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各地设置主仓库和太仓
杜佑曰:“天下诸仓中,买买者为凡仓,租者为凡仓,地为贤仓。”(引自注:“地子”是唐代百官田地所用的谷粒。)元代正仓指中书省及各省、道、府、府所用的官仓,县收粮之租。仓库。
元代的太仓,是指位于上都、大都的仓库,专门为朝廷、官府和各部官员储藏粮食。元代在村社设立免费仓库,主要用于救济饥荒。蒙古人在征服中原之前,过着游牧生活,没有建立粮仓的记载。夺取了晋朝的领土之后,就要夺取原晋朝的谷仓。元代粮仓的位置最早见于元太宗年间的文献记载。
《元史·太宗纪》内容:太宗元年(1229),“初设仓库,设邮局”。与此同时,耶律楚材负责河北汉族的户户核算和赋税,开始像中原王朝一样征收赋税。国家要有积蓄,这是蒙古大汗朝廷设立官库的根本原因。
各地仓房的设立,大致伴随着石禄征税使的设立,仓房主要沿袭晋代。《元史·食货志》写道:“小税、田税法自太宗起施行,初为每户二石粟,后因军粮不足,增为四石。“元太宗二年(1230)十一月,“始备十道征税使者”。这十路分别是燕京、宣德、西京、太原、平阳、真定、东平、北京、平州、济南。税使主要负责各路税款的征收和调拨。
征收的税粮本应存放在粮仓中,元太宗初年左右设立官府粮仓。大蒙古帝国崛起之初,春秋时期中原大部被占领,但只是掠夺,并没有占领和征服该地区,实施积极有效的统治。”太祖之时,西域常有大事,闲时管理中原,官吏多为自己搜集,物品达数万件,官吏却无存货。“
最终,根据耶律楚材等人的建议,保留了中原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管理模式,实行了“汉法”。设立粮仓是蒙古统治者为执行《汉法》而采取的最早步骤之一。《汉律》的实施过程有曲有折。蒙古当局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他们的管理方式。
因为小仓可怕的购置税,征税的大部分都折成了银帛,粮仓也有些荒废了。因此,《元史》说:“太宗在新魏置备军备,征集山东、河北粮食。后来只打算直接取银帛,用军队来资助。皇上嘱咐宪宗盖官楼五间,置仓于河中,可使人入谷。
太宗年间所建的谷仓也大部分被拆除。宪宗时,刘秉忠上书劝告:“有国者,建仓济民;有家者,兴业开田,国之用也。”,建议平仓止损。”刘秉忠的建议被部分采纳。蒙哥汗在位期间,在忽必烈的推动下,汉地乱局有所好转,积极推广汉法.恢复了汉区的秩序和经济。
河南邢州、关中取得了最亮眼的治理成果,户籍翻番,固守疆土,民生富足。随着农业经济的恢复,相关基础设施也已建立,包括谷仓。虽然没有具体明确的记载,但从一些铭文和动作中,也能看出一些端倪。《元朝名臣事略》卷10《尚书刘文献公传》引尚文定公(引注:尚亭)写邢州刘肃治墓碑:“将军来区,公私少,日可不给。
隋兴炼铁,为将军造楚币,用人之物,熔铠甲车,用人传播。马匹赠于玉壶,送来的总有人送。修官楼,有旅店,川凉有仓,书开会,官遵法而慎,四方推新政。“兴州建制后,户籍翻了一番,库房充实了。汉地府虽然在阿兰达尔等人的考验下受了一些挫折,但各种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都恢复了,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管理,积累经验。
忽必烈即位后,按照金莲川幕府的计划,元朝“一代制”确立,仓房的布置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据王允《中堂事记》记载,中统元年(1260年)十月,“正是葫芦岛省仓建成竣工,取名千司的月份。当时曹司、全农等仓为京城大部分时代的营员提供每月口粮,专供沿路粮部收储,只须修葺完工,通州河仓条例,将被金朝灭亡,是如何乘船入京,又是如何拯救昌平的饥荒。
燕京千丝省仓直属中书省户部管辖。但千丝仓原为以收储“粮部,只定本费”为目的的仓库,即收储赋税、赋税和地方粮食的仓库。这是元代重修主仓的开端。此后,在大都、上都及各路建有主要仓库,主要任务是收储赋税、粮食和财富。千司仓在元代由户部新运提粮司管理,负责从坝河运粮。
元代太仓主要是中朝、司、衙的库房,为朝廷、内府和各部官员储存粮食。主要包括:轩正源大吉仓、大都利源、上都利源、大都太仓、上都太仓、永北、丰初、满铺、太溪宗御源之轩汇源(惠福财)利用、蒲善(崇祥财富利用)、永济(永福财富利用)、仓库内在寺、上宫府景运仓等
北京的太仓、正仓,各路的正仓、昌平仓,京畿的水运使曹仓,各地的全农仓(全农仓即义仓),是元代粮仓的基本制度。元代的水运系统是在金代的水运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粮仓主要用来储存从各地通过水路或海路运来的粮食。常平仓库设在平布平布,为饥荒救灾做准备。公仓,以关怀苍生。正仓、太仓、草仓、昌平仓、义仓是元代的基本仓制,元代的仓制就是从那时开始建立的。
二、存储设置
元代草仓是水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运的设置与实施相辅相成。元太宗时期,蒙古统治者开始利用内河运粮,并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壬辰年间(引注:元太宗四年,1232年),奉命立曹司御延。”归巳年,即太宗五年(1233年),设草仓,并有较为完善的粮运、收粮体系。
大蒙古帝国时期,在耶律楚材、郭鹤等中原知识分子的推动和帮助下,蒙古统治者仿照金朝的水运制度,修建仓库以运水。粮仓主要用于转运补给军队和贮存通过内河运输从各地征集而来的粮食。忽必烈建元后,元代的水运体系逐渐成熟完善。
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初设兵仓司,改运水司,元五年改运水司五品”。同年八月,“帝都临江设十仓”。可见,早期的水运仓库多用于筹集军粮,提供军需物资。至元十三年(1276年),南宋灭亡后,元朝政府首次尝试海运南粮。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世祖采纳伯颜的建议,“首次开海”,海运粮食。
随着海运的逐渐兴起,元朝政府设立了水运管理机构和储藏库房。京畿道水运使本部,“结束了北京仓库的粮食收集,以及新粮运部门的站车和运输”。负责把海里的粮食运到大都市的粮仓里。都城运水使者“从玉河上下采集小麦、石斛,至直谷、河西坞、里尔寺、通州等地”。负责从江南卸粮到直谷。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四月,“增设直谷海米店”。
此后,元代的水运逐渐开始依赖海水。同时,元朝政府还积极开凿内陆运河,如胶莱河、通惠河、会通河等。特别是会通河的开凿,“终于建成了一条便于南北沟通的内河航道”。元朝政府还经常对会通河进行整治、疏浚和治理。延佑六年(1319年)七月,“增通州、火州三仓”。可见运河运河运粮运河还是吃不消。内河水运和海水运输支撑着元朝政权的命脉。
3、定期平仓仓位设置及正确仓位
元代昌平仓始建于宪宗年间。忽必烈在金莲川招贤纳士之初,前晋进士朝魏范向藩王府申请,向忽必烈告诫了三十多件事情,其中就包括推行昌平律等。后来,姚书被召见,向忽必烈建议“三十条”,其中之一就是“拯救广州,恢复正常,以待饥荒”。
加之望谷部人月荷,“聪明赐予,试授谋,立正位”。可见,当时建立常仓的呼声很高。据王允的记载,王廷先生认为,丁巳年(1257年,蒙哥汗七年),昌平仓已在“汉地”。
”又将考证,昌平仓国自丁巳初立,次年戊午,宣德、西京等地,田粮皆霜损,粮价已。.增加.安装”。陈高华先生,据元代人王博文《故河东南路提举常平仓事徐君墓碣铭》考证,公元1256年至1257年间,汉地已设昌平仓,并安排有关官员管理。这两份史料表明,在蒙哥汗时期,确实宣布了设立长平仓的权限,并且是一一执行的。
中通时期,由于常平仓管理不善,冗员过多,问题多多,有人建议废弃常平仓。中统元年(1260年)四月,郝景陈《便宜新政》,《时事篇》第十一篇《总钱粮为国用》“断诸路教,并盐铁官多停长平仓,虽名长平仓,实为利民,养无用官数千。
常平仓内官员数千人,可见冗余人员众多,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常平仓一般都设在各地,规模相当大。同年10月,讨论“如何救昌平荒,后述”,但具体内容不详。同年十一月,宜都(今山东青州)、济南、滨地(今山东滨州)等地发生饥荒。
这说明昌平仓库此时就在,起到了救灾的作用。至元三年(1266年),户部尚书马衡“荐置昌平、义仓,为备荒之器,宜速行。但因经费不足,我们停止设立义仓。”通元元年十一月后撤除,后复原。至元六年(1269年),元朝下令设立常平仓,至元八年正式施行。
元代义仓始建于至元六年(1269年)。直不减,民无食,诚为救荒良法。作为恢复农业生产和推进救荒措施的重要内容,常平仓和免费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设立和实施的。
标签: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