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随笔]关于南宋灭亡的一些思考

爱百科 36 0

在论坛上看到一些关于南宋灭亡问题的思考,其实很多网友说的都有道理!在此我也把自己的看法说一下,就算是抛砖引玉吧!有不恰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就整个宋朝的历史而言,宋朝确实是我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文化都达到顶峰的一个鼎盛时期!其成就很多历史书上都有记载,在此就不再赘言了!但是那么一个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为何又衰败得如此之快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宋朝建国之初即留下的无法避免,乃至导致最终灭亡的生死之患!在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幽云十六州的等战略要地的丢失使得宋朝失去了抵御北方进攻的一道重要屏障!在宋朝建国之初不是图强而是守业!宋朝建立以后应该在得到应有的休整之后即拿下北方一系列的战略要地!也许有人会说,宋朝有那个实力吗?答案是有!请大家查阅关于宋初两次对辽用兵的史料!从我查到的史料来看,北宋初期的两次对辽用兵在初始阶段皆取得了很大战果,取得了初步胜利。但两次用兵又皆因指挥失误和各路兵马作战行动无法协调一致而导致最终的失败!经过这两次作战之后,宋军终于无力在向北进取!从而失去了北方的防御屏障和消灭北方强敌的机会!

   二、宋朝军事制度的失败!宋朝建立之初,赵匡胤吸取唐朝因地方军阀座大而招致灭亡的教训,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剥夺了军事将领们的兵权,而把军权集中在皇帝一个人手中。造成军中“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荒唐局面,这不可避免的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而军权又集中在皇帝一个人手中,谁又能保证宋朝的皇帝都是军事指挥的天才呢?

   三、治国方略的失误!在唐宋以前,普通百姓获取功名的方式主要是军功!这样的晋升方式,把中华民族造就成为一个既崇文又尚武的优秀民族!而“皇袍加身”的赵匡胤,由于获取帝位的不合理性,造就了其既不相信文臣也不相信武将的多疑性格,并且这样的心理一直贯穿宇宋朝统治者的意识或潜意识之中!正是对文人的极端不信任,才有了使用科举制度牢牢抓住文人的做法!当人们都忙于埋头苦读、求取功名的时候,一个民族的尚武精神就这样消失了!

   四、无休止的恶性循环!宋朝对外战争的连连失利,带来的是无尽的赔款!(注:那种赔款被称为岁币,意既每年一次,以1042年为例:岁币为:银10万两、绢10万匹。)无尽的赔款无疑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这也是宋朝农民起义不断的重要原因。频繁暴发的农民起义不断消耗着宋朝军队的战斗力,战斗力的削弱又导致新的战败!战败——赔款——百姓负担加重——农民起义暴发——镇压农民起义——战斗力削弱——对外战争失利!在这样无止境的恶性循环中宋朝的国力、军队的战斗力被消耗得一干二净!从而走向最终的灭亡!

   五、军事战略的摇摆不定!在宋朝的统治集团中,不同利益群体交织在一起,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不断争斗!争斗的最终结果导致了军事战略的摇摆不定!进攻中没有坚决的攻击决心、各路军队的行动无法统一;防守中没有必胜的意志、无法抓住战机进行有效反攻。

   六、外交上的鼠目寸光!这主要表现在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外交战略明显是短视的!面对当时日益强大的蒙古,南宋始终无法作出明智的选择!宋朝始终在蒙古“我们一起消灭它,然后平分”的虚假谎言下,充当蒙古的打手!(有怀疑的朋友请查阅历史资料)这一时期,大家都能看出来,蒙古最强大,这是南宋的政策应该是联合其他的反蒙势力一起抵御蒙古!毕竟在此时蒙古的敌人中南宋才是最强大的!南宋此时应该联合其他反蒙势力(如:金、吐蕃、大理等)一起抗击蒙古人南下!击垮蒙古之后,江山依然还是大宋的啊!可惜南宋偏偏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试想,大家都灭亡了,你还能独存吗?

   以上就是我对宋朝灭亡的一点思考,不恰当之处还请大家指教!

标签: 南宋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