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中关于隋炀帝;暴君”一说,其实主要源于;弑父”、争立太子,营建东都洛阳、开发运河、修筑长城,以及穷兵黩武等十恶不赦之;罪状”。正是因为这些所谓的;罪状”,才最终导致;天下死于役”的惨象。
但是在他死后《资治通鉴》中却记载:;隋氏之盛,极于此矣”。正所谓千秋功过只能任凭后人评说,是利是弊,岂能一言而语?事实上笔者并不是要为隋炀帝正名。只是认为他所营建的;东都洛阳”,在隋朝、唐代乃至后世王朝中,都发挥出了重要城市职能。
;西都长安,东都洛阳”两都皆为历史古城
东汉著名史学家和辞赋家班固,曾用毕生精力著写名作《两都赋》。在《两都赋》中所指的;两都”,其实就是指东汉的;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这其实也是;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出处。
从《两都赋》中的记载可以得知,从东汉时期开始,;两都”其实就已经成为了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且东汉时期的都城设在洛阳,就说明当时的洛阳城的地位,要明显高于;西都长安”。
1.;东都洛阳”是华夏文明的起源
在很多历史爱好者的心目中,都认为长安曾经作为唐朝的都城,它的地位一定要比洛阳更高。但事实上洛阳作为华夏文明的起源之地,以及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被古代祖先,定为;天下之中”。
洛阳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失去了;天下之中”的重要地位。并且很多后起之秀,也就是所谓的;文化古城”,无论是声望还是后天的文化基因,其实都要比洛阳更为声名鹊起。
比如,有所谓的;六朝古都”以及;十三朝古都”等。但是洛阳在古代社会中,到底曾经被多少朝代定为国都已经无法统计。相信大家看到这里都会大吃一惊,原来洛阳不仅曾是隋炀帝的心属之地,而且也是我国很多朝代的;立国之本”。
洛阳曾经作为古代社会中的;天下之中”,公元前1046年西周时期,就曾在洛阳营建国都。直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时代;东迁洛邑”也就是洛阳。按照周平王;东迁洛邑”开始算起,这其实也是东周建立的重要标志。
如果从夏朝开始推算洛阳其实,也曾是夏王朝立国的主要区域。比如,夏朝时期的太康、仲康、帝桀等帝王,都曾以;斟鄩”为都。而所谓的;斟鄩”的主要地域,其实就是在现代社会中的洛阳城内。
2.;九朝古都”洛阳
相信大多数人一听到洛阳,对于;九朝古都”都会不屑一顾,因为;西都长安”曾经是;十三朝古都”。但是大家如果能熟读中国历史就会发现,;九朝古都”中的;九”字,其实只是一个无法统计之后的泛指,或者说是古语中无法形容多少的代名词。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古代历史中,经常提到的;中国”、或者;中州、中土、中原”等词汇,其实都源于洛阳。看到这里或许有很多人都会恍然大悟,原来洛阳居然有如此深厚的历史内涵。
因为单从;中原”二字的广度上去分析,其实就可以代表整个华夏大地。所以洛阳才是名副其实的古代;都城收割机”。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东周、三国时期的魏国,代魏之后的西晋以及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等。
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
1.隋炀帝;营建东京”,;过”在当代却;利在千秋”
大业元年即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令宇文恺;营建东京”,当时的东京就是洛阳的别称。虽然在;营建东京”之时,每个月要动用200万人次,并且花费了无法计数的金钱。但是隋炀帝的做法,却为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们常说;功在当代,利于千秋”,隋炀帝杨广;营建东京”,虽然没有做到;功在当代”,甚至可以说是一件劳民伤财的恶事。但历史证明,;营建东京”确实是一件;利在千秋”的伟业。
隋朝在;营建东京”的过程中,还建造了;显仁宫”,并且将江南的奇珍异宝,统统地运往洛阳城。实际上隋炀帝的做法,其实就是在平地造城。当洛阳城营建完毕之后,他又将举国之内的富商迁往洛阳,这实际上是为洛阳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必要基础。
随后他又派人凿通了济渠和周围二百里的西苑,终于在公元606年,打造出了举世闻名的;东都洛阳”。虽然这种;造城”的做法掏空了国库,并且激化了社会矛盾,并最终导致隋朝二世而亡。但是这种;利于千秋”的做法,却是应该值得后人景仰。
2.王朝;双都”之;东都洛阳”
笔者认为,隋炀帝杨光虽然耗尽了国力与民财,但是却为后世王朝,打造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东都洛阳”。他之所以会执意迁都洛阳,其实就是看中了洛阳;天下之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作为;天下之中”洛阳;南对伊阙,北倚邙山,东逾廛河,洛水横贯其间;分外郭缄、宫城、皇堀、东城、含嘉仓城、圆壁城和曜仪堀,规模宏大,布局有序。”。这种依山傍水、据险而俯视天下的重要格局,其实才是隋炀帝杨广,营建;东都洛阳”的主要目的。
如果从这一点来看,隋炀帝也可以称得上具有雄才伟略。虽然隋炀帝在营建;东都洛阳”之后,仅仅享用了15年的时间。但是在隋朝灭亡之后,唐朝五代、北宋等朝代,依然都在使用洛阳,并将其当做全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中心。
笔者认为,唐朝时期的长安城,作为大唐王朝的京师要地,其实就已经可以满足唐朝的发展。但是自高宗开始将政治、经济、文化向洛阳倾斜,或者说将洛阳当做国都并称之为;东都”。就足以证明洛阳在古代,封建统治者心目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至此;西都长安,东都洛阳”,隋炀帝杨广虽然被冠以;暴君”之名,但是自他开始;营建东京”之时,洛阳就已经再次体现出了;国都”的重要魅力。亦或是从历史角度去分析,可以得知洛阳从此进入了王朝;双都”的发展历史。
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唐朝等朝代,除了曾经以;西都长安” 作为国都之外,其实也将;东都洛阳”当成了,王朝统治的另一个王牌兼顾使用。事实上如果从都城的属性上去分析,笔者认为;西都长安,东都洛阳”不相伯仲。
3.;东都洛阳”之历史沿袭和发展
据考古得知,在五六十万年之前的;旧石器时代”,洛阳这块土地就有先民再次繁衍生息。直到公元前1600年,大禹之子夏启建立夏朝,洛阳作为国都才算有了确切的历史记载。当然当时的夏朝人,也只是在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活动。
随着时间不断流失以及朝代不断更迭,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才形成了;天下之中”的局面。而洛阳也随着名字不断更改,而逐渐参与到了古代王朝史之中。
比如,从最开始的斟鄩、洛邑、成周、雒阳等,逐渐变更为东都、东京、中京,以及神都、京洛、洛京、西京等。但是洛阳作为;两都”之一,即;西都长安,东都洛阳”,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方面,都在逐渐向;中心”趋势发展。并在隋炀帝;营建东京”之时,彻底得到了历代王朝的认可。
虽然现代社会中的洛阳城,仅为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而且也已经失去了国都的作用,但是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以及4000多年城市史和1500多年建都史的古城。洛阳在广大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却从来都未曾消失。
古代诗词大家印象中的;东都洛阳”
唐朝诗人刘克庄,曾作《莺梭》一诗,去形容洛阳百花争艳之时的盛景。;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三月的洛阳城内鲜花盛开,可谓百花斗艳、竞相开放,就像织成的锦绣一样耀眼夺目。
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对洛阳的感情可谓情深义重。他在《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写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虽然写的是自己送别友人,但事实上也有浓浓的思乡之情。
欧阳修也曾在其长诗《洛阳牡丹图》中,对洛阳牡丹花赞不绝口。;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城内的土壤特别肥沃,但是最适合种植牡丹花。而牡丹花也是洛阳的城市名片。
其实关于洛阳牡丹花还有一个典故,据野史记载,当年一代女皇武则天,曾下诏令责天下之花;百花齐放”。但唯有长安的牡丹花不从,于是武则天龙颜大怒;乃贬其出长安,入洛阳。”于是才有了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名。
当然这其实只是一个传闻而已,纵然武则天是古今唯一女皇。她可以管天管地,又怎么能管得到花开花谢呢?所以这其实只是后人牵强附会,为洛阳牡丹花杜撰了一个故事而已。但也足以见得世人对洛阳城的青睐。
结 语
虽然现在;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已经成为了久远的历史。但是笔者认为就算洛阳,在现代社会中的现状并不乐观,但是谁也不能抹杀,它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国都”地位,以及;天下之中”的浩瀚气势。
纵然沧海桑田、世事巨变,但历史绝对不会忽视曾经的经典与辉煌。尤其是洛阳这座曾被称为;东都”的古城,将会在新社会中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和魅力。笔者认为洛阳的历史韵味,会随着时间而愈加历久弥新!
文章来源:
爱百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