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线教学的三个追问

爱百科 81 0

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海淀区开发了基于网络学习的“专题引导式自主学习资源”,各学科教研员开展了基于网络的课堂调研,了解学科课程资源应用的情况和基于网络的教与学现状。作为中学历史教研员,我在观课时重点思考三个问题。我认为,反思对教师在未来更好地设计和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无疑非常有益。

网络直播讲授历史课,学生爱听吗?一次,与武老师相约围观一节网络ZOOM直播的讲授课。开课前,学生进入班级后,开始“进班小测”。小测的6分钟里,多名学生就题目解答和测试评阅等给老师提出建议。武老师很快通过网络统计出学生答题情况,并进行了简要评讲。

接下来的学习内容是“盛唐气象”,武老师按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顺序以网络直播的形式讲授“经济繁荣”,结构上没有什么新意。但学生参与效果很好,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是教师引用生动的历史材料和图片,按教科书主干内容结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考中了解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与原因,充分铺垫相关知识和阅读材料,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二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反馈即时性的优势,观照全体学生思维行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把课堂生成的问题融入预设的问题结构中,在破解学生学习困难和障碍中,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提升阅读材料概括信息的技能。

而我在微信访谈时,不少教师反馈网络授课“出勤率”“作业完成率”“效率”等大打折扣,这其实是线下教学问题的放大。无论是面授还是网络直播讲授,如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遵循学生历史学科思维发展的进阶,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武老师的课堂让我更加坚信:培育好习惯,就是促进发展;课堂氛围宽松,学生成长空间大;讲授时观照生成,学生发展快。

课程资源如何有效使用?按进修学校的统一安排,我如期进入Z老师的课堂,教师开场就说:“今天我们应用区里提供的自主学习资源来完成这节课的学习。”这激起我这位资源开发者“了解客户需求和感受”的浓厚兴趣。

海淀区提供的初中历史“空中课堂”资源,每个课时包括三个视频——知识结构梳理、知识要点解析、材料阅读与问题思考三个片段,还包括学案和作业,目的是增强教师和学生使用的选择性,引导学生在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建构知识结构、训练关键能力。Z老师在线上直播时,使用了“知识要点解析”这段视频,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教师有意识地点“暂停”,要求学生回答视频中主讲教师提出的问题,完成相关学习活动,这其实是很好的举措。但是,Z老师没有给学生充分阅读思考的时间,对最初几位发言的学生也没有进行耐心引导,而是在不断催促,只是紧盯学生口中说出的所谓“正确答案”。最后只能让学生在书上画一下,把视频中的关键词抄在书的旁边。

教师频繁点“暂停”,提出要求太快,其实打断了学生观看视频的整体性。如果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设计针对本班学生的学习研讨活动,可能效果会更好。例如,教师可以等学生看完视频中主讲教师解析完3则材料后,再引导学生归纳一下古文材料阅读时应注意的问题:对照译文,作对比分析,总结隋灭陈的战略战术,分析陈统治者腐朽的表现等,接着引导学生评价隋灭陈的战争,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深度可能会不一样。

因此,教师在网络条件下组织学习活动,开发出适合的学习资源,提升资源使用的便捷性,扩展资源与学生发展的“接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参与度,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资源“为什么对学生重要”“怎么对接学生的需求”等,组织针对本班学生的研讨活动,资源就能更好发挥支架和路径铺设的作用。

基于网络的学科实践活动课如何设计与实施?夏老师计划通过网络完成历史八年级下册的活动课,邀请我参与设计与评估。依据课程标准要求,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调查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了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把话题分为“社会生活类”“家庭生活类”等10个话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学习目标要求,任选一个具体话题,并自愿组成3-5名学生参与的调查小组。各小组实施时,要设计调查问题,制订调查计划;采访调查对象,并做好记录,录制视频,整理文字档案;查找材料,核实访谈内容;分工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通过网络,组与组之间结对互评;总结本小组的调查活动。同时,明确要求提交4份文件作为学习活动的成果:本组的调查计划、访谈记录、调研报告、自评与互评的指标,并提供模板供同学参考。

短短两周时间,各组学生都完成了实践活动。调查问题链的设计、稚嫩而真实的记录、互评及修改建议的真诚,让我们大开眼界。特别是学生在撰写调研报告前,为了核实调查对象口述信息的真实性,通过网络查阅相关材料后都进行了辨析。以下摘录一段王同学小组的论述:

从全球家电市场看,中国家用电器企业的排名不断靠前……我们组对于搜集到的资料和访谈记录进行了整理辨析,有如下发现:“改革开放的影响是循序渐进、长久深远的”“居民生活的改善存在城乡差异和地域差异”“不同年代的人对改革开放的体会存在差别”。

他们在论述第一个发现时写道:

虽然改革开放于1978年开始了,但在访谈中,访谈对象对于家用电器普及的印象大多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们访谈发现,普通家庭在80年代后期才有意识且有条件购买各种电器,在此之后,电器的换代频率也在逐渐升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发现,同样是80年代,家用电器产量才开始大幅度提升。改革开放对于人民生活所产生的变化以及影响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出现的,而是循序渐进,逐渐涌入到家家户户的日常生活中。

不用过多地解说,历史学科强调的“历史发展意识”“材料鉴别意识”以及“持之有据”的论述规范等,都体现在了学生学习活动过程和成果中的方方面面。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0年05月27日第5版

作者:刘汝明

标签: 历史教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