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马要拼历史地位,就要以中华文化为荣

爱百科 56 0

  【聯合報╱洪蘭】

  2012.02.07 08:28 am

  新內閣要拚經濟,大家都贊同,畢竟衣食足了才會知榮辱。但是不知為何,我腦海裡卻閃過一句話「若要選票,拚經濟;若要明天,拚科技;若要千秋萬世,拚教育」,教育才是真正立國的本。

  教育簡單的說,就是文化認同和做人的基本道理。文化絕對不是只有音樂、美術和戲劇而已,文化是一個人最終要問自己的那個問題「我是誰?」成功的民族文化教育比國防更有效。

  《左傳》裡有個「弦高退敵」的故事:弦高是鄭國的商人,這個「鄭國的」形容詞,就是弦高的認同,他犧牲自己的十二頭牛,假說是國君要他來勞軍的,秦師一想,鄭國來勞軍,表示他們已知道了,還突襲什麼呢?就撤軍了。弦高對國家的認同,使鄭國不費一兵一卒危機就化解了。所以如果每個人都像弦高一樣,國防經費就可以省了。若是心中沒有認同,當兵只是謀生的行業,既是謀生,就不會拚命,命拚掉了還謀什麼生?沒有人會去洗租來的車子。明太祖把南京城築得固若金湯,但每次南京城的淪陷都是從裡面開城門的。所以要國家命脈長久,民族文化教育最優先。

  前幾天,去參加一個畢業生的聚會,有一個人前來謝我去他的母校山地服務。我很驚訝,教了他四年,竟不知他是原住民。問他在校時怎麼不說,他說哪裡敢,怕被歧視。問他為什麼現在敢了,他說看了「賽德克.巴萊」後很感動,開始為身為原住民感到驕傲,就站出來了。所以文化認同必須先以那個文化為榮才行。

  李小龍過世很久了,但是我加州大學的朋友一直很懷念他,因為他的兒子在青春期曾經很迷失:他認同美國,但美國的同學卻不認同他。後來李小龍的功夫電影大紅,替華人爭氣,他兒子找到崇拜的對象,不再自卑,現在已是美國的名律師了。

  所以文化認同是孩子自尊的第一步,人一定先要尊重自己,別人才會尊重你。看到現在年輕人哈日、哈韓,都很感嘆,這應該算是我們教育的失敗,沒能讓孩子以自己的文化為榮,反而去羨慕別人,看人家金髮,自己也趕快染成黃的,好跟別人一樣。早期有人罵留學生是「香蕉」,外黃內白(我的印地安朋友告訴我,他們也有同樣的名詞,叫「蘋果」,外紅內白),這種人很可悲,只能隨波逐流,一輩子做不是自己的那個人。

  所以政府在拚經濟之餘,不要忘記真正使一個國家永久生存之道在民族文化教育。我希望每個孩子在他有生之年,都能去故宮看一看,讓他以中國人為榮。政府不必擔心沒有錢蓋,故宮是全世界華人精神之所在,只要蓋得好,經費絕對不是問題,相信很多人願意盡一己之力,捐錢給故宮,保存中華文物,使子孫世世代代都還能看得見祖先這些無與倫比的文化遺產。

  馬要拚歷史定位,就要作文化的领导人,一個把中華民族的文化保存和發揚的领导人!

标签: 关于马的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