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纪录片之美

爱百科 52 0

科学纪录片之美

   二年前,我在外文书店买到最初的几张以动物、植物为拍摄对象的纪录片时,还是VCD时代,买的也是京文唱片和DISCOVERY合作出品的正版,28块钱一张不到一个小时。如今时过境迁,音像店里的盗版DVD碟片已大行其道,既有DISCOVERY也有NATIONAL GEOGRAPHY,内容丰富,价格便宜,质量上乘,其比肩HOLLYWOOD大片的销售量,已成为盗版小贩们挚爱。

   终于迟钝的正规电影发行渠道也开始意识到科学纪录片的魅力,由某大型国有电影发行集团和一民间公司联合引进的法国导演贝汉的大制作《迁徒的鸟》将于2004年1月在电影院与观众见面。连官方的新华社都为此发了消息,称国外纪录大片开始挺进国内市场,与故事大片一较高下。同是出自贝汉之手的《小宇宙》此前已有盗版在国内问世,据说令人叹为观止。想必这次《迁徒的鸟》也有过人之处。

   值此“鸟”将至之际,将吾之科学纪录片观影心得与诸君交流,望不吝赐教。

   一、科学纪录片——一个新的视野

   在上个世纪之末的2000年秋天,北京举办了国际科教片节,来自20多个国家的科教片理论工作者和制作人带来他们的作品,其中不少影片的选材角度、表现手法、结构样式,让与会观众耳目一新。

   澳大利亚的影片《原子?邦德?》(Atom bond--a parody of a james bond movie)是一个科学题材的虚构故事片,片长30分钟。影片讲述了一个侦探故事,有着金色电子的原子模仿电影007中的邦德被派去调查碳、氮和其他原子如何互相组合成?键?。影片运用了许多俗语和笑话来表现每一种原子结合的方式。

   英国影片《动物如何感知时间》(How animals tell the time)向人们揭示了人类并不是唯一了解时间的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拥有自己生命的节拍、周期,有兴奋和困倦,所有动物的活动每天24小时周而复始。制作者在近一小时的影片里,探讨了一个有趣的难题:动物怎么知道时间的?片中纪录了科学家测验动物感知时间能力的实验,解释了季节、星星、光线乃至基因如何影响动物的生物钟。片中运用了多种手段,但最精彩的段落是取自于现实生活的动物画面,可以想见,一只正在玩耍的狗在中午12点整的时候准时停止嬉闹,急急忙忙地跑回家里,叼起它的那只饭碗,两眼期盼地站在主人面前,是如何让人在忍俊不禁中,认识到动物精确地感知时间的能力。

   荷兰影片《工程师的骄傲》(The engineer’s pride)详细介绍了荷兰鹿特丹Meuse河上的桥,生动地展示了可移动部分的建造、装配和定位。这座桥的固定部分包括跨度为285米的钢索,用以连接世界上最长的可活动的80米竖悬桥的两翼。工程师们对各种货物通过大桥时所引起的应力和变形给予高度重视,并做了精确的计算。同样是桥的题材,让人想起了荷兰纪录片大师伊文思的纪录片《桥》,不同的是伊文思在他的纪录片中是用桥的造型和构图营造了诗一般的意象。而《工程师的骄傲》却是通过桥展示了科学精确的力量和工程师缜密的思维。

   美国影片《抢救比萨斜塔》(Fall of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跟踪了一项历时十年之久的试图校正比萨斜塔以挽救这座建筑的研究项目。它们用最先进的电脑模型演示比萨斜塔一系列的灾难性后果,终于使一个由国际知名工程师和建筑师组成的委员会做出了最后的抢救方案。

   日本NHK拍摄的《消融的冰峰》(Glacial meltdown)把镜头对准了处在灾难边缘的尼泊尔人民。灾难来自冰川,融化的冰川以惊人的速度流入一个湖泊,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湖水可能会摧毁村庄、农田和一个正在建设的水电站。人们昼夜不停地修建导流渠,但没有人知道能不能赶在灾难之前修好。

   同样来自日本的系列片《显微镜下的世界》,用显微镜展示了一个个令人着迷的,我们肉眼完全看不到的世界。这个系列片从显微的角度观察了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及它们的生活环境,将一个微观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眼前。如鸡蛋在孵化过程的三周时间内,蛋壳里发生了些什么的变化。

   在众多的影片中,瑞典影片《爱的凯歌》(The miracle of love)受到了与会专家们的一致称赞。该片的两位编导一起工作了四年,他们的制片人投入了二百万美元,为观众制作了一部介绍人的“降生“历程的影片。从精子的产生到受精,从胚胎的形成到胎儿生长的过程,他们将摄像机同一个直径只有一毫米的伸到母腹中的内窥镜连接在一起拍摄。他们首次用真实的画面介绍了生长三周时脑胚胎细胞的繁殖(大约每分钟十万个新细胞)过程,血管的形成以及细胞分化在人体各个器官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观摩与研讨结束后,与会的专家学者对参展影片评奖,《爱的凯歌》获得最高大奖。而事先曾被看好的中国影片《宇宙与人》却名落孙山。《宇宙与人》也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影片,全片高科技的动画占据了四分之三的篇幅,把宇宙活动、天体运行表现得壮观雄伟,但却未能赢得评委。反观《爱的凯歌》、《动物如何感知时间》这些获奖片,我们不难发现它们获奖的奥秘,那就是直接的真实,创作者把镜头直接对准了现实世界,用科学的眼光去开掘现实世界本身的魅力,用活生生的自然现象来讲故事。它引领观众走入一个真实的科学眼光注视下的真实世界,在镜头的独特视角中,把过去我们曾经熟视无睹的周围世界的万事万物,以另一种富有人情味、灿烂新奇、美轮美奂的方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人欣赏之余,不禁感叹,原来世界竞然是这个样子的。此次会议上明显表现出,纪录化的态势已经成为科教片的一个强有力的走向,并且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不容置疑,科学纪录片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片种,对这种表现出强大生命力的科教片和纪录片形态,很值得我们去研究,而在过去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显然是不够的。

   毕竟,对于这种纪录片来说,它和一般的科教片和其他类型的纪录片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它本身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本文就试图在这方面的研究做一些尝试。

   但是如果想要对这个问题深入下去的话,最先会遇到的难题和诘问就是:“什么是科学纪录片?“而如果要给科学纪录片下一个定义的话,肯定比给纪录片下一个定义还要艰难,因为对后者的确切定义至今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要探讨科学纪录片,似乎要陷入永远也不可能说清楚的理论和实践的纠结。好在从纪录片过去的经验来看,虽然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定义,但纪录片仍然源源不绝地被生产出来,每个人也都能说出哪一部片子是纪录片,哪一部片子不是。纪录片的定义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如果仅仅是在纪录片的前面加上科学两字,仍显得过于笼统,与科学有关的纪录片有很多,但不是与科学有关就是本文所要考察的科学纪录片。所以对本文所要研究的科学纪录片,即使不下一个定义,也要对研究范围有一个界定。

   或许研究的范围还可以更大,但在这里所要研究的科学纪录片就是一种以视听语言的手段,以科学理性的眼光,以真实自然界万事万物和人的自然特质为拍摄对象的纪录片。换一种说法,它是纪录片,应该具备纪录片应该具备的特质,它运用的手段是视听语言,它所纪录的是除了社会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以外的其他对象。因为不是纪录社会的人,所以它应该纪录自然科学视野中的人的存在方式,包括人的物理和化学的存在;因为不是纪录人的社会关系,它可以纪录人在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发生的人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中间包括各种探索、发现;除了人的这些属性,它可以纪录动物、植物,以及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和天地万物。

   (一)科学纪录片区别于一般的科教片

   1.讲述科学道理是共同的诉求

   谈起科学纪录片,人们马上想到的就是科教片。科教片就是科学教育片,凡是讲述科学知识,让人明白科学道理的影片,都可以称作科教片。科学纪录片当然也是科教片的一种。

   从讲述科学道理的角度来讲,科教片是一个外延广泛的大概念。教育总是让人想到课堂,想到了书本,想到了考试,想到了有很多定理定义是需要牢记在心的,不然就不能及格,不能升学,不能就业,不能完成某项任务。科教片在很多时候和很大程度上就是把课堂搬上了屏幕,把教师变成了变成了主持人或解说员,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立体、动态、一目了然。用影视手段来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因为影视制作本身就是科技的产物,有无数种手段可压缩和延长时间,可以创造和展示空间,可以把理论具象化,变得易懂易记。

   影视作为一种直观的、拥有许多特殊表现手段的传媒,能够丰富教材内容,增强实感,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手段,科教片是“活的教科书“。当然这里所说的教师不仅是学校里的教师,学生也不仅是学校里的学生,他可以是学习科学种养的农民,也可以是想要提高技术的工人,也可以是有兴趣增广知识的普通观众。

   如河北电视台拍摄的《果树流胶的背后》,就是一部长约7分30秒告诉农民如何防止一种果树病虫害的短片,它使用现场拍摄的镜头,展示了一种体长仅为2-3毫米小蠹虫是怎么造成了这种果树灾害,以及怎么样使用它的天敌(另一种虫子)来防治它,这种虫子体长只有0·2毫米。本片采用了显微摄影手法,拍摄了两种微小的虫子之间的生物学关系以及使用相关技术取得的效果。

   加拿大影片《克隆时代》用了将近52分钟的时间讲述了克隆技术的发展,以及这项技术在我们这个时代可能会产生的后果,片子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给观众描述了很多种未来图景。但它不可能给教会普通观众掌握克隆技术,只能让有兴趣的人对这项高新技术有所了解,可以算作科教片中的科普片。

   有些科教片并不具体去教人们掌握什么技术,而是在向观众传播科学的思想或者新观念,启迪人们去思考。英国影片《无序》,通过大自然中多种多样的无序现象,引导人们从纷乱无章的自然现象中去寻找,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奇怪秩序,从无序中归纳有序。《上帝是个宇航员吗?》的作者非常认真地用一个近乎荒诞的论点,激发了人们对自己遥远的过去和未来的关注。

   归根结底,科教片就是讲述科学道理,只要制片人愿意,这种科学道理可以用各种手段来讲,可以用实验器具演示,可以用动画,可以用图表,可以让教师直接出面讲解。科学纪录片是用纪实的手段来讲。

   2.直接从现实取材是科学纪录片区别于普通科教片的基本标志

   与普通的科教片相比,科学纪录片选择了另外一种表现的方式,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直接从现实取材,这构成了科学纪录片的基础,不具备这项素质就不能称其为科学纪录片。

   从这个意义上说,《爱的凯歌》是一部比较纯粹的科学纪录片,这部片子的编导几乎全部从现实取材,他们跟踪一对夫妇从结婚到生下孩子,所有的镜头都是直接实拍,即使婴儿在母腹中的成长发育过程。全片没有使用动画,没有使用人造模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

   直接从现实取材的前提是相信现实完全有能力把要说的道理说明白,并且可以说得更好。科学的重大发现或者深奥的道理,都是科学家从对现实中的各种现象的探索中得出的,科学的道理蕴含在各种自然现象之中,这些现实存在的现象经过编导对素材的筛选和组织,可以把道理讲得更清楚,更明白。

   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完全的直接从现实取材往往只能是纪录片的理想。对科学纪录片来说也是如此,一方面因为有一些科学已经涉及到的领域而摄像机目前还无法前往的,另一方面因为科学的许多理性思维的过程也是难以展现的。正因为如此,有不少的片子,不是那么的纯粹。在制作科学纪录片时,因为无法从现实中直接得到素材,而借用其他手段的方法比比皆是,其中以使用动画最为典型,因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这样做既简单易行,画面也很好看。可以理解,每一个想要追求完美的编导在使用非真实的镜头时都有充足的理由,但每一次使用非真实的镜头都是不可以原谅的。因为在我们这个由普遍联系的万物组成的世界里,一切自然的力量发挥作用时都会在我们的身边留下蛛丝蚂迹,这些线索帮我们认识到那些我们无法置身其中的领域。如美国发现频道的影片《苍穹寻奇》表现的是太阳系运行变化的奥秘,但摄像机一刻也没有进入太空。编导在表现这些事物的时候换了一个角度,它纪录的是太阳系的运行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整部片子是用世界各地与太阳系有关的著名建筑的科学知识介绍连缀而成的,通过讲述每个建筑物的原理,把太阳系各个星体的运行和对四时的影响解释得一清二楚。他们采用的角度就是“观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整部片子的结构可谓巧妙。美中不足的是,50分钟的全片里还是有2分钟用了动画来介绍史前人们对太阳的观察活动,虽然编导在使用这些动画时的态度是审慎的,他只是在不使用演示的手段就不足以明白地表现时才使用了动画,并且把使用动画展现的内容压到了最低限度。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影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摄像器材的视野空前地广阔,而且可以认为还会越来越广阔,纪录片的创作者们使用非真实镜头的必要性和理由会越来越少。象《爱的凯歌》这样的科学纪录片,正是摄影科技发展的产物,它的拍摄手段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当科学技术手段越来越完备时,科学纪录片创作者的全部智慧都应该用于追寻现实的魅力。

   3.对观众的态度是决定了科学纪录片和普通科教片的定位差异

   只是“直接从现实取材“并不能完全将科学纪录片和一般科教片区别开来。有很多精心制作的科教片也是直接从现实取材,所以要将科学纪录片和一般科教片有所区别,还要看对影片最后作用的定位。这种定位的区别在于编导是把银屏(银幕或者屏幕)前的观众当作是学生,还是当作是普通的欣赏者。

   一般的科教片是把银屏前的观众当作是学生,那就要告诉他们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怎么做。现在经常见到的科教片很多是这样的。如比利时影片《湄公河畔的鱼稻共生》,就是给那些在河边居住的农民看的,把这些农民当作学生,把自己的片子当作老师,告诉农民怎么把养鱼和种稻结合在一起,怎么样在堤上种蔬菜、种果树和喂猪,告诉他们怎样做才有利可图。这类影片就是典型的科教片,为了达到教育的作用,影片必须严格地按照科学的道理讲解,不仅要讲清楚是什么,还要讲清楚为什么。

   科学纪录片把银屏前的观众当作是欣赏者,就必然在叙述的方法上更多地采取的是现象的类比与对比,白描式的分析与叙述,让观众理解科学道理的同时,更体会科学道理以外的历史、文化、哲学的含意。也就是说在讲述科学道理的同时超越科学道理,展示的是科学发现的自然美和科学本身的美,激起观众情感的共鸣。如《角马大迁徒》、《植物行走》这样的影片讲述角马迁徒的科学规律,植物繁衍后代的奇妙方法,但片子给人最强烈的感觉是大自然中万物生命的顽强力量、生存智慧。这样的影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纪录片。这样的影片更多地强调“是什么“,却很少讲或不讲“为什么“。

   科学纪录片是科教片,但它不以教人实用的知识为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科学纪录片其实和科幻电影、科幻小说一样,他们都是立足于现代科学发展成果,向人们展示一个奇妙的世界,只不过科学纪录片是真实的,而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是虚构的。有的观点认为,科教片首先应当是娱乐性节目。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对科学纪录片来说并非完全如此,因为有的科学纪录片是轻松、愉悦的,能够让人得到满足和享受的,有的科学纪录片却是沉重的,给人感觉不是轻松而是紧张,甚至是惨烈和触目惊心,然而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让人们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与人文纪录片的差别

   1.表现对象的差别带来对特定意识形态的超越

   怀斯曼的《动物园》里探讨了犯罪、法律、监狱、正义、传染病、医疗、教育、快乐、暴力、死亡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和人类的同类问题是如此的相似。怀斯曼的真正意图当然是要影射人类社会,只不过他是让动物代替了人,他让动物成为人的镜子,从中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和意义。怀斯曼这样做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似乎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全知全能的视角,超越了制度、文化,这是如果把动物还原为人所难以如此淋漓尽致地做到的。

   当然我们无意为哪一种纪录片的命运鸣不平,对于任何一种社会来说,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地图都明显地分为中心和边缘,而中心和边缘的分野总是有充分的理由的,应该处在边缘的东西总是要处在边缘,应该处于中心的东西总是要处于中心,主流意识形态之所以能够成为主流,是因为它比边缘的意识形态在某些方面更有价值更被社会需要,至少它对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所起到的某些作用是边缘的意识形态所不能具备的。所以,我们没由理由对强势的中心文化意识形态任性地批判,也没有理由对边缘文化简单地同情和支持。

   但对纪录片来说,面对中心与边缘的割据时,常常陷入选择的困境,因为“纪录片的价值在于照亮历史,这意味着使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东西不被单一的意识形态的视角所遮蔽,不被时间所湮没,能够使人类的理性所思考和关注的空间范围更广阔,并以此承担对人类未来社会的守望:让历史成为’豁亮’和’敞开’,成为开放的文本,使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进入并承担历史和社会的责任。“然而,历史无非就是现代的政治,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使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东西不被单一的意识形态所遮蔽……让历史成为豁亮和敞开时,创作者所处的意识形态立场不可避免地与其他意识形态处于分化甚至对立的位置。而且无庸讳言,那些豁亮的和敞开的历史,往往处在主流文化的边缘。所以当人文纪录片的创作者在考虑承担历史和社会的责任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科学纪录片时,就能够发现,在这里中心和边缘意识形态的界限变得模糊了。这是因为它所纪录的对象不同,如前面所讲到的,科学纪录片纪录的是除了社会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以外的其他对象。科学纪录片的对象不是社会的人,是自然科学视野中的人的存在方式;不是人的社会关系,是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另外还包括动物、植物,以及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和天地万物。在这些东西上面,意识形态的色彩消失了。正因为如此,美国发现频道和国家地理杂志的科学纪录片,可以成为我们主流电视台的《动物世界》、《地球的故事》、《人与自然》,科学纪录片可以轻易跨越两个有着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度。在这些优秀的科学纪录片中,我们不仅看到科学的目光注视下的奇妙世界,同时也能强烈地感受到人的思考,例如生存和死亡,悲剧和英雄,忠诚和责任,爱情与牺牲,怜悯与同情,兽性和人性,本能和约束。很难说这些思考本身哪些是否有意识形态色彩,但是借助于没有任何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纪录对象,这些思考就有了在一个平面上对话的可能性。即使是某一部科学纪录片能够引发人们产生意识形态的思考,人们也很难确定那是出自于编导的故意,还是所纪录的对象本身就可以激起人们在这方面的思考,有时后者的可能性会更大。

   2.(在创作层面上)纪实向真实的逼近

   在纪录片的理论中,纪实与真实的关系是一个基本的命题,围绕这个命题引发的争论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得到普遍认可的结果,甚至还有人因此而怀疑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争论的层次上升到了难解的哲学的高度,二是因为研究的样本仅限于人类社会题材纪录片。

   我认为,真实性是纪录片的不可否认的本质属性,舍此便无纪录片的存在意义。影视的纪实是至今为止人类纪录真实的最好的手段。从理论上讲,在镜头前发生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不论是影视剧里的表演,还是纪录片里的各种事物,都是实实在在地发生着的事情。但在纪录片里,纪实与真实却常常成为一个麻烦的问题,纪实常常不等于真实。对某些纪录片来说,这并不意味着虚假,只是意味着所纪录到的真实与原本希望的真实并不一致。对于这一点,波兰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有着深刻的体会。基氏早年曾对纪录片极为钟情,并且认为:?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故事和情节。既然它们存在于生活中,何必要杜撰情节呢?你需要做的就是拍摄它们。但基耶斯洛夫斯基在七十年代拍摄了许多纪录片之后,却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以至他不得不放弃了用纪录片而改用故事片来表现自己的思想。这个时候他对纪录片的看法发生了改变:?不是什么都能记述下来的。这是纪录片最大问题。这种形式真是作茧自缚。你愈想接近某人,她或他就会愈加躲闪你。那太自然不过了。也无能为力。假如我要拍摄一部有关爱情的片子,我不可能在人家做爱的时候进入他们的卧室。如我想拍一部关于死亡的片子,我也不能拍摄一个正在咽气的人。这是不能搅扰的个人经历。而且我意识到,在拍摄纪录片时,我愈接近被拍摄者,那让我感兴趣的东西就隐藏得愈深。这是我逃避纪录片的主要原因。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转变,我们能够明白为什么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是如此地需要创作者参与的观察。这与法国人让·鲁什所说的人为刺激可以使人把不愿摆到桌面上事实真象显露出来?的道理是一样的。但这样的做法与其说是一种积极的创作方法,不如说是一种面临纪录困境的无奈。而在此时,我们也更能理解为什么在纪录片的创作中出现伪装和摆拍,尽管是纪录片人为了追求真实效果的饮鸩止渴,却仍然一再出现于纪录片中。所有纪录片创作者的无情的主观介入,都是因为现实事态发展难如人愿。

   人们在提到纪录片创作中主观介入的必要性时,常常以悬挂在十字街头的奴隶摄像机为例,来证明如果没人的主观参与的话,纯客观的纪录是多么的无意义。但我想,这不能成为很多导演暴殄天物式地干预生活的借口,造成?奴隶摄像机?无意义纪录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摄像机所指向的地方是无意义的。在大街上行走的每一个人都是深埋在面具下面的没有任何个性的人,所有的人可以说就是一个人。一旦这一切发生改变的话,奴隶摄像机的意义和主动的拍摄效果是一样的。比如2001年1月30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讲的是几个法轮功的练习者在天安门广场自焚的事件,其中大多数的现场画面都是安装在人民大会堂上的摄像机拍下的,这些画面同样极具视觉震撼力。第二,意义的有无在于观察的主体的需要。在每一个摄像机的背后都有一个观察的主体,十字路口的摄像机对别人来说可能是无意义的,但对交通警察就有意义,银行里的摄像机对保安就是有意义。自台湾的“璩美凤事件”后,偷拍的录像很畅销,针孔摄像机的也很畅销,反针孔也几乎成了生活常识。由此可见,意义的有无并不取决于观察的方式。人们在观察方式也就是纪录方式上的种种努力,都是由于人类固有的虚伪和掩饰的本性决定的。但这个问题,在科学纪录片中是微乎其微的。基耶斯洛夫式的困境?在科学纪录片中很难出现。在科学纪录片中,纪实比以往任何类型纪录片里的纪实都更加接近真实了,这一切都是由科学纪录片的对象决定的。

   当然,一旦人们决定拍摄某一个题材,开始把摄像机对准了某一地方,选取了某一个角度,选择了焦距和光圈,快门的速度,拍摄的时间,主观也就开始了,这一点不可否认。但如果我们纠缠于对这些问题的喋喋不休的争论,真实永远都是一个梦想。

   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无需我们有一丝的干预,它自己就会尽情地毫无保留地展现其全部魅力的客观世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忽略影像和现实之间的诸如摄影机、创作者等中间环节,只把真实情况如实地纪录下来。如果说非要考虑这些中间环节的作用的话,那只能是如何使天地万物最充分地得到展示。科学纪录片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如此天真烂漫而又灿烂雄奇的世界。这可能是科学纪录片和其他类型的纪录片之间最让人欣喜的区别。

   另外一个关于科学纪录片不同于其他纪录片之处,就在于它所纪录的真实不仅是一般意义上人类观察的真实,而且还是基于由自然科学的观察与探索所揭示的自然奥秘,这使得它的事实本身已经具备了充分的意义。对于科学探索的那些神奇的世界来说,对于自然界那毫任何掩饰的表现来说,创作者在造型、用光、角度等技术之外的参与变得没有必要,除此之外的过多参与可能成为对真实的破坏,同时也是对意义的破坏。从这方面讲,只有在科学纪录片中才真正实现如巴赞所说的那样:?唯有摄影机镜头拍下的客体影像能够满足我们潜意识提出的再现原物的需要,它比几可乱真的仿印更真切:因为它就是以这件实物为原型的。

   (三)科学纪录片的分类

   2000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科教片节上由国际科技影视界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在最后给影片评奖时,就大致把片子分成了发现探索类、环境类、医学卫生类等类别。但这样的分类方法,对科学纪录片的研究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图书馆的保管员或者音像店的售货员可能会更赞同这样的分类方法。如果要给科学纪录片分类的话,只能考虑科学纪录片本身具有的特点。科学纪录片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科学,这就决定了科学纪录片的立意、取材和拍摄都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来进行,每一部科学纪录片的制作都应该是在科学知识的指导下进行,每一部科学纪录片的直接形态就是表现现实科学现象的方法。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既定的科学知识在某部特定的科学纪录片占有在什么样的地位,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这可以决定科学纪录片的分类。

   1.描述的方式--科学知识片

   国家地理杂志拍摄的《尼亚加拉瀑布》是一部全方位地讲述世界上最大最壮观的瀑布形成经过的纪录片。此片的拍摄之前,关于尼亚加拉瀑布的形成原因,科学界已经有过详细的考证,并且形成了一致的定论,它的成因是因为当地特殊的地质构造与河流的水蚀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几十万年前这个瀑布的位置还在下游一带,因为水的侵蚀切削河床使瀑布一步步向上游挺进,现在瀑布仍然在缓慢地位移。该片通过纪录地质作用留下的蛛丝蚂迹,形象地介绍了瀑布的形成。该片实际上关于尼亚加拉瀑布成因的科学图解。

   《尼亚加拉瀑布》这样的片子在科学纪录片里占有较大的比例,象《北极熊》、《食人鲨》、《泰坦尼克号传奇》等影片都属此类。对于这类片子来说,都是事先已经有了对此课题相关的成熟的科学的认识,而这部科学纪录片的作用是拿真实事物的镜头把这个理论有趣地、直观地、浅易地表现出来。在制作这样的科学纪录片时,编导对要拍摄的对象有充分的了解,有详细的拍摄计划,甚至都已经有了解说词。拍摄对象也是具体的、既定的,很少会出现悬疑。因而采取的方式就是冷静的描述,实事求是地讲解,对这样的纪录片,我们不妨称之为科学知识片。

   2.实证的方式--科学探索片

   科学界对龙卷风的研究已经持续的很长一段时间,也已经取得了不少关于龙卷风形成和活动规律的认识,每当龙卷风到来的季节,科学家们还是会追踪龙卷风的行程,来验证之前的研究和实际情况的差距。美国发现频道据此拍摄了一部《龙卷风》。片子的整个结构是科学知识的介绍和龙卷风活动纪录的交叉,科学知识的介绍是为了使观众对龙卷风有所认识,而对龙卷风活动的纪录是为了印证研究的结论是否正确。有很多情况下,龙卷风并非如科学家所预料的那样行进,因而造成了意外的损失,这就促使科学家重新修正原有的看法。

   同《龙卷风》一样,《神秘的大沼泽》、《雨林中的传奇》、《探测木星》这样的影片均属此类,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所纪录的现象都是在人类的认识范围之内,但还没有被人类完全认识清楚的事物,片子不仅纪录自然现象,还纪录了人的探索和求证的过程。这种科学纪录片的拍摄同时也相当于科学研究的一部分,有的摄制组里还有科学家的参与。这种科学纪录片可以叫作科学探索片。

   3.推理的方式--科学研究片

   由于人类的认识能力所限,目前还有许多的领域对人类来说还是未知的。尽管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孜孜不倦地研究,但还是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甚至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针对相对的意见。更为不幸的是,这个研究的领域至今还是人类无法涉足的,任何一个结论都不可能去验证。这一类题材形成了科学纪录片里最神秘有趣的一种类型。如《尼斯湖怪》、《寻找外星生命》、《麦田怪圈之谜》一类的影片,向观众介绍的是一个个的谜团和人类在这些谜团面前的困惑与探寻。

   这种探寻方式主要靠的是推理。如《UFO》这部影片,主要是根据世界各地发现的不明飞行物留下的痕迹,进行类比、假设和推论。这种片子往往以一个神秘的现象开始,但最终仍然留下一个待解的迷团。没有明确的答案,不是这种片子的缺点,恰恰是它最能吸引观众之外。这一类影片可以叫作科学研究片。

   二.科学纪录片的取材特点

   相对于以人类社会为内容和纪录对象的纪录片来说,科学纪录片的取材无比的深广。这首先是由于科学本身所覆盖的范围极为广范,其次是因为科学的发展使电视所能够触及的目标空前开阔,而且由于科学永不停歇的脚步,使电视的视野会越来越广泛,第三是因为人们开始学会用比较人性化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这样原来已经有了既定看法的事物,可能也会有了新意义。

   (一)人与自然的话题

   人与自然是一个永久的话题,由此诞生的科学文化和文明贯穿着人类的全部历史。

   人对自然和人本身的认识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地增加。如果说今天的纪录片就是明天的历史的话,生产力的发展史是其中不能缺少一部,而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是贯穿其中的重要章节。

   19世纪曾因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和细胞学说等重大发现而被称为?科学的世纪?。然而,如果拿这些来与20世纪相比的话,19世纪的科技成就只能说是现代科技革命的前奏。20世纪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相对论、量子力学、电子计算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分子生物学等等理论和实践的成就,仅仅是其中几个典型的例子而已。同时科学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从原子弹在广岛、长崎的初次爆炸到今天世界各地原子能的广泛利用;从人造卫星上天,到阿波罗登月计划,再到?探路者?号的火星之旅;从杂交水稻、转基因产品到克隆动物;从彩色电视机、BP机到国际互联网……现在我们已经习惯地使用?知识社会?、?高科技社会?、?信息社会?、?网络化社会?这样的称谓,可见在这样的?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影响是触及到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对纪录片的创作者来说,人类探索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历史,是不容错过的题材。

   回望过去,当我们拨开历史风尘时,还会看到,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人类经历了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痛苦,不屈的努力,成功的欢乐。同样作为科学本身来讲,它犹如一柄双刃剑,既能造福,又能闯祸;既使人类在更大程度上进入自由王国,又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潜在威胁。一方面,科学技术有如一盏点燃的阿拉丁神灯,照亮着人类社会;另一方面,它又如一个打开的潘多拉盒子,放出了一个个危害人类的妖魔。特别是当代科学技术的滥用产生了大量自然与社会问题,最明显地表现在?全球问题?这种综合症上: 、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口爆炸、道德沦丧等等。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向哲学家们提出了大量必须加以思考和解决的课题。例如,科学技术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看待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是自然的中心,抑或仅仅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评价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诸如此类的问题影响着人类现在和今后的发展。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的地方,往往在人类自身以外,在包罗万象的自然界,这正是科学纪录片不能回避的主题。

   (二)从科学的角度认识自然的美

   自然界包含有种种的美,而科学给了我们认识这种美的角度和方法。

   当人类揭开了大自然神秘的重重面纱时,会发现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是如此的可爱、可恨、可怜、可叹,如果以对等的生命的眼光来观察它们的话,会发现它们和人一样,甚至有时比人类还要多愁善感、老奸巨滑、温文尔雅、聪明灵利、尔虞我诈。

   一只七岁半的黑猩猩在他的母亲死后陷入了深刻的绝望,他不愿意离开死者的肉体去觅食,他徘徊在母亲尸体的旁边,不吃不喝,流着眼泪,哀鸣不已。小猩猩慢慢地萎缩了,躺下来,最后无力地在母亲的身旁死去;密西西比河上的两只号手天鹅,它们乳白色的长颈相挽彼此浅吻,有若两颗爱心的交接,雪白的羽毛如同灵魂般清纯,双双厮守,直至生命的终结;一只大象为了草原中唯一的水源而驱走斑马群,是为了让他的小象安然地到小溪边喝水;长颈鹿巧妙地周旋在几个恋人之间,把三角恋爱关系处理得相当稳定;苷兰在夜晚来临时,就合起它的叶子,象个卷心菜似的把自己缩成一团,以防止热量流失,第二天太阳升起时它就象花朵一样张开所有的叶片,充分地享受光合作用,它在寒冷的条件下就是这样生存下去;熔岩在地下积聚力量等待最后喷发的辉煌;龙卷风舞蹈一样与人类做着无情的游戏……

   这不禁让人想起《庄子·知北游》中的一句话:?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里的?大美?之?大?是称这种美是极至的美、放达不羁的美、造化天成的美,非人力所能造作,它具有与?道?相通的内涵。当然,在这个意义上,?科学?之?大美?既包括天地造化之美,也包括作为人类对于天地认识之形式和结果的科学之中体现出的逻辑、理性、和谐、规律等等之美。与中国的庄子英雄所见略同,意大利的达芬奇也有类似的认识:?人类以其聪明才智,有所发明创造,殊途而同归,但是,人类发明创造绝对不可能像自然界创造的那样美丽、那样简洁、那样直接、因为自然界的创造既无不足,也无多余。在英国的影片《植物行走》中,高速摄影为我们展示植物生息繁衍的美:一颗果实裂开,喷射出的种子缓缓地四散开去,空中飞行的种子象是舞蹈家的表演。一颗深山中溪流旁的豆夹种子落入水中,它顺着溪流,漂进大河,它与一只河马的嘴擦肩而过,最后它漂进了大海,并且直达大洋彼岸,生长繁殖,摄影机不断捕捉其行踪,从岸边,水下、空中拍摄,这颗种子就像鲁滨逊一样,漂流着去寻找自己的新大陆,整个影片就像一首欢歌植物生命的诗篇。2000年迪斯尼公司的动画大制作《恐龙》里,一只恐龙蛋有着同样漂流经历,但那无法和《植物行走》相比,差距就在于《恐龙》是电脑虚构设计的,而《植物行走》是从自然界里直接拍摄到的真实、自然的镜头。

   天地的美无私地向任何人展示,即便是普通人也可以从大自然中感受到美,仰望星空时,也会为宇宙的神秘壮观而慨叹,也可能会升发出?寄浮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况味,也可能会独对长空呐喊出?明月几时有?的疑问。但这样的审美是表面的,并不需要特殊的科学理论或专门知识,正如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在一片风景中看出美一样。随着对事物的更深刻地认识,人们会发现?美可以存在于由理论归咎给世界的那些规律和特征中。例如,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一个生物栖息地起到维持生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的作用,而这一关系网络是通过理论的媒介作用才成为可见的;并且显然,达尔文在自然界中观察到这样一种网络的场面时,他感到了美的愉悦。同样地,地理学理论可以深化我们对风景的审美鉴赏。在这样的审美过程中,具有更高的修养的人们可以感受到更深层次的美,那就是对科学理论本身的审美体验,有些学者认为这种美是永恒的,?关于一个既与的理论的美的判断,如果是正确地作出的,将永远不需要订正,?他们甚至认为?存在一种历史上的所有科学家都能共享的美学规范,对理论所作的一切审美估价都可以依据这一规范作出或将作出。这些说法都有待科学家自已去探讨,但对大自然的科学审美对人产生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认识的视野所限,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有机会对自然之美与科学之美有所体验。但在科学纪录片里,两种美都可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纪录片的画面是精心拍摄的来自于大自然和生命本身的真实镜头,而这些镜头的剪辑和解说是根据科学的道理来操作的。在科学纪录片里,科学的美和自然的美相互印证。

   (三)超越自然的哲学反思

   认识自然的本来面貌,可以给我们超出自然以外的哲学反思。在这里,不妨完整地引用庄子在《知北游》里的这段话:?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并非人人都是圣贤,都能?达万物之理?,而科学纪录片应该担负起这样的责任,将蕴含在错综复杂的天地万物中的自然界创造的完美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而一旦人们渐渐地认识了这些道理,对事物和自身的看法也就改变了。

   以野兽而言,许多年前人们对野兽的全部认识仅限于把它们看作是凶猛残酷,但却肉味鲜美的动物,对动物的审美,也往往仅及皮毛或者加工成的工艺品。人类总是有足够理由相信自己就是万物的灵长,是当之无愧的地球的主人,仅凭个人直觉去评判那些以飞翔、游动、爬行等方式存在于地球上的其他生命,结果导致没有多少道理的诸如对熊猫的喜欢,或者对鳄鱼的厌恶,或者对苍鹰的崇拜……而当人们以一种平等的眼光审视他们的真实生活时,可能会发现,他们是如此生生不息,每一种动物显得都比人类活得更充实自在--即使有人认为它们是盲目的乐观。那么它们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它们有多少理由值得在我们身边逗留,而自命高明的人类为什么却往往面临着生存价值的困境呢?这已不是宗教或诗学的观点可以解答的一些问题。对此稍加深思就会发现,人在不能充分理解其他生命的存在时,必将陷入对自身的困惑。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认识到?多识于鸟兽虫鱼?,我们不懂的问题,要多向自然界万物请教。

   科学纪录片就是要带领人们去从自然界中发现那些我们未知的世界,让人们一边为镜头中的?神秘世界?而孩子般地啧啧称奇的同时,也去留心和思考与我们自身休戚相关的关于自然界和生命本质的一些问题。即使最终的认识是肤浅的,也可能会对自身的生活方式有所触动,因为人以外的世界和人自身的世界是那么地相象。英国BBC拍摄的影片《植物的生存》纪录的对象是那些在非常因难的环境中求得生存的植物,它们为了得到热量、水份,为了传粉,为了播洒种子,日久天长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生存特技。这部影片给人的感觉就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类一样,都经常会面临种种的艰难险阻,都要为了生存而努力奋斗。片中那些植物在艰苦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坚韧、执着、智慧,可以给同样会面临困难的人意味深长的启示。

   各种生物像人类一样求爱、竞争、打醋架和生儿育女,同样有的开放有的保守,同样会自私小气或牺牲奉献。科学纪录片的一个任务就是用先进的手段去展示这样一个真实的世界,改变人们对这个世界固有的无知和偏见,比如让人们看到从前传说中以贞节品德而为人所称道的一些飞禽,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反而是一个性开放主义者;人们一直偏执地相信其贪婪凶残的走兽,却很可能是一个勇于造福后代慈母良父……认识这些事情的意义在于,当我们了解了足够多的有关动植物自我保护、捕捉猎物、开花传粉和繁衍生息的知识以后,可能会无法排斥动植物也会有理智和情感,甚至有象人一样的思想。当人们用思想来观察那些平时无法看见的自然界万物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样子,即使一个分子也可以被赋予人性。蛋白质、核糖核酸、类固醇、荷尔蒙,它们就象一出戏剧中的角色。它们能到处窜门,互传信息,互相拥抱,它们也会成功或者失败,生存和死亡。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这些场景都是纪录片的镜头可以清晰地呈现给普通人们的。科学纪录片取材于自然又已远远超出了自然这个范畴,当它把镜头对准了一些生物微不足道的爱恨悲欢和生老病死,对准了风雨雷电火山地震无情的伟力时,它更多地还是在关注人类。

   在过去很多成功的科学纪录片中,它们的成功之处在于成功地展示了自然界中的现实美的同时,又给人以画面外的深刻反思。如美国发现频道(Discovery)拍摄的影片《野性亚马逊》、《南非大地》、《动物寻奇》、《上天下地看生态》一类节目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笨拙的北极熊,灵巧的美洲豹,一走三摇的企鹅,上窜下跳的金丝猴,忙碌的蚂蚁,懒惰的树袋熊……各种飞禽走兽、树木花卉,让你领略生命的美。从形态上看,有一些很优美很抒情的,也有一些很雄浑很悲壮的,观众能够强烈地感受到道德、精神和人格力量的美。当然与这些美并列存在的是科学纪录片本身所具备的艺术的美。

   三.科学纪录片的属性

   (一)科学性:科学的内容与科学的手段相统一

   既然是科学纪录片,它的科学性应该是不言自明的。在《植物的生存》中,亚马逊王莲为了传宗接代,有着非凡的技巧:它的鲜艳的白色花朵在晚上开放时散发着浓郁的香味,吸引甲虫钻进了它的花蕊,这时它却把花瓣合上,把小甲虫关在了里面。到了第二天晚上,当这个美丽的监狱再次敞开大门把小甲虫释放出来时,小甲虫浑身沾满了花粉,而这朵花却一点香味也没有了。于是小甲虫就飞到了其他刚绽放香气扑鼻的莲花中去。传粉就这样实现了,王莲这样的传粉方式不仅保证了传粉的充分,而且避免了同花传粉,实现了异花传粉,保证了传宗接代的质量。对一个普通的游人来说,很难有机会或者有意识看到王莲这一奇妙的生存现象。我们之所以能够在科学纪录片中认识到这一点,是因为科学研究的结果。自然界中很多造化天工的奇观和奥妙,并不会轻易地展现在普通人的认识能力面前,而科学纪录片之所以获得如此多的赞叹,是因为借助了科学的力量。一看到《蛇之眼》、《万兽之王》这样的影片,就必然知道编导利用了动物学研究成果;《深海奥秘》、《龙卷风》自然是地理学的成就;《登陆火星》、《宇宙之旅》一定是借助天文学的知识在探索外层空间的奥秘……然而,科学纪录片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它所涉及的领域,而且还体现在一部纪录片的方方面面。

   首先,科学纪录片的内容当然要讲科学,它所展示的就是大自然中万事万物各具特色,又具备多样性统一的美,而这种美的体现,在现代社会只有科学的发展才能揭示。科学纪录片创作的先驱绝大多数都是那些在相关领域探索的科学家,科学纪录片的编导往往是踏着科学家的足迹前行的,或者与科学家们相伴同行,或者科学家本身就是科学纪录片的编导。如果没有科学的探索,最好的摄影师可能也不知道应该把镜头对准哪里。

   其次,科学纪录片的创作本身也是科学进步的缩影。影视本身就是高科技的产物,它与科学的传播有着天然的贴近性,?有什么样的技术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传播方式。科学纪录片的发展和影音纪录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对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在所有的纪录片中,科学纪录片应该是最高的。这与科学纪录片所拍摄的对象有关。现代科学纪录片往往要突破人类眼睛的局限,其大至外星系,其小至微电子。科学纪录片的拍摄环境恶劣,常常要进入深山老林,上天入水,要求更隐蔽,更灵敏,更易于操作,这些都体现着科学纪录片拍摄手段的高科技含量。在发现频道拍摄的纪录片《龙卷风》里,摄制组用微型直升机携带着微型摄像机进入了龙卷风的核心地带。相比之下,用高速摄影将快速运动的物体减慢,用逐格摄影记录植物缓慢的生长,把一些微观物体的活动用显微的方法拍下来供人观察,这些方法都已成了常用手法。在很多科学纪录片中,摄影师为了表现自然美和科学美,经常要克服一些特殊的困难,使用一些特殊的技巧。比如用高速摄影拍摄青蛙吃虫子,雷电击中树木;用内窥镜拍摄地洞中的蛇捉老鼠;用遥感装置从卫星上拍摄地球上夜间的闪电;用遥控器指挥小飞行器掠过花丛,跟着一粒种子飘行;将摄像机置于鲨鱼的鳍上,拍摄它们在大诲中游弋、捕食、繁殖等生活习性;用显微摄影观察受精卵变成胚胎,发育成为生命的过程,表现细胞的形状和运动状态等等。如果没有影音科技的发展,这些是人们想也不敢想的。因为有了这些技术,科学纪录片才能经常让人们从一个匪夷所思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同时也把科学家的体验变为观众的体验。正因为有了这些手段能够拍下这些镜头,科学纪录片往往能够让人感觉到科学的魅力,而且无需解释?为什么??因为真实世界的展现本身就是原因。

   (二)真实性:直接的真实与主观介入色彩的淡化

   本文在前面已经提到,学界对纪录片真实性的认识常常会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因而总能引发出很多的争论,比如关于纪录片的是否能够真实,纪实和真实的关系。这些争论增强了人们对纪录片的本质的认识,提升了纪录片的美学高度,但也容易将纪录片的理论引入难解的困境,而且也为实际的创作设置了障碍。这些争论至今尚没有明确的结论,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实际上即便是在纯粹哲学的范畴里,纪录片的这些争论都是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无法解答的问题。比如?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样的命题,即使对此观点持相反意见的敌对哲学派别不愿意承认,但又有谁能将它驳倒呢?所以以我个人之见,对纪录片真实性的讨论,还是应该限定于纪录片自己的范围内。

   在纪实的发展中,悲观主义者认为,随着影视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进入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乐观主义者认为,影视的高科技让人越来越接近真实。从纪录片的创作方面来说,我赞同后者的说法。因为我们无法不在自己认识能力所及的领域里探讨真实,因而只能认为,当人每天睁开眼睛时看到的这个世界就是真实的,听到的声音也是真实的,近视眼的人戴着眼镜看到的世界也是真实的,蜻蜓用它的复眼看到的世界也是真实的,所以摄像机拍到的东西也是真实的。即使摄像机前面发生的事情是经过人的外力摆布的,这种摆布本身也是真实的。就拿人来说,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表现,纪录片的创作者不能指望一个人在他家自己的卧室里和在地铁里有同样的表现,但我们只能接受这些不同的表现都是真实的。

   纪录片创作的麻烦在于,我们总是希望被拍摄对象在摄像机前的表现,和他们独在呆在卧室里的表现是一样的。因而我们总是不能回避摄像机对生活的干扰。经常会有人怀疑,在《壁画后面的故事》这部纪录片里,如果没有摄像机的参与,那个身患癌症,又没有任何背景的农村孩子会得到那么多人的热情救助吗?答案或许是否定的。人们在摄像机面前必然要有所改变,但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片中的每个人物在镜头前面都是伪善的表演,这种表演也没有别人指挥他们去做,而是他们自己愿意的表演,这样的表演就是自发的表演,是真实的表演。这就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生活的实际情况就是每个人的每天都戴着假面,而且人们根据不同的情况更换不同的面具,谁也不知道哪一种面具才最透明,让别人能多少看到一些面具背后的脸。又有谁能说得清,摄像机前的一个人和日常生活中的同一个人,哪一个是更真实的呢?人们对纪录片最大的希望,也常常是最大的失望,就是希望在镜头里见到的是不带假面的真实的脸,但这只是一种理想而已。

   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在纪录片里真正能使我们感受到没有私毫掩饰的东西只有洪水咆哮着把良田吞噬,地震嘶吼着把高楼掀翻,迅捷的猎豹把羚羊扑倒在地咬住它的咽喉,池堂里的一对青蛙夫妻旁若无人地交尾……他们都不因为摄像机的存在而有任何的伪善,任何的隐藏,任何的收敛。当然这也是因为它们并没有发觉摄像机,否则也可能会四散奔逃,或者向摄影师扑过去,但即便这样的反应也都是它们的本能,而不会有任何的虚饰。这就是科学纪录片的真实魅力所在,纪录片人所追求的真实的理想,会在科学纪录片里实现。与其他纪录片相比,科学纪录片的真实是一种率性的真实,质朴自然,正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在科学纪录片中也存在着人的主观介入的问题,但这一点和其他的纪录片里人的介入是不同的。在科学纪录片中,人的介入是以客体的形式介入的,即人的行为已经失去了原来的主体的意义,也成了纪录的对象,而且人的作用往往只是引导拍摄对象表现出它们一贯的秉性。在《危险的动物》中,一位摄影师为了拍摄眼镜蛇喷射毒液时的情景,精心组织了一次拍摄(这在纪录片中是典型的摆拍),他选择了逆光和暗色的背景,把一条眼镜王蛇带到现场(或者引诱到现场),他让助手蹲到眼镜蛇的面前不远处,然后打开了摄影机。经过助手的几番挑逗,终于触怒了眼镜蛇,一股晶莹透亮的毒液喷射而出,一个美妙的镜头就这样诞生了。如果能够在丛林中追踪一条眼镜蛇而拍出同样的镜头的话,我们当然不喜欢这样的摆拍,但是对于终日在艰难的条件下隐蔽、跟踪、等待的科学纪录片创作者来说,我们很难找出理由反对他们这样做。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摆拍的对象是一条蛇(此时我们要限定这是一条生活在自然中的蛇,而不是一条马戏团里的蛇),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摆拍也是真实的,对于眼镜蛇来说,拿摄像机拍摄它的人,在面前引诱它的人,可能与一只田鼠是一样的,它对田鼠的反应也是喷出毒液,这一点并没有任何改变,眼镜蛇的反应绝对不会是撒一泡尿后扬长而去。这一点不难使我们联想到在科学研究中常常用动物做试验的方法,试验就是人为地创造出一定条件,诱使动物向我们展示那些处于正常进程时它不肯轻易告诉我们的东西。试验就象是对动物的采访。对这样的?采访?,动物从来都是做出最本能和坦诚的?回答?,这正是科学试验能作为科学研究依据的基础。

   在科学纪录片里,我们常会见到类似试验的方法。有个摄影师为了拍到翠鸟扎进水中抓鱼的情景,就制作了个玻璃缸,里边养着活鱼,把摄像机放在下面,果然等到了翠鸟的光临。有的摄影师为了拍摄天鹅飞行的姿态,就自己喂养天鹅,从它们孵出的那天起,就与它们生活的一起,结果这些天鹅整天围绕在主人身边,摄影师乘快艇在水面上疾驰时,天鹅们就跟在旁边飞,他非常从容地拍下了天鹅的飞翔,包括眼睛的特写,这在平时是难以拍到的。这些都是科学纪录片里的摆拍,但这些摆拍并没有干扰对象的本来状态,翠鸟一头扎向玻璃缸的那一瞬间和它平时扎向池塘时没有一点的不同,天鹅的飞行也没有其他的姿势可以选择,它们也不因为是在摄影镜头的面前而学得搔首弄姿,或者给动作增加一些难度系数。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1931年弗拉哈迪拍摄《亚兰人》的背景,弗拉哈迪要在这个纪录片中表现亚兰岛居民捕猎鲨鱼的故事,但当时亚兰岛已经没有鲨鱼,亚兰岛人也不再捕鲨。弗拉哈迪却专门买了鱼叉,让专家教当地人如何使用。不用比较就可以知道,这种摆拍和科学纪录片中的摆拍有着本质的不同。

   当然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现在对大自然能够施加淫威的地方很多,比如可以人工降雨,可以种植反季节的植物,可以用基因改变生物的秉性,可以培养出象小绵羊一样温顺的猎豹,这些已超出了本文的涉及的范围。

   (三)艺术性:科学纪录片的诗意表现

   一切符号都起源于表达真实,最终往往发展为表现思想。当人们开始诗意的表达时,往往寄予天地万物,最终使自然的事物往往成为诗的意象。从诗产生的那天起,它就和天地万物具有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翻开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就可以发现类似?关关雎鸠,在河之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样的借物抒情的诗句比比皆是,以后借用月圆月缺、草长莺飞、西风落叶、北雁南飞等自然现象来抒发人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更成为诗人的常用手法。正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天地万物所具备的诗的象征意义,经过多年的文化积累已经形成固定的符号意义,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影视作品中,这些事物同样表达着一样的含义,并且经常被用于抒情的段落。相信看到冰河解冻、万马奔腾、鸳鸯交颈这样的镜头,每一个观众现在都能感受到其中的隐喻意义。《啊,草原》中?生命?一段的开头一组镜头:青翠欲滴的小草,蜂蝶在野花间飞舞,母马轻轻舔着小驹,牛犊贪婪地吸吮母亲的乳汁,土鼠欢快地蹦跳,天真的儿童爬在草地上舔着草叶上的露珠……这些并无联系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把草原的一派生机表现出来,作者以景起兴,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创造出诗的意境。

   如果单从内容来讲,科学纪录片所纪录的对象已具备了诗意的基础,千姿百态的生命形式,每一种都可以作为诗情的寄托。如果再经编辑以视听语言精心包装,科学纪录片就会成为一首抑扬顿挫,意蕴悠长的抒情长卷。著名的《角马大迁移》中有一个经典段落--角马群的最后一次迁徒,以下的是它的大概分镜头:

   蓝天 弯月 远固 6秒

   静静地蓄势待发的的角马群 远固 5秒

   跃跃欲势角马群 中固 5秒

   蓝天白云 远固 3秒

   角马蜂拥涉河,蹄声震天 全固俯 6秒

   角马蜂拥涉河,跌跌撞撞 特固俯 3秒

   角马渡河的蜿蜒队伍 全固 7秒

   爬上对岸的角马 全固 6秒

   角马群踏过一只被挤倒的小角马 中固 16秒

   小角马挣扎着站起来蹒跚前行 全固 8秒

   角马群爬上岸 全固 7秒

   泥泞中角马的奔跑的蹄子 近固 3秒

   爬上岸的角马欢快地奔跑的长长队伍 全固 5秒

   天空中盘旋的秃鹰群 远固 5秒

   河滩上角马的几具尸体 全固 4秒

   泥泞中的角马尸体 特固 4秒

   一只小角马站在角马的尸体旁边一动不动 全固 5秒

   河滩上尸横遍地,小角马孤零零地闪站在中间 远固 5秒

   成功涉河的角马群安闲地在草地上散步 全固 7秒

   两只小角马嬉闹 特固 7秒

   一望无边的角马群在草场上吃草 远摇俯 18秒

   此时当然不能忘了除了美丽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一起撼动人心的还有科学纪录片拿手的令人荡气回肠的解说词和音乐。

   150万头角马为了寻找新的草地而不辞劳苦地长途迁徒,路上它们要经过土狼、狮子、猎狗的领地,还要涉过鳄鱼攒动的河流,但为了生存它们年复一年地这样迁徒,当这一壮观景象展现在人们面前时,人们可能已经忘了它们是角马,而只把它们当作一种和人类一样的生命,它们那令大地震颤的迁徒的脚步,就是非洲原野咏叹的一首史诗。在我所看过的影片中,只有好莱坞的史诗巨片《斯巴达克斯》中奴隶争取自由的四处争战,和《勇敢的心》中苏格兰人为了独立而血沃大地的场面,才堪与非洲草原角马的大迁徒媲美。

   (四)人文性:人类自身境遇的折射

   所谓人文精神,?一般说来,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人文精神是纪录片的内核,对于一些撼动人心的纪录片,当我们透过感人的真实故事向纪录片的背后看去时,往往可以发现在那里跳跃着人文精神的火焰。但如果说其他种类的纪录片是对人类自身直接关照的话,科学纪录片则是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折射。

   在这个我们人类以主人自居的地球上,处在被人类支配地位的其他生命所处的状态,是人类人文精神的反衬,而人类在自然现象面前的表现,是人类自由和全面发展程度的检验,人类对自身生命形态的物理和化学认识,可能才是人的真正本质。科学纪录片经常会在其趣味性和知识性同时,象一面严肃的镜子矗立在人类的面前,正象那句老话所说的,它是人类?自审?的窗口。

   在常见的科学纪录片中,讲述动物生活的影片占一大部分,因为动物的世界和人类社会最为接近,除了长相不同,它们和人类一样谋生、择偶、交配、生育、社交。在这样的纪录片中,动物是虽然是主角,但在他们的身上,时时处处都可以看到人的影子。人类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外部的世界,把自然万物蒙上人的感情色彩。当我们用聪明、伶俐、善良、活泼、腼腆之类的词汇描写某种动物时,这是以人的标准来衡量的?讨人喜欢的人?,当把奸诈、狡猾、残酷之类的帽子戴到某种动物的头上时,在人们的眼睛里,它无疑是一个?让人厌恶的人?。人类实际上是习惯比照着人类的方式来理解动物界的,所以动物对人来说提供的是另一种生存参照。另外,人们现在已经明白其他生命的存在是地球上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生命的生存状态和人类的生存状态息息相关,每一种生命的生存危机都可能预示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从这个角度讲,拍摄东北虎的灭绝、藏羚羊的濒危,可能和《最后的山神》、《藏北人家》具有同样的意义。

   在人类眼中的植物同样可以带上感情的色彩。在《植物的生存》一片中,那些生活在恶劣环境中,为得到水和阳光而奋斗的各类植物,与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的边缘,为了传统和文化的延续而挣扎的弱势人群是何其的相似。在《植物的生存》中,我们分明可以看到人类生存的影子。

   以自然现象为内容的科学纪录片表现的人在自然力量面前的软弱和无助,无畏和抗争,智慧与和谐。在自然现象的面前,以万物灵长身份自居的人类,不得不重新反思自己在这个星球上地位,尤其是当有些自然现象的出现是由于人类行为的不当引起的,人类在受到自然带有讽刺意味的惩罚时,也必然受到良心的自我拷问。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人对自身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当人们可以把自身的生命历程追溯到分子时,把一生的命运和基因相连时,生命到底是伟大还是渺小呢?科学的发展最后总能引起对人自身前途和命运的反思,基因和克隆等技术的出现,让原本安静的生命变得不知是更加脆弱还是更加坚强,人类可以通过技术把按照过去的程序诞生的生命变得完美,但又不得不考虑这个人还是这个人本身吗?

   科学本身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科学对于人和文化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于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的意义和价值的确是双重的。科学不仅具有重要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如果说,科学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主要是在物质生活的层面上关注人和文化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的话,那么,科学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更是在精神生活的层面上促进着人和文化的全面发展,并且给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注入更加完善的和更加深刻的意义。科学纪录片是为这种意义的展现提供一个平台。

   (五)专业性:科学纪录片制作的特殊性和创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我们可以把一部好的科学纪录片归功于财力的充足,归功于器材的先进,但即使具备了同样条件物质条件,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拍出同样优秀的科学纪录片。在科学纪录片的创作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创作者的素质。科学纪录片的创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要完成了一部优秀的科学纪录片,创作者需要具备语言文字能力、文学创作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电影电视镜头语言运用能力,还要有摄影构图、音响、音乐、剪辑等等一系列的创作能力。

   科学纪录片要求创作者具备影视专业素质。它要纪录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还要把深奥的科学道理讲得有趣,它的镜头指向的是那些不可控制、不可预测的世界,而这些要通过视听语言来表现出来。优秀的科学纪录片美丽的画面,经常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拍摄到的。拍摄科学纪录片,因为不能惊动拍摄对象,不可能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大多数情况下要靠摄像师临场的发挥,靠他们对视听设备的熟练操作使用。他们要在没有布光的条件下拍摄出舒服的光效,在短暂的时间里创造出最佳的构图,在使用长焦且不能用三角架的情况下拍出稳定的画面,在拍摄对象快速移动时焦点清晰……

   科学纪录片需要创造精神。虽然高科技为影视创作不断地提供着更加尖端的视听手段,使科学纪录片的拍摄更加容易,但不管手段有多先进,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手段是科学纪录片长盛不衰的关键。当摄影师第一次使用逐格拍摄植物成长,让人们可以在几十秒内看到一棵植物从破土而出到长叶开花的动人情景时,就是一种创造;当摄影师第一次用遥感装置指挥小飞机携带着摄像机掠过花丛,跟着一粒种子飘行拍摄时,这也是一种创造;当摄影师第一次把摄像机固定在鲨鱼的背上,拍摄它们捕食的情景,还是一种创造……在优秀的科学纪录片里充满了创作者的创造精神,这些创造给予了观众一种超常的视觉方式,让观众能够换一种方式重新审视这个我们认为已经很熟悉的世界,这正是所有的纪录片要达到的效果。

   科学纪录片的创作要求创作者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就是探索精神、实证精神、创新精神和独立精神。科学纪录片的创作和科学研究是一样的,在它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艰险,勇敢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科学纪录片的创作需要人的意志、体力和耐力,因为必须尊重科学,探求真象,来不得半点虚假,在创作过程中,常常要跋山涉水,上天入地,深入蛇穴狼窝,有时要苦苦等待,有时要风餐露宿,有时要冒生命危险。国外的很科学纪录片创作者极具献身精呻,他们常年累月住在野外,追踪风暴、闪电、熔岩,和危险的野生动物打交道。前面提到的《角马大迁徒》的导演范拉维克为了拍摄这一壮观的生命奇迹,已在非洲原野上居住了20多年,然后他用了一年的时间来跟踪拍摄角马迁徒的全过程,角马经历的豺狼虎豹、鳄鱼蟒蛇当然也是他的危险;前面提到的引诱眼镜蛇喷射毒液的人,就是摄像师的妻子,她和丈夫一样为了科学纪录片舍身忘我,如果眼镜蛇的毒液喷到她的眼睛里,就会有失明的危险;为了拍摄到最为美丽的画面,当别人纷纷逃跑的时候,摄影师往尽量地靠近正在喷发的火山,正在肆虐的龙卷风,正在吞噬一切的大火……正是因为他们这样的精神,常常弥补摄影器材的不足,让人们看到了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我国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的编导王洋和摄像师齐云,为拍摄中国的野生动物默默地工作了很长时间,齐云为了拍摄珍稀鸟类朱鹳,爬上悬岩陡壁,守候在巢边,用很落后的摄影机拍出了生动的画面,他曾长时间地潜伏在西藏的雪地里,拍摄西藏的野生动物。他们合作的《朱鹳》、《西藏的野生动物》在国内外都曾获奖。

   科学纪录片的创作还要求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对生命的博爱胸怀。科学纪录片的创作可以说是科学和影视艺术的交叉。在国外有些科学纪录片的创作者本身就是科学家,他们拍摄自己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成果,有的科学家聘请专业的摄影师,有些科学家经过影视方面的培训,自己亲自动手拍摄的素材质量也比较高。反过来,作为专业的影视工作者,在决定拍摄一部科学纪录片时,总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准备,了解自然现象的规律,了解动植物的习性。因为本课题的研究,我曾通过email与国外的几位科学纪录片制作人探讨,了解到他们通常会在一部纪录片开拍之前一年的时间里做知识准备,与相关的科学家共同探讨,或者请科学家自始至终地参与纪录片的创作。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科学知识,才能找到想要表现的主题,才能抓住拍摄的要点,才能制定完善的计划,才能避免拍摄中遇到的危险。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培养过程,包括对科学的情感,对拍摄对象的情感,从中感受到智慧、意志、毅力、自然万物的人格魅力和科学精神,从而把拍摄过程变成一种对生命百态的感悟过程。在很多能够深深打动人的科学纪录片中,我们常常能够感受到创作者融入其中的感情和不屈不挠的生命意志。

   四.科学纪录片的价值--传递理性世界的感性意义

   尽管充满了科学性,但多数的科学纪录片不会教给人特别实用的知识,因为它所纪录的对象往往距大多数的观众非常遥远。缥缈太空里的斗转星移,对地球人的影响微乎其微;热带雨林里的军蚁残忍好杀,所向披靡,但大多数人一生也不会去那里一趟;龙卷风所到之处,人的生命危如累卵,但在人类的家园里,龙卷风只在少数地区出现……然而,这一切并不影响人们对这些自然万物的关注,因为在科学理性的目光背后,是能够激起人们共鸣的感性的触动。

   科学纪录片的创作是理性的,它以严谨的科学知识作为拍摄的指导,不加任何的夸大、虚饰,只告诉人们一个现实如此的世界。科学纪录片的拍摄对象也是理性的,它们严格按照的自己的规律生长、运转、发展、变化。正是这一点保证了科学纪录片的真实是和现实一致的真实。这种真实,提供了科学纪录片丰富的感性意义。

   在人类社会之外,上演着一幕幕的悲喜剧。万物生灵为了一点点水分、一点点食物,一点点阳光,为了生息繁衍,施展着全部的智慧。可以说,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一种生命在为了生存而努力着,它们要克服种种困难才能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跟。为了生存,它们有的要隐忍,有的要霸道,有的要互相帮助,有的要尔虞我诈……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性质的问题,在自然界里都能找到对应。因此科学纪录片常常使人怦然心动。

   如果把科学纪录片和科幻片相比较的话,可以发现二者的作用其实是相同的。它们都是展示人类社会之外发生的种种自然现象,以及这些自然现象对人的影响,它们都可以让人赞叹、惊讶、伤感、恐惧、忧虑、幻想。不同之处在于,科学纪录片里没有人为的巧合、意外,只有事物按照自己天生的规律演变的过程。对于科学纪录片的观众来说,除了相关的科学家,没有人愿意寻根究底地去发掘出某种生命之所以选择某种生存方式的原因,而只需要知道?它们居然可以这样生活?就足够了。

   当然对不同层次的观众来说,接受的程度不同,有人可能只是好奇心得到满足,有人却会若有所思,联想到人类自己的生存境遇,甚至从哲学的高度思考人类生存的意义。但科学纪录片决不抱如此的奢望,它只要能够让人怦然心动就经满意了。至于观众还想由感性升发到理性的高度,继续?胡思乱想?,那是他们自己的事。

   这就是科学纪录片,它按照严格的理性原则来拍摄制作,严谨的科学性是它的基本属性之一,科学的理性保证了科学纪录片的真实性,在真实性背后若隐若现的人文、诗意、哲理色彩,让人们有所感动。(正文完 共25000字)

标签: 片中展现的革命历史人物有哪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