙却力挽狂澜,最终为开创大汉伟业立下不朽功勋。是非成败姑且不去评判,但这份见识是足以让后人叹服的。

李商隐有诗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历史故事:三个能“见微知著”的古人,一个比一个出身低下

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奢侈生活,贪图享受的结果就是斗志被消磨殆尽,最终腐化堕落至万劫不复之渊。

标签: 汉代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