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历史上有4位功高震主的名臣,结果一位被罢官,两位不得善终

爱百科 115 0

秦国是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但在战国初期之时,秦国却是最弱小的,甚至差点被强大的魏国给灭了;但后来秦国强势崛起,南征北战、东攻西讨,不仅开疆拓土,更关键的是抢夺了不少优质资源;但是在这期间,除了秦王的英明神武,能臣名将的付出也很重要,而这期间,出现了四位功高震主的名臣,而这里,就来看看这四位名臣的结局如何吧。

第一位:商鞅

秦国历史上有4位功高震主的名臣,结果一位被罢官,两位不得善终

商鞅是秦国崛起的关键性人物,在秦孝公之前,秦国纯属穷兵黩武,越打越穷,越打越弱;吴起为何能在阴晋之战中,以五万新兵大败秦国五十万大军,有数量没质量。秦孝公继位后,感觉秦国再不来此彻底的改变,秦国就完了;后来历经千辛万苦,才从魏国将商鞅“挖”了过来,对秦国进行彻底的改革。

但是要进行改革,就得给权,可以说,商鞅在秦国是当之无愧的“一人之下”;不过商鞅变法也的确给力,短短十余年时间,秦国一跃成为强国,而且还击败了魏国,夺取了重要的河西之地。但在秦孝公去世后,功高震主且位高权重的商鞅就倒霉了,不是说秦惠文王没有容人之量,是因为商鞅影响力太大了,商鞅不死,秦惠文王无法真正掌权,所以商鞅就这么被害了,死后还被车裂……

第二位:魏冉

秦国历史上有4位功高震主的名臣,结果一位被罢官,两位不得善终

魏冉是谁?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不认识魏冉很正常,因为他前有商鞅,后有白起,夹在中间的确难受;但并不能说魏冉不行,魏冉的能力,在整个秦国历史上,都算得上是前五的存在。魏冉是秦宣太后同母异父的弟弟,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但魏冉能身居高位,靠的可是实力,秦昭襄王之所以能继位,与魏冉的帮助有极大的关系。

而魏冉之后的地位也对得起他的付出,政界军界都是“二把手”,权力仅次于秦昭襄王;虽然魏冉贪得无厌,但能力还是有的,他保举白起为将,而后与白起联手,击败“三晋”和强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后因范雎来秦,范雎以“三寸不烂之舌”,让秦昭襄王开始怀疑魏冉,并最终将魏冉罢官,后魏冉在封邑忧愤而死。

第三位:白起

秦国历史上有4位功高震主的名臣,结果一位被罢官,两位不得善终

这要说的第三位就是大名鼎鼎、名震千古、千古名将白起了,白起是魏冉提拔起来,算是魏冉的亲信;白起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说他是秦国第一战将是毫不为过的;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歼敌过百万。

白起的能力和功绩是没得说的,但白起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小心眼”又贪财的应侯范雎;白起本来就是魏冉亲信,范雎把魏冉弄下去了,所以白起对范雎很不满,加上居功自傲,所以两人很快就起矛盾了;而两人的矛盾激化,还在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欲趁势一举灭了赵国,但因范雎收了赵国贿赂,导致白起功亏一篑;后秦昭襄王发兵再攻赵国,白起耍小脾气不去领兵,而且在前线战败后,白起还说风凉话,最终,秦昭襄王愤怒之下,加上范雎进谗,白起被赐死于杜邮。

第四位:王翦

秦国历史上有4位功高震主的名臣,结果一位被罢官,两位不得善终

王翦是战国末期最有名的名将之一(另一个是李牧),王翦自幼爱好兵法,后侍奉秦王政(秦始皇);在秦王政做好一统天下的准备后,王翦作为秦王政最信任的武将,自然义不容辞的领兵出征了;王翦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

而且王翦在灭楚国时,也耍过小脾气;他要兵六十万,秦王政不敢给,他就辞官回家了。后因李信兵败,秦王政又不得不把王翦请出来,而且还应了王翦的要求,给了六十万,这是何等的信任和魄力?但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显然没有,大军还没出出关,王翦就找秦王政要了五次封赏;下面的人都很担心,但王翦自有解释,因为这恰恰是王翦的聪明之处,以要封赏的方式,打消秦王政的顾虑。

秦国历史上有4位功高震主的名臣,结果一位被罢官,两位不得善终

所以啊,在秦国四位功高震主的名臣中,唯有王翦一人得以善终;而商鞅,则是没办法,权势和威望都太大,除非秦孝公比他活得久,不然换任何一个有野心有能力的君主上位,商鞅都没有好结果;而魏冉,除了范雎的进谗外,与自身的缺陷也有很大关系;最后就是白起,怎么说呢,白起之死,的确可惜可叹,但又一点都不意外。

标签: 秦朝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