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吃人肉,不如吃蛋糕吧——张巡这个倒霉的历史人物与茶社文人的宏论
依照关天茶社的惯例,凡是有人表彰的中国历史人物都是要骂倒的。我向来佩服茶社的文人,在义正词严怒斥古人的时候,个个都义正词严,慷慨激昂,这是多么悍勇啊。唐朝那位抵抗安禄山匪军的张巡先生死不逢时地遇到了茶社诸君子,于是倒霉了,千古之后被斥骂不已。罪名是吃人,而且杀妾,总之是不好的。我原来是佩服张巡的,他先率领雍丘将士坚守了六十多天,戴甲而食,裹伤复战。打退叛军三百多次进攻,杀伤叛军大半,使令狐潮不得不退兵。其后退守睢阳,坚守一年。张巡守雍丘、守睢阳,前后毙敌至少上万,吸引敌军大部十余万。也正是由于睢阳的死守,整个江淮地区尚能无恙。
但是,一句人相食,一个杀妾犒军的传说,茶社文人眼睛雪亮、嗅觉敏锐地抓住了。严肃批评,再三审查,张巡无疑被置于了道德法庭。幸而关天惯来最喜欢、掌声最多的“反人类罪”没有给他安上,这次是残忍而已,还算厚道。审判之余,还是要给出路的,他们说与其搞到人相食,不如早早投降。高,实在是高。其实,张巡真是不明智,他是应该早降的。他带着部队投降了,那他还是很有生存机会的。当然,百姓就不用管了。若安家军人道了,那是百姓的福气。若安家军不人道、屠城了,那是安家军的罪过,与他张巡有什么关系?张巡只要白旗一举,不仅自己保命,也许还能在千古之后赢得茶社的掌声。但是,安家军的不人道、残民害民是人所共知的。长安、洛阳都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安家军放过了百姓吗?“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这是明文记载的。安史父子相残都是毫不留情,又会对百姓如何呢?这本来很容易知道,但是为了审判张巡,关天文人们只好当没看到了。当然,安家军这样残民的主力既然没有登场,那见死不救的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也不会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抑或将来关天文人还会为贺兰进明翻翻案,表彰一番——人家地盘里没有出现人相食,也没有杀小妾,或许还怜香惜玉地抱着小妾在渔阳鞞鼓声中陶然醉去。这才是关天文人心目中的保境安民、千古纯臣吧。
张巡的残忍之罪,在关天文人的振振有词中是被坐实了。虽然,张巡大概是没有想到过着守城要守上一年,以至于人相食。他还是很想拯救百姓的,乃使部将南霁云冒死突围,至临淮向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告急,请求援兵。他看着粮草断绝后的食人惨况大概是沉痛的。他素有倾财好施、扶危济困的美誉,不是什么拿人间悲剧当谈资的无行文人。他努力过了,可是没有成功。没有成功就很应该背后世文人唾骂,因为后世文人的努力显然比他的浴血坚守要妙得多——投降,呵呵,多简单啊。其实,关天文人的审判是有些多余的,对张巡的大批判在唐朝就已经展开过一次了。贺兰进明们唯恐张巡的坚守就义反衬出他们的猥琐怯懦,努力地散布了不堪的谣言。这个杀妾的故事就很可疑。张巡出去苦战,带着妾做甚?他家小老婆又不是梁红玉。睢阳原来是许远的地盘,张巡怎么会把家安在那里呢?去睢阳是许远邀请,张巡临时去驻防的,怎么会有他的妾呢?当然,我绝对相信在关天文人的巧思妙论下,这些都不可疑了。一支笔、一张嘴,黑白可以颠倒,何况区区一点可疑呢?他们是贺兰进明千古之后的知音,应该不缺那份巧滑。
读历史却不看大背景、大环境,连上下文也不看。只看到“食人”二字就欣喜若狂、不顾姿态猛扑过去,一番大嚼后打个饱嗝,这样的读史不如不读。这样绿豆大的眼光自然只会欣赏贺兰进明、韩复渠之流了——这才叫看对眼了。急急动笔之后,苛责古人之后,一条妙策横空出世——投降。还不如问一句:“为什么要吃人肉,不如吃蛋糕吧”。虽然有点傻,但是多少还有些人味。
标签: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