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挺奋:王昭君墓

爱百科 141 0

  王昭君墓

  李挺奋

  1996年8月下旬,我和在鲁迅文学院就读的两位广东同学,在放完暑假后返回学校(我们学期两年)。因距开学还有几天时间,我们同学三人就坐上赴内蒙古的火车。到达乌鲁木齐第二天,我们在内蒙古作家协会同志的指引下,前去拜谒昭君墓。

  昭君墓,又称“青冢”,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

  王昭君,名嫱,生于公元前约52年年,卒于公元约8年,享年约56岁。王昭君是西汉南郡秭归人,即现在湖北省秭归县人。西汉元帝时,昭君以“良家子选入后宫,级别是“待诏”。王昭君出塞的原因,据《汉书》记载: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单于(匈奴王)呼韩邪有意与汉朝交好亲自来汉朝求和亲,“愿婿汉氏”,即愿当汉朝的女婿。汉元帝为了平息边疆纷争,稳定北方边疆,同意和亲。也许皇帝后宫“三千宠爱集于一身”,王昭君入宫数年,还没有机会见到皇帝,于是自愿请求远嫁匈奴,充当汉族的“和亲使者”。王昭君本有绝美之貌,历史上说的“沈鱼落雁”之貌,指的就是王昭君;说是大雁看到王昭君的美貌,惊呆了,忘记了飞翔,于是从空中掉了下来,因此有了“落雁”的美称。朝廷将王昭君“赐”给呼韩邪单于。送别时,汉元帝见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 ,想反悔将她留下,但又难于失信,于是只好按约送王昭君赴塞外和亲。王昭君到达匈奴后,被立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有了保障。)。“昭君出塞”是平等和亲,王昭君与匈奴民族的上层和民众平等和睦相处,受到北方草原人民的接受和爱戴。

  因为王昭君要比呼韩邪单于小二、三十岁。昭君与呼韩邪共同生活了两年,生了一个儿子,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继位为单于。当时匈奴民族有“收继婚”的习俗,即父亲死后父亲的妻子要嫁给父亲前妻的儿子,于是王昭君又嫁给了呼韩邪前妻的儿子复株累单于。王昭君对于“收继婚”的习俗虽然有些抵触,但为了民族友好大局,加上汉朝圣旨要求她“从胡俗”, 于是昭君领旨,嫁给了新单于复株累,并和他共同生活了若干年,生了两个女儿。从这一事情可以看出,王昭君的和亲肩负着国家的利益和胡汉两个民族永结和好的使命,她以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重,才有二嫁匈奴的和亲。

  王昭君出塞后60年,是汉匈和睦相处60年。王昭君和亲后“鸣镝无声五十年”(翦伯赞语),两地两民族和平相安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区在内的整个漠南和平发展的60年,出现了“牛马布野人民炽盛”的繁荣景象。所以我想:王昭君出塞和亲,是有着民族的、历史的贡献的。

  王昭君大约于公元8年去世。据敦煌发现的唐代《王昭君变文》记载,昭君去逝后,埋葬仪式按匈奴习俗进行,非常隆重。“棺椁穹窿,更别方圆”。“酝五百瓮酒,杀十万口羊,退犊燖驰,饮食盈川,人伦若海。……单于亲降,部落皆来,倾国成仪,乃葬昭军(君)。”汉孝哀皇帝(公元前6年~1年)也派特使前往吊唁。隆重的葬仪,反映了匈奴对昭君的怀念和对汉匈和亲的肯定态度。饱经战乱之苦后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汉匈各族人民,深深地爱戴着王昭君。

  我站在昭君墓前,只见圆形的墓体高大雄伟。昭君坟已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园。陵园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62米,占地约73亩。昭君墓墓体状如覆斗,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墓高33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据记载,王昭君去世时,远近的农牧民纷纷赶来送葬,他们用衣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垒起了昭君墓。由于送葬的人成千上万,络绎不绝,每个人又都想多捧几包土寄托自己的哀思,所以到最后这些人工积土经过夯筑,垒成了一座形似小山的坟墓。

  由于历史久远,昭君墓有所损坏。新中国成立后,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对昭君墓进行了多次修缮。196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把昭君墓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同意,按照汉墓“封土为坟”的结构特点,在原来的墓体基础上填入5000多方土,修复成现在的规模。

  我们沿着南坡的台阶爬上墓顶,墓顶建有一座六角攒尖兰亭。从墓顶四望,四周平坦辽阔,风吹草低,连绵不断的阴山山脉横贯东西;我们能清楚地欣赏到呼和浩特市远景,令人心胸开阔,神清气爽。

  昭君墓为什么被叫做“青冢”?陵园工作人员告诉我:据民间传说,每到深秋时节,四野草木枯黄的时候,唯有昭君墓嫩黄黛绿,草青如菌,所以人们又称昭君墓为“青冢”。历代诗人常喜欢用“谁家青冢年年青”,“到今冢上青草多”,“宿草青青没断碑”之类的诗句形容昭君墓。关于昭君墓是“青冢”的最早记载,见于盛唐时的李白、杜甫等人的诗中。李白写有“死留青冢使人嗟”;杜甫写“独留青冢向黄昏”,杜诗的注解是:“北地草皆白,惟独昭君墓上草青如茵,故名青冢”;白居易也写有《青冢》诗。可见昭君墓当时不仅早已存在,而且远近闻名。稍晚于李、杜、白三人的唐代史学家杜估所著的《通典》一书卷179《州郡》中,明确记载了呼市青冢的存在,为后历代史书都有记载;据说“呼和浩特”的蒙语汉译为“青城”,就是因青冢而得名的。清代关于青冢的记载比较详细,张文瑞和钱良铎途经呼和浩特时,还看见琉璃瓦成堆,青冢前有石虎、石马、石狮、石幢,墓顶有小方亭,亭内有佛画、细布及豆麦等物。这些记载表达了当地人民对昭君的眷恋和哀思。清将彦德在《青冢诗碑》中写道:“闺阁堪垂世,明妃冠汉宫。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放卫青同。人皆悲远嫁,我独羡遭逢。纵使承恩宠,焉能保始终?至今青冢在,绝胜赋秋风。”

  昭君墓后面是百米碑廊,廊内陈列大量诗文书法碑刻,皆是名人手迹。有:昭君同期汉代诗人焦延寿的“长城既立,四夷宾服。交和结好,昭君是福”;唐代诗人张仲素的“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寒多”;从匈奴族百姓真心拥戴,“队队毡车细马,簇拥阏氏如画”(元代,张翥,《游昭君墓》);费孝通等题辞“绝塞埋香骨,千秋不朽名”,“千载草青青,有芳名”;1963年国家副 董必武先生的《谒昭君墓》一诗,用蒙汉两种文字镌刻:“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人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石碑后方两侧,还有7块各代石碑。

  现在,随着内蒙古对外开放的深入进行,面貌一新的昭君墓,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旅游环境,成为享誉海内外著名旅游景点。凡来呼市的外来人,总要来参观昭君墓。每年来参观的游客基本维持在20万人左右。前来昭君墓参观的游客,正是通过浏览古迹,观看陈列,听取讲解等一系列内容,从一个侧面了解了内蒙古悠久的文化和灿烂的历史,以及中华民族融合、团结的历史。昭君墓还成了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在昭君墓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从1999年开始,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每年连续举办昭君文化节,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良好影响。

  我很赞同著名历史学家剪伯赞在《内蒙访古》一文中所说的:“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团结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2020年5月13日

标签: 一诺千金最早是形容西汉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