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自从商鞅变法后开始崛起,到嬴政时期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国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嬴政认为自己的功绩太大了,史无前例,于是给自己起了个新称呼“皇帝”,嬴政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史称“秦始皇”。
通常来说,有“始皇帝”就应该有“始皇后”,那么秦始皇有皇后吗?他的皇后是谁?
翻遍史料,也不能找到关于这位皇后人选的具体记载,不过在史料的字里行间,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雪泥鸿爪,也是颇为有趣。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其实,秦始皇是有一个庞大的后宫的,后宫中众多的妃子,这些妃子给秦始皇生下了23个儿子和10个女儿,只有4个儿子在史册上留下姓名,分别是公子扶苏、秦二世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
虽然史料中记载了秦始皇有很多的妃子,但是却没有明确记载过他有皇后。这引来了很多人的猜测:
观点一:妃子太多,选不出来皇后秦始皇早在统一六国前,就已经有了很多妃子了;统一六国后,又从六国国君和王公贵族的嫔妃中,搜刮来不少充实后宫。
“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坂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史记·秦始皇本纪》
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也写道: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这篇文章写道:“六国的宫妃、王子王孙,离开六国的宫楼,来到秦国,他们早上歌唱,晚上奏乐,成为秦国的宫人。”
从这段描写可以看出六国中被嬴政掳来的妃子可是不少,加上之前嬴政已有的妃子,他的后宫佳丽至少也得有上千人规模。
所以有人猜测,秦始皇是因为“乱花渐欲迷人眼”,妃子太多,要一个一个比较,难以抉择,无法从中选出最适合的皇后人选,这是一个“幸福的烦恼”。
但是这种说法遭到了反对,因为立后是一种国家制度,立后是为了皇位继承的秩序,也是为了后宫的秩序,更是为了国家的稳定,新皇帝亲政以后,选皇后就是必须的流程。也就是说,皇后的存在是一种权威和象征,与后宫妃子多少、是否挑花了眼关系不大。
观点二:受母亲赵姬的影响,不愿选皇后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本来是赵国商人吕不韦的一名名小妾,后来在吕不韦的安排下,赵姬嫁给了秦国公子异人,异人继承秦国王位后,赵姬也成为王后。但是赵姬依然与吕不韦私通,后来甚至养起了面首嫪毐,还跟嫪毐生下了两个儿子,嫪毐甚至想杀掉嬴政自立为王。
有人说是赵姬的一些放浪的所为给嬴政留下了不好的影响,导致他不想立皇后。
可是通过后面发生的事情,当秦始皇发现母亲有不检点的行为后,一开始非常愤怒,把母亲赶到了宫外,不过后来为了政权稳定,他还是将母亲接了回来。
那么立后也是一件有助于治国安政的事情,秦始皇从大局出发,考虑到立后有助于国家稳定,不会因为母亲给他造成的负面影响就不立后了。
而且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很开放,这种事情非常多,像嬴政的高祖母宣太后,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芈月,曾和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满朝文武对她也没怎么着。
观点三:热衷神仙方术,想长生不老还有人说秦始皇热衷神仙方术,想长生不老,秦始皇觉得自己的寿命会很久很久,所以对于立后的事情也并不着急,始终往后推迟。
不过这种说法其实也并不靠谱,因为秦始皇亲政时只有二十多岁,但是他受到方士蛊惑要到晚年时期,之间相隔数十年。
总之,目前关于秦始皇的皇后,没有留下任何的史料,甚至秦始皇后宫所有的妃子的详细信息,都没有任何史料中有直接记载。
但是有一条间接的记载,即使是《史记》这么重要的书,关于秦始皇的妃子也只写了一句话:
“九月,葬始皇骊山。… 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
秦始皇去世以后,秦二世胡亥说:“先帝后宫中没有生育过子女的妃子,不适合放出宫去。”
结果,没有生育过的妃子给秦始皇做了陪葬,有生下子女的继续留在宫中,但是她们后来的情况如何也已不得而知,因为这已经是《史记》中唯一的线索,其它的史料已不得而知。
比较靠谱的结论:通常情况下,一个新皇帝登基后,确立皇后是必须的,可是却没有史书中有关于秦始皇的皇后的记载,这就引发了最有可能、看起来是最合理的情况,可能是史料有所缺失。
为何史料会缺失?可能是有人故意将史料删掉,但是何人所做,出于何种原因已经不得而知;还可能是楚霸王项羽攻破咸阳宫后,把咸阳城里的财宝搜刮一空,然后一把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秦国的史书和典籍应该也都毁于一旦了。
总之,对于秦始皇不立皇后的原因,历代学者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但孰是孰非,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定论。
标签: 秦朝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