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故事学用人之道——《历史大棋局》一书创作体会(转载)

爱百科 61 0

从经典故事学用人之道——《历史大棋局》一书创作体会(转载)

  热爱历史,也许是一些人的宿命。青少时,总喜欢憧憬未来。但年事渐长,却发觉历史中潜藏着未来。越读历史,就越发觉历史是位睿智的老人,总在那里絮叨,讲他的往事,讲他的成败得失,只为你在当下走得更好。

  在兴衰治乱的历史烟尘中,用人方面的故事可谓独树一帜,也是历史老人最用心力铺陈的章节。余光中先生在《寻李白》一诗中,说他是“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我没李白这等本事,但随手一翻,两个用人方面的精彩故事也是有的。

  第一个故事:战国时期,各国都在寻求人才,谁得到了大才,谁就可能得到天下。卫国人中有不少大才,比如吴起、商鞅等,今天听起来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当年都是谈笑间杀伐攻战、灭人之国的超级牛人。可是,这些大才,卫国一个也没能留住,都为其他国家建功立业去了。为什么呢?这就与他们的国君是庸主有关系。国君根本不懂得用人,这样的国家不玩完那真是奇哉怪也。

  比如,卫国有一个叫苟变的人,是一个难得的将才。当初在做官吏征税的时候犯了点小错误。结果这事就被卫侯记在心里了。在选将才的时候,这个卫侯就在那里埋怨说选不到人才。当时有一位大儒叫子思的,向卫侯推荐这个苟变说,他的才能足以统帅五百辆战车的军队。结果,卫侯就把心里话说了出来:我也知道他是个将才啊,可是他当初犯过小错误,所以我不用他。

  这位子思就打比方劝他说,选用人才,和木匠用木料差不多,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一根合抱的大树,只有几尺朽烂了,聪明的木匠怎么会舍得丢了呢?还好,这次卫君听进去了,用了苟变。

  第二个故事:魏文侯,他可是战国时期首先雄霸天下的。此公识人的本领稍有欠缺,但他能择善而从,知错能改。当时,西门豹为邺城县令时,廉洁奉公,政绩显著,但是对魏文侯的身边人很轻慢,不送礼,甚至不放在眼里,结果魏文侯的身边人就相互勾结起来中伤他。一年后,西门豹回去上缴赋税,汇报政绩,魏文侯反而收回了他的官印。这说明什么?说明魏文侯喜欢听身边人的话。

  于是西门豹就对魏文侯说,我过去不知道怎么当县令,现在我懂了,希望让我再当一年县令,如果治不好,提头来见。当然,这不是他原话,他的原话是“请伏斧锧之罪”。魏文侯不忍心拒绝他,就又把官印交给他。于是西门豹在接下来的这一年里,搜刮百姓钱财,极力巴结讨好魏文侯的身边人。一年后,西门豹回去上缴赋税,汇报政绩,魏文侯居然亲自出来迎接,并加礼拜。

  西门豹一看这阵势,估计气得要命,就说:往年我为你治理地方,你却要收回我的官印。现在我为你的身边人治理地方,你反而要礼拜我。我没法治理了。说完便要挂官而去。最后还是魏文侯反复挽留才留下。

  这个故事表明,知人用人不能只听身边人、少数人怎么说,否则就乱套了。同时也警示我们,考察干部,必须重视群众的意见。

  这两个故事,都是从我新近出版的《历史大棋局——古代雄主用人评略》一书中选取的,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读来是不是觉得有意思?如果是放在人物传记式的故事中去串讲、去评述,是不是读来更轻松、更有味道?这本书,评点的就是古代选人用人的精彩故事。故事所承载的选人用人的眼界、魄力与气度,及其所潜藏的用人之道,我写来直抒胸臆、动人心魄,大家读来必也酣畅淋漓、荡气回肠。

  这些故事,在浩瀚的史籍中,只是沧海一粟,可惜这样的故事太多地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即便喜好读历史的人,也往往仅得一鳞半爪。即便读到这些故事的人,也往往所思不多、不太系统。更很少有人去把这些故事重新咀嚼、牵连古今地解读评说,给人以启迪与思考。

  但是,在今天的广大读者中,从历史中寻找智慧的人,可以说是最庞大的群体。这也是历史类读物成为热门读物的原因。而从历史中能够系统汲取智慧,在生动而深刻的故事中体察世道与治道,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但不能不说,今天这类读本太少了。

  想起我当初写《历史大棋局》这本书的动因。多少年来,我是那么喜欢历史。却始终未能触发我写这样一本书的机缘。原因也许正是因为此前自身条件不具备。那时喜欢读史,是希望史书给自己补充智慧的养料,积淀人生的历史阅历。也就是说,那时我仅是一个读者,还不具备把玩历史给人看的本领。

  现在想来,是多年的评论工作赋予我这样的机缘,终于在10多年的政论历练后,我打开了历史视野,突然发现历史尘埃中到处都是宝藏,关键只在于你怎么找到它们。

  还记得几年前重读《史记》《资治通鉴》等史籍时的感觉,读得真是怦然心动、大为感慨,有时拍案叫绝,有时愤然长叹,有时泪流满面。写作这本书的机缘一下子就触发了。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具备了。

  所谓天时,就是这是一个“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新时代,上至 ,下至基层干部,乃至整个社会,都非常关注用人的话题。这正是新时代的一大气象。写这本书,可谓因应这个天时,为各级党政干部、管理层等提供了及时的读本和历史借鉴。

  所谓地利,就是职业赋予的机缘,积累多年的写政论的优势后,使我既能自如地驾驭丰富的史料,又能纵横捭阖评说古今。不能不说,许多写历史的书,要么是历史学者严肃的论道,生动性不够;要么是戏说调侃太过,让人不敢当真。写《历史大棋局》这本书,始终坚持了既准确真实,又生动可读。读来不觉得累,读了更有所思有所获。

  所谓人和,就是自己阅历与认知水到渠成。阅世四十几载,对用人的得与失,逐渐了然于胸。我希望通过讲故事而不是写长篇论文的方式讲道理,希望文字活泼生动而不能死板沉闷。写这本书,让我找到了挥洒文字的快意。

  这本书的一些章节,事先在一些报刊发表过,我竟然收到了来自各个层面的朋友反馈,所引起的反响远远出乎我的意料。一些多年不见的故人,一些神交已久的朋友,甚至一些不常联系的熟悉的陌生人,都在说着这些篇章。在相当意义上说,这本书的写作,让不少人产生共鸣,也是应时而生,抑或是要承担一点使命,为这个伟大的新时代选人用人,尽到一点历史借鉴的责任吧。

  (《历史大棋局——古代雄主用人评略》,陈家兴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标签: 经典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