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姬昌是怎么奠定取代商朝的统治基础的?

爱百科 56 0
周文王姬昌,生于公元前1152年,逝于公元前1056年,享寿九十七岁。他也是中国历史中为数不多的年龄超过古稀的君王。因为历史久远,所以对他的记载也不及其他皇帝多,但是,他是不折不扣的明君,却是名副其实的。 周文王姬昌的身世 周文王是周西伯季历之子, ...

周文王姬昌,生于公元前1152年,逝于公元前1056年,享寿九十七岁。他也是中国历史中为数不多的年龄超过古稀的君王。因为历史久远,所以对他的记载也不及其他皇帝多,但是,他是不折不扣的明君,却是名副其实的。

  ⚪ 周文王姬昌的身世

  周文王是周西伯季历之子,而季历,也是一个清明的君王。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都很有治国才干,离不开他的积极、正面影响。在季历统治周国时期,周国就有很强的进取之心,不但战胜了戎狄部落,还扩大了统治范围和土地。也是因为周国的实力逐渐强盛,引起了商王文丁的猜忌,所以文丁以名义上的封赏召见季历,实际上却是想软禁他,来使周国陷入无主,从而来削弱周国的力量。

  这对于商王,是非常常用且实用的计俩,作为邦国的君主,面对宗主国君主的征召,他们是没有理由和能力来回绝的。因此,季历最后的结局自然不会很好,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所杀害。

  自此,周文王姬昌继位,对于父亲季历的死因,他心里也非常清楚,但这时没有足够的实力,没有办法给父报仇,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统治好周国,使周国的实力更加强大,不辜负周族先祖为此做出的努力。

  ⚪ 周文王姬昌治国有道

  在其后的统治中,姬昌也表现出了十分杰出的统治才能,不但勤于政事,而且擅长挖掘人才、应用人才。这在《唐语林·卷二·文学》中也有记载:;姬昌好德,吕望潜华。城阙虽近,风云尚赊。渔舟倚石,钓浦横沙。路幽山僻,溪深岸斜。豹韬攘恶,龙钤辟邪。虽逢相识,犹待安车。君王握手,何期晚耶?”因此,在众多人才的加入下,周国更加人才济济,欣欣向荣,显示出一种蒸蒸日上的国家运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姬昌继承了父亲季历的治国理念,并且发扬周国先祖重视农业,重视农民的思想,从而使周国国库充盈,上下富足。相较于其他邦国,甚至商国的国民,周国国民也显得更加积极和乐观,满是因生活条件提升的幸福感。

  在商纣王统治时期,商朝也更加黑暗和血腥,商朝无论是各路诸侯、贵族,还是平民,都深受其害。尤其是纣王使用的各种酷刑,尤其是;炮烙”,更是让商朝上上下下都非常恐惧。为此,周文王姬昌看不过去,但又无法制衡纣王,只能用周国的一块富庶的土地,来换取纣王取消;炮烙”的酷刑。面对周文王的要求,纣王欣然接受,这不仅显示出纣王的贪心,也显示出纣王的残暴和无道。尽管这一次交易成功了,但商纣王却觉得姬昌并没有资格和他交易,献出土地也是他应该做的。因此,纣王对姬昌也是嫉恨起来。

  但对于姬昌来说,这次交易不仅仅是取消;炮烙”这个酷刑这样简单,他也是通过自己的能力干预到了商朝刑罚,得到了天下百姓的认同和感激,他的仁德之名也由此不断流传。

  ⚪ 周国受到其他诸侯国尊敬

  因为周文王姬昌治国有方,而且仁德治国,所以周国社会也是流行仁义道德,崇尚礼法。周边邦国也有百姓来到周国,都觉得周国才是他们向往的乐土和国家。因为周国的人大多都是彬彬有礼,并且很有讲究,很有秩序,而且人们身上那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可以见得的。相反,这一期间的其他邦国的社会都是一片萧条,没有礼法规矩,百姓之间经常发生争斗。在这样的社会中,百姓的生活都没有安全和保障,更别说努力谋生,积极工作了。

  在《史记·周本纪》中记载,邦国虞国、芮国发生了纠纷,闹得不可开交,因为没有办法解决和停息,两国君主就想请姬昌来仲裁。当两国君主到了周国之后,看到周国人相互和睦,讲究礼法秩序,便感到非常惭愧,说道:;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因此便相互礼让而去。而其他诸侯听闻了这件事情后,有了矛盾和争端,都会找姬昌评判。此时姬昌虽然是普通的诸侯,但却已成为天下诸侯们的道德楷模。西伯侯仲裁虞国、芮国争端有方,也成了一个出脱于其他诸侯的标志性事件,由此使得周国显得非常特殊,姬昌也被各路诸侯拥戴为王,史称为;周文王”。

  以上论述,表现出的不仅是周文王姬昌的治国才干,还表现出姬昌心怀天下的雄心壮志,以及建立和平盛世的决心。这些,也是周文王统治之下的周国能够取代商国的基础。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