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很多的名人都存在他独特的形象:比如关云长是红脸长髯,青衣青帽,手握青龙偃月刀;张飞面黑圆脸,双目怒瞪.......
我们今天的主角包拯,也有其特定的人物形象:面如黑炭、额头月牙、断案如神、刚正不阿!但历史上真实的包拯有什么什么形象呢?
史料记载包拯:
面目清秀,白脸长须
包拯
真相可能让你大跌眼镜,因为包拯不仅不黑,而且也并非断案如神的名侦探。但却是大孝子、一代清官,但过于刚正,不通人情!
脱脱评价包拯:(脱脱是元朝的丞相,也是《倚天屠龙记》中赵敏的哥哥王宝宝的原型)
拯为开封,其政严明,人到于今称之。而不尚苛刻,推本忠厚,非孔子所谓刚者乎。
包拯是大孝子宋仁宗时期,包拯考中了进士,与他同期的同学纷纷为官出仕,包拯一开始也出任官职,但由于照顾父母不方便,于是包拯辞官,回家照顾父母。
宋朝时期,朝堂上一品大员的俸铝非常高,换算成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年薪千万,可想而知,其他官员的俸禄也不在少数。
所以包拯能够辞官回家照顾父母,可见包拯这个人视金钱如粪土,并且非常仁孝。
直到37年后,包拯才重新出任官职,那个时候,包拯的父母全都去世了,而且包拯按照惯例守孝三年。
为官清廉,素有成绩公元1041年,包拯调任端州知府,端州那个地方出产上好的砚台,宋代文人阶层很多,哪个文人不爱砚台,直到清朝末年,上好的砚台都价值连城,而且销量很好,包拯也是文人,但在包拯任职期间,没有像其他的官员一样贪污,而是没有拿过一张砚台回家。
而且包拯非常爱民惜民,曾经多次上书皇帝,减免百姓不合理的赋税,所以包拯才会如此受百姓爱戴。
宋史记载:
契丹聚兵近塞,边郡稍警,命拯往河北调发军食。拯曰:“漳河沃壤,人不得耕,刑、洺、赵三州民田万五千顷,率用牧马,请悉以赋民。
包拯破过的案子包拯虽然刚正不阿、为人正直,但却没有我们民间传送的如此断案如神,但史料中记载过的包拯破过的案子还是有几个:
割牛舌案
话说有一户农民喊冤,说自己家的牛被人割了舌头,希望官府能查处真凶。那个年代没有摄像头,晚上连个路灯都没有,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查出来。(据说牛被割了舌头不仅无法干活,而且很快就会死去)
于是包拯对农户说:既然牛已经被割舌头了,你就回家杀了吃肉吧!
农户也无奈,只好回家杀牛炖肉。第二天有一个人告状,说村里有人杀牛了!在宋代杀牛是违法的行为,要被处斩,但是属于“民不告官不究”的状态,人家杀牛,别人有什么好操心的?除非有仇!
没错,包拯命人抓起告状人,逼问之下,告状的人招供了,确实是他因争执割掉了农户家的牛舌头。
不存在的狸猫换太子
我们看《少年包青天》里面有一个狸猫换太子的案子,讲的是皇后刘娥孩子夭折,就用剥皮的毛把另外一个妃子的孩子换了,把别人的儿子据为己有,后来这个孩子成了皇帝,而包拯也查出了事件的始末。
实际上,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也有原型,皇后刘娥实际上是不能生养,于是亲自挑选了一个自己的侍女给皇帝生了一个孩子,就是后来宗仁宗,但是刘娥一直以宋仁宗的亲妈自居,知道刘娥死了,宋仁宗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是别人。这个案子本身和保证无关。
所以说,名侦探包拯实际上是被高估的断案高手,很多案件都是虚构。
过于刚正我们当今的社会,也有这样的人,做事情不留情面,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打马虎眼、没有情面可讲,我们经常讲这样的人直心眼,不近人情,包拯就是这样的人。也正是这样的性格,让包拯在官场得罪了很多人;也获得了老百姓的赞扬。
宋仁宗时期,有一个叫做王逵的人,这个人为官不正,并且榨取老百姓的钱财,奴役百姓,到后来激起小规模的民变。包拯知道此事后,上疏弹劾王逵,但由于王逵是宋仁宗比较信任的人,且在朝中有宰相殿后,包拯的奏疏并没有得到回应,于是包拯前前后后总共上疏弹劾王逵7次。
最后包拯急了,继续上疏弹劾,并且连同宋仁宗一起骂了。可见包拯为人刚正不阿,不畏权贵。
史料记载包拯的语言:
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于一王逵则幸矣,如一路不幸何!
黑面传说民间传说中的包拯是黑面,额头有一轮明月印记,实际上,包拯是一个文弱的书生,只是一个文人。史料中记载的包拯面白长须,长相还是不错的。
至于为什么民间演义的包拯面如黑炭,大概是因为包拯铁面无私,连自己的亲戚犯罪、皇亲国戚犯罪,都一视同仁,百姓爱戴,于是包拯铁面黑脸的形象就传开了。
标签: 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