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三国时期悲情的才女,惨遭匈奴蹂躏,作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爱百科 185 0

“蔡文姬一生三次出嫁,流落至胡天塞外又重返中原,一生波折,除了《胡笳十八拍》之外,“文姬归汉”的典故也广为人知。”

她是三国时期悲情的才女,惨遭匈奴蹂躏,作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此生已分老沙尘,谁把黄金赎得身。十八拍笳休愤切,须知薄命是佳人。”——《董祀妻蔡琰》

这是宋代诗人徐钧的一首凭吊汉朝才女蔡文姬的诗,诗人徐钧在唐宋时期的文人墨客中并不出名,但是他这首诗里的蔡琰蔡文姬却是名垂青史的人物。

这位与李清照、卓文君、班昭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的蔡文姬能让后人纷纷写诗凭吊,不仅仅因为她的才能,更因为她的人生与鲜衣怒马的汉王朝荣辱联系在了一起。

走进蔡文姬的历史,不难发现她的才学和她的人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三国的才女,却处处充满着悲情,还曾作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琴弹十八拍,听此双泪流。 一死固已难,万言复谁尤。 九原见卫子,何语可以酬。 —— 《咏史八首·蔡文姬》

她是三国时期悲情的才女,惨遭匈奴蹂躏,作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才女,有词国俊杰的李清照,也史笔千秋的班昭,有传世佳情的卓文君,也有名垂千古的蔡文姬。甚少有人以“名垂千古”一词来形容女子,可见蔡文姬属实不同于寻常女子。曹操稳定政权后,听说蔡文姬流落在南匈奴,便派出使者用重金将之赎回。”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才女,有词国俊杰的李清照,也史笔千秋的班昭,有传世佳情的卓文君,也有名垂千古的蔡文姬。甚少有人以“名垂千古”一词来形容女子,可见蔡文姬属实不同于寻常女子。

才女之才情毋庸置疑,但才女之命运却往往坎坷艰难,成长于东汉末年的蔡文姬,更是乱世中悲惨女性的一个缩影。 蔡文姬(生卒年不详),名琰,字文姬(一说字昭姬)。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杞县)人,东汉末年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

她是三国时期悲情的才女,惨遭匈奴蹂躏,作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黄沙漫漫,旌旗猎猎。

一行来自中原的使者顶着风尘返程,大风吹得旌旗猎猎作响。队伍中一位头戴貂冠、身着胡服的女子在这恶劣的归途上思绪万千。

十二年来她已被胡地词条的寒风磨砺得粗糙憔悴,一身诗书风流难担下异域颠簸。马儿嘶鸣,她偶尔还会回头凝望,而远山渐渐模糊在她的泪眼中。也许回去的路比她来时要更加蜿蜒一些。

女子一声喟叹:“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万种愁思终于压抑不住,苍悠凄楚、深沉哀怨的《胡笳十八拍》从车队里传出,整个车队笼罩在她的琴声下。从三国的天空看此时胡地已很遥远,车队像归入山水墨画的一个墨点,蔡文姬用她已经很擅长的异族乐器将心事在归汉的路上说起。

她是三国时期悲情的才女,惨遭匈奴蹂躏,作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蔡文姬不幸的婚姻

蔡文姬曲折的人生要从她不幸的首婚开始说起,她的起点非常高!蔡文姬生于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府上,从小就受到文豪父亲的熏陶,展现出自己的非凡天赋。

除了擅长文学,蔡文姬在音乐和书法上的造诣也非常的高,这和她拥有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背景和一个四书五经气氛浓厚的童年分不开。

但是在当时,男尊女卑的风气盛行,虽然还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说法,但是女性是没办法和男性那样,因为才能收到举荐而入仕为官、施展抱负。

她是三国时期悲情的才女,惨遭匈奴蹂躏,作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有一天晚上蔡邕在夜间鼓琴,突然断了一根弦,蔡文姬说是第二根,随后蔡邕故意弄断了一根,又被听出是第四根,蔡邕停下鼓琴说你只不过是碰巧蒙对的,还是小女孩的蔡文姬说,春秋时期季札在鲁国听音乐的时候,就能知道各个国家的治乱兴衰,晋国的乐师旷,可以在音乐中辨明吉凶,我怎么就不能知道呢?此后蔡琰辨琴成为典故。

她是三国时期悲情的才女,惨遭匈奴蹂躏,作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等待着她们的,就是到了适婚年龄,嫁与他人做妇,从此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博览群书、精通音律书法的才女蔡琰也概莫能焉,所以蔡邕在她到了及之年,便为她安排婚事,而蔡琰就此开启了她第一段婚姻。

蔡文姬的第一任丈夫是河东大家族的卫仲道,这对新人一个是书香门第的才女,一个是世族大家的才俊,两人的结合可谓是佳人配才子,佳偶天成。

她是三国时期悲情的才女,惨遭匈奴蹂躏,作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婚后,二人因为各自才学俱佳,有许多共同话题可以一同探讨,日子过得甜蜜默契,羡煞旁人。正当蔡文姬和卫仲道这对举案齐眉的夫妇恩爱有加时,命运的齿轮却发生了偏转。

卫仲道咯血病故,让年纪轻轻刚为人妇的蔡文姬就此守寡,因为和卫仲道没有子嗣,又因为夫家对于这个“克夫”媳妇耿耿于怀,蔡文姬不久便被遣送回娘家蔡府中。

本就因为痛失眷侣,而整日以泪洗面的蔡文姬,被婆家抛弃后更是对婚姻而未来失去了希望。回到蔡府后,她将自己沉浸在诗书古籍和音律书法里,让这些东西麻醉自己的同时抚平内心的悲恸。

蔡邕本就赏识自己女儿的才华,看着女儿化悲愤为力量,沉浸在文学里时,认为女儿可以继承自己衣钵的老爷子、在心疼之余倒也获得了些许的宽慰。

她是三国时期悲情的才女,惨遭匈奴蹂躏,作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匈奴劫掠为妻,蔡文姬深陷地狱般二婚

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蔡文姬在丧夫没多久,她的蔡家迎来了灭顶之灾。当时,蔡邕因为支持董卓,在董卓败亡后遭受牵连,惨死狱中。

她是三国时期悲情的才女,惨遭匈奴蹂躏,作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因为忌惮于蔡邕文学泰斗的地位,郑帝害死蔡邕后并没有对他抄家灭族,蔡文姬等蔡氏一族因此幸免于难。树倒猢狲散,没了蔡邕这根顶梁柱,蔡家很快便没落了。

门客幕僚做鸟兽散,仆人护卫也纷纷请辞,偌大的蔡府就只剩下蔡琰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丧夫之痛加上凄苦的生活,很快就搞垮了蔡文姬年迈的母亲,她的母亲不就也撒手人寰,留下蔡文姬孤苦无依。

然而,灾厄仍然没有放过可怜的蔡文姬。随着董卓,李傕等人叛乱搞得国内狼烟四起,战乱不断。原本投降大汉的匈奴竟然趁火打劫,他们趁乱反叛,开始对大汉子民烧杀抢掠。

她是三国时期悲情的才女,惨遭匈奴蹂躏,作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孤苦无依的蔡文姬在混乱中,被作为战利品献给了匈奴左贤王,正式开启了遭受蛮族蹂躏的悲惨生活。更让蔡文姬痛心疾首的是,匈奴人不仅蹂躏了她,而且还将父亲多年来的古籍收藏和文学作品付之一炬。

被左贤王劫掠成为妻子之后,蔡文姬在匈奴的营帐里屈辱地生活了12年。这十二年,她不仅背负家破人亡的痛楚,还要饱受去国怀乡的思念之苦,更是被左贤王当作奴隶一般的使唤和施暴。

她是三国时期悲情的才女,惨遭匈奴蹂躏,作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在左贤王多年施暴过程中,蔡文姬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但是被视为奴隶的蔡文姬并没有母凭子贵,二是继续作为最低贱的下人,悲惨地活着。

都说苏武牧羊十九载,蔡文姬在匈奴帐中的12年,所遇到的屈辱与悲惨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国之不幸,其民也哀,面对大汉的衰败、外族的侵略,身为弱女子的蔡文姬只能如浮萍一般,随着命运的裹挟、艰难活着。

她是三国时期悲情的才女,惨遭匈奴蹂躏,作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重回故土,文学音律大放异彩,婚姻仍旧坎坷

在匈奴暗无天日地度过12年后,蔡文姬的命运迎来了转机。曹操在群雄逐鹿中占据巨大优势,大汉十三州他独得九州,北方的动乱也被他平定。

独揽大权的曹操想起了自己好友蔡邕的女儿蔡琰还在匈奴帐中,便派使者花重金,将蔡文姬迎回中原。相隔12年后,再次回到大汉怀抱的蔡文姬重获新生。

她是三国时期悲情的才女,惨遭匈奴蹂躏,作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蔡琰归汉后,作有《悲愤诗》两首,一首为五言体,一首为骚体。其中五言的那首侧重于“感伤乱离”,是一首以情纬事的叙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叙事诗。清代诗论家张玉谷曾作诗称赞蔡琰的五言诗:“文姬才欲压文君,《悲愤》长篇洵大文。老杜固宗曹七步,办香可也及钗裙。”大意是说蔡琰的才华压倒了汉代才女卓文君,曹植和杜甫的五言叙事诗受到了蔡琰的影响。

她是三国时期悲情的才女,惨遭匈奴蹂躏,作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骚体《悲愤诗》由于旨在抒情,首尾两节对被俘入胡和别子归汉的经历都比较简略,中间大篇幅自然风景用以渲染蔡琰离乡背井的悲痛心情,在这些对景物和人情的描述中,蔡琰极言它们与她故乡中土的差异,以此形容自己在这与中土迥异的环境下心情之沉痛悲愤。

值得一提的是,在重返中原故土的途中,蔡文姬在百感交集之下,用自己在匈奴帐中学会的“胡笳”这种乐器,创作了一首《胡茄十八拍》,抒发了对乡土的思念和不忍骨肉分离的痛楚。

她是三国时期悲情的才女,惨遭匈奴蹂躏,作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胡乱十八拍》此后成为了古乐府琴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作为创始人的蔡文姬对于音律的贡献不言而喻。尽管从匈奴的魔爪中逃生,但是这段悲惨屈辱的岁月,无时无刻不在摧残着蔡文姬的身心。

以至于她含泪写下108句《悲愤诗》,此诗真的是字字泣血,句句催泪,诗中曾这样写道:“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她是三国时期悲情的才女,惨遭匈奴蹂躏,作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这一句更是将我们现代人说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处境,描写得入木三分,这首文学造诣非常高的诗歌,成为了后人顶礼膜拜的名诗,也一举奠定了蔡文姬作为四大才女的地位。

后来,文学音律都精通的蔡文姬,又在曹操的安排嫁给了董祀。凄苦半生,蔡文姬迎来了自己的第三段婚姻,但是好景不长,董祀犯了死罪,即将伏诛。

为了解救丈夫,蔡文姬散着头发光着脚,来到宴请群客的曹操面前,叩头为丈夫董祀求情。身为弱女子的她,说话条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满堂宾客都为之动容。

她是三国时期悲情的才女,惨遭匈奴蹂躏,作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曹操最后因为感念蔡文姬的不容易和珍惜蔡文姬的才华,赦免了董祀的罪过。但是作为回报,蔡文姬需要把先父蔡邕的遗作和蔡府已经被焚毁的古籍一一还原。

蔡文姬面对这个艰巨的挑战,用自己过目不忘的本领将许多作品分毫未差地默写出来,让曹操对她更加刮目相看。

解除了丈夫的性命之忧又将先父的文学财产再现,蔡文姬回到了董府,和董祀一起过上了平淡却又弥足珍贵的生活。

人心都是肉长的,董祀就算再嫌弃蔡文姬,被这样对待,心也融化了,此后他和蔡文姬相敬如宾,恩爱有加,又生了一双儿女,大半生悲惨的蔡文姬,终于在最后先结婚后恋爱,让自己得到了幸福。

她是三国时期悲情的才女,惨遭匈奴蹂躏,作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她真的放下过去了吗?

不是的。正如才女李冶在《相思怨》中所写,“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才女之心,细腻敏感,于她们而言,海水有涯,相思却无尽头。

蔡文姬忘不了曾与第一任丈夫琴瑟和弦,忘不了第二任丈夫曾在绝境中给自己温暖,但她只会把难忘珍藏在心底。

面对没有希望的爱情,蔡文姬的态度是不沉溺、不强求、拿得起就放得下。

她是三国时期悲情的才女,惨遭匈奴蹂躏,作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今生不能长相厮守,来世也要再续前缘,深情至此,的确感人,蔡文姬却不会这么做。

在她看来,爱情应该给女人滋养、让女人成长,而非成为困住女人的囚笼。

她是三国时期悲情的才女,惨遭匈奴蹂躏,作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无论做学问还是做人,读书都是“活水”,岁月斑驳,人事纷扰,人心难免浑浊、躁动,读书却能让心灵回归澄澈与安定。

在动乱中成长的蔡文姬,比一般人更有见识,她知道金钱和名誉都可能一朝丧尽,唯有读书是人心的长久栖息之地。

蔡文姬一生历经磨难,命运似乎有意让她哭。然而,凭着自己的见识,她终究还是笑到了最后。

标签: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