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张衡地动仪时,我们该争什么

爱百科 66 0

  近日,一则张衡地动仪被历史课本删除的消息在网上引发关注。 随后,人教社回应,称地动仪相关内容确实从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材上 撤下,原因是改编进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教材中专门 讲述了张衡和他发明的地动仪,指出其对科技的重大贡献,同时设计 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追求真理,献身科技,“要像张衡一样,善于观 察,善于思考,做一个有心人”。 此次关于张衡地动仪的争论,若理清了争论的症结所在,对于未 来完善教材编写思路不无裨益。

  关于张衡地动仪争论背后的症结,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其一,张衡地动仪的真实面貌到底是什么样的? 搞清并尊重事实,在所有价值排序中理当位居前列;其二,教材到底该承担怎样的功能,是侧重启发思考还是价值宣导,应如何实现二者的兼顾?就事实层面来说,目前和地动仪相关的确凿材料相当有限。张衡地动仪在史书上的相关记载只有短短百余字,教材上那张很多人记忆犹新的照片,是现代人基于史籍和研究制造的复原模型。这个模型不具备预测地震的功能,在学界广受争议。如果进一步引入国内外学界的观点,会发现连地动仪是否真实存在,都还没有起码的共识。但是,教材并非不能介绍张衡地动仪,关键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像此前历史课本中将张衡地动仪作为古代高科技典型,不如现在教材 改版后,基于目前所掌握事实,呈现其真实的“素颜”,以启发学生 2 去探寻古代科技的真实面貌,引导学生追求真理。这就涉及到教材功能的问题,即我们希望给孩子怎样的教育。 启发思考和价值宣导两者之间,并不必然存在矛盾,但如果不尊 重事实,就有可能制造割裂。在很多人的理解中,教材选用张衡地动仪,是当作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例证。把事实讲得越确凿,宣传力当然也就越强。在这种教材套路之下,很多孩子感受到的,是对古代技术的骄傲和自豪,而对于历史上的地动仪到底是怎么回事、地动仪和现在的地震监测是什么关系,可能不会加以留意。相反,如果我们客观呈现地动仪所带来的疑问,倒有可能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

  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思考古代科学和现代科学之间的关系,这 可能比价值观先行的教育更有意义。试想,没有思考能力、科学素养 的普遍提升,空泛的“骄傲和自豪”,又能维系多久、有多大价值? 张衡地动仪删除与否的争论,如果演变成站队互怼的口水战,毫无意义。如果能促发反思类似价值观先行的教育是否可取,进而完善未来的教材编写乃至调整教育理念,才是功莫大焉。

标签: 地动仪是谁发明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