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变:北宋用自身经历告诉我们,没有实力,任何谋略都没有用

爱百科 81 0

  1.马植献计

  公元1111年,为了庆贺辽国皇帝耶律延禧的生日,著名的北宋书法家宋徽宗赵佶,派遣大学士贺允中为使,出使辽国,副使是宦官童贯。

  让一个太监代表地方出使,很多大臣当时就极力反对,但是宋徽宗坚持让童贯去,说童贯打败了西夏,趁这次出使窥探辽国的虚实,为破辽做准备。

  果然,辽国君臣见到宋徽宗派一个太监代表地方出使,讥笑宋朝宋朝人才匮乏如此,但是童贯本人却不以为然。

  一天夜里,一个辽国汉人马植,知道童贯住在卢沟桥招待所,对童贯的门人说自己有“破辽之策”,要面见童贯。

  “破辽”说到了童贯的心坎里,他立即召见马植,要听听马植的“破辽之策”。

  马植是个地道的北京人,世代居住于此,并且在辽国政府中担任过中级公务员,虽然幽州(北京)已经割让给辽国170多年了,马植家在辽国的统治下也已经经过了好几代了,但是他仍然希望他的故乡能够回归汉人自己的王朝——宋朝。

  在这次面见童贯时,马植说出了自己破辽的谋略,那就是“联金抗辽”。

  马植告诉童贯,自己在辽国当官时,曾经去过辽国东北部的女真部落,这个部落虽然落后,但是和辽国人一样,师游牧民族,以渔猎卫生,个个骁勇善战,并且受到辽帝国的欺压,随时都有起兵叛辽的可能,如果想要破辽,就要和女真结盟,东西夹攻辽国,那么辽国必败,宋朝可以收回割让出去170多年的燕云十六州了。

  燕云十六州地图

  马植的计谋让童贯眼睛放光,这个计划并不是空想,是具有可执行性的完美计划,我们的老祖宗就反复使用这种计谋,并屡屡收效。

  马植所提到的收回燕云十六州,更是大宋朝自以来就有的终极野望,童贯记住了这个献策的马植,约定日后女真崛起后,共商破辽之策。

  而正是这个看似完美的破敌计谋,让大宋朝加速陷落,从此进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并不是这个计谋有什么破绽,而是马植和童贯,包括宋朝所有高层人士,大大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忽略了这个完美的谋略只有在自身实力强大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2.海上之盟

  童贯秘密将马植带回宋朝,把他推荐给宋徽宗,马植向宋徽宗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计谋:

  “女真恨辽人切骨,而天祚荒淫失道。本朝若遭使自登、莱涉海,结好女真,与之相约攻辽,其国可图也。”

  宋徽宗也觉得马植的计谋可行,大喜过望,要知道宋太祖赵匡胤因为当时的先南后北的新规,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抱憾终身。

  宋太宗赵光义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御驾亲征,在高粱红一战中屁股中箭,驾一辆驴车漂移逃走,获得了“高粱河车神”的雅号,并最终伤于箭伤。

  虽然“檀渊之盟”之后,宋朝用每年10万两白银、20万匹丝绸买到了100余年的相对和平,但是屈辱是刻在骨子里的,特别是燕云十六州,那是一天都没有放弃过。

  金国骑兵

  宋朝自认为自己是汉唐的继承人,所以虽然自己从之初就没有得到过燕云十六州,但是宋朝仍然认为这应该是宋朝的土地,所以一直用“收复”这样的字眼。

  马植的计谋让宋徽宗这个伟大艺术家的内心燃起了烈火,他当即赐马植为“赵”姓,并担任这个计划的负责人之一,从此马植改名赵良嗣,并且受命执行联合女真抗辽的计划。

  此后,宋朝以买马为名,从海上前往女真部落,秘密接触女真部落的高层,商讨共同破辽的事项,这件事往来反复,直到1120年,女真部落在建立金朝5年之后,才签订了共同破辽的秘密约定,这就是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三点:

  一、宋和金约定夹攻辽国,金国负责进攻辽国的中京(今天内蒙古宁城西),宋朝负责进攻辽国的南京(今天的北京),两国在长城古北口会师,然后两国以此为界。

  二、攻辽结束后,宋朝收回梦想了100多年的燕云十六州。

  三、宋朝原本给辽国的岁币,也就是每年的10万两白银,20万匹丝绸,从此给金国。

  虽然以后还要给金国岁币,但是这个计划执行之后,宋朝可以收回梦寐以求的燕云十六州,可以说并不吃亏,况且这么多岁币,对于富庶的宋朝来说,实在是算不得什么。

  但是令宋朝没有想到的是,金国是比辽国更为可怕和凶残的对手,而不是什么盟友。

  3.拉胯的宋朝

  海上之盟签订后,宋朝积极准备攻辽的事项,宋徽宗任命童贯为总司令,集结军队,准备粮草后勤,等待完成历史性的一刻。

  然而就在双方约定进攻的时间(1121年)到来之前,宋朝南方发生了农民起义,也就是水浒传中方腊的农民起义。

  宋徽宗急忙调童贯前去镇压,这么一打就是将近1年的时间,到了1121年底,农民起义才被平息,这就耽误了和金国约定的攻辽的日期,而此时金国已经按照约定,推枯拉朽,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攻陷了辽国的中京,辽国皇帝耶律延禧也已经逃往内蒙古阴山一带。

  童贯这才急忙率兵北上,兵分两路进攻燕京。也不知道宋徽宗是怎么想的,难道大宋朝就一个太监可堪重用吗,除了这个太监真的无人可派?

  由于皇帝耶律延禧逃亡了,他的叔叔耶律淳在燕京(北京)继位,继续抵抗金国,当他得知宋朝此时违背檀渊之盟,在背后捅刀子的时候,犹如晴天霹雳,他急忙派遣使者去见童贯,说宋朝不应该贪图眼前的小利,分手宋辽100多年的友谊,(?)如果结交金国,只会种下无穷祸患。

  此时的辽国已经穷途末路,看着唾手可得的利益,童贯那里肯听,再说还有和金国的约定在先,于是两国在卢沟桥发生大战。

  虽然辽国军队在面对金国军队的时候不堪一击,但是打宋军却绰绰有余,童贯的两路大军在卢沟桥同时溃败。

  不过辽国也好不到哪里去,毕竟腹背受敌,耶律淳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撒手西区,他的老婆萧皇后执政,为了应对危机局面,她又派使节面见童贯,声称愿投降宋朝,并且永为宋朝臣属,只求宋朝不要再进攻了。

  但是童贯一口回绝,并组织20万大军对燕京发动奇袭,然而又是在卢沟桥,遭到了辽国残军的阻击,20万大军被辽军铁骑冲击,几乎伤亡殆尽。

  在兵力和形势都占优势的情况下,宋朝军队仍然被辽军的残军吊打,宋朝军队的孱弱让人难以想象,而这一切让已经完成作战任务的金国看在眼里,萌生了另外的想法。

  4.收回故土

  金国老早就知道宋朝军队很弱,但是没想到宋朝军队能够弱到如此地步,就在宋金结盟的初期,金国皇帝还认为宋朝很强大,因为宋朝四周都是敌人,如果没有强大的兵力,岂能立国100多年而不倒?

  但是现在宋朝把自己的虚弱暴露了出来,金国有了新的想法,放弃了和宋朝军队在古北口会师的计划,从居庸关南下,进攻宋朝军队打不下来的燕京。

  而那些把宋朝军队打得落花流水的辽军,和金国军队一经交手,就溃不成军,燕京随即陷落,执政者萧皇后也逃走,金国军队向宋朝军队展示了什么叫做实力,什么叫做打仗。

  战事已经结束,宋徽宗急忙命令马植向金国索要当初约定的燕云十六州,但是金国却说宋朝没有按照预定在古北口会师,只交给宋朝太行山以东的七个州,另外燕京是金国打下来的,所以燕京以后的赋税要给金国。

  宋徽宗听到奏报后立即全部答应,当然了,实力也不允许他不答应,实际上宋朝已经占了很大的便宜了。

  于是,宋金双方在1123年签订条约,其中规定:金国把太行山以东的七个州,包括燕京、蓟州、顺州等在内交还给宋朝;宋朝每年向金国进贡白银10万两,丝绸20万匹,另外还有燕京的赋税100万贯;双方不准招降纳叛;宋朝向金国一次性支付军粮20万石。

  不管怎么说,宋朝终于收回了部分故土,从公元938年石敬瑭引狼入室,割让燕云十六州给辽国,到1123年宋朝收回部分土地,已经过去了185年。

  整个宋朝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宋徽宗成了宋朝的大救星,童贯作为功臣被封为王爵。

  然而,巨大的危险正在来临,这个比辽国更为强大的金国,正在对孱弱的宋朝露出贪婪的獠牙。

  5.马植的警告

  马植是联金抗辽的最初建议者和执行人之一,他对金国人有更多的了解,也觉察到了危机,于是他进谏宋徽宗,说现在的和平最多维持两到三年,金国日后必定攻宋,应该早做准备。

  但是所有人都沉浸在巨大胜利的喜悦之中,马植的建议没有像之前那样受到重视,宋徽宗以为,已经和金国签订了友好条约,金国不可能背叛条约来攻打宋朝。

  可是他却忘记了,宋朝和辽国在100多年前也签订了友好条约,宋朝最终不是背叛了条约,和金国一同灭掉了辽国吗。还是斯大林说得对:条约是靠不住的!

  1125年,宋金两个签订条约后仅仅2年,平州的最高长官张觉向宋朝投降,宋徽宗大喜过望,又收回了一州土地。

  但是马植极力劝阻,说和金国的条约中明确规定,不准招降纳叛,这会给金国进贡宋朝以借口,但是宋徽宗不以为然,还把马植官降五级。

  结果真如马植所说,金国果然率兵南下,一举手就攻下了平州,张觉逃往宋朝,于是金国向宋朝索要张觉。

  宋徽宗觉得如果交出张觉,就会如果交出去张觉,就会打击归降的人的心,所以找了一个长相和张觉差不多的人杀掉,把人头送给金国。

  宋徽宗的书法

  或许宋朝的统治者本身就有背信弃义的基因,从赵匡胤背叛后周开始,再到违背和辽国的檀渊之盟,如今面对强敌,竟然违背和金国的合约,这不是生怕别人没借口,专门给人抵刀柄吗。

  果然,假张觉的事情败露,金国以此为借口,于1125年3月,兵分两路进攻宋朝,一路进攻太原,另一路进攻宋朝首都东京。

  当宋徽宗得知金军南下的消息后,吓得立即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赵恒,是为宋钦宗,而宋徽宗自己封自己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声称以后只管道门中事,朝廷的事以后不管了。

  6.东京保卫战

  宋钦宗看到老爹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抛一个烂摊子给自己,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但是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他先下诏加固黄河防线,然后组织东京防御,任命李纲为城防总指挥。

  1126年正月初二,金军到达黄河北岸,在南岸的宋朝守军远远地望见金军旌旗,就不战而逃,让金军都感到十分惊奇,为什么宋朝军队放弃黄河天险,让金军顺利过黄河?

  由于黄河守军不战而逃,金军顺利渡过黄河,直奔东京而来。

  宋钦宗得知后命李纲坚守东京,自己要御驾亲征,和金军决一伤战,看到新皇帝这么豪壮,李纲当即表示愿意以伤报国。

  可是宋钦宗的老爹教主道君太上皇帝赵佶得知黄河失守的消息后,带上皇后和亲信,一溜烟跑到江南去了,他平时信任的高俅和童贯也随他而去。

  宋钦宗画像

  宋钦宗看到老爹又跑了,心里也泛起了打算,之前的豪情壮志消失的无影无踪,他打算趁金军还没到,先溜出城到陕西暂避风头。

  李纲一再苦苦哀求,宋钦宗才打消了逃跑的念头。

  转天金军大军就到了东京城下,但是李纲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东京城墙牢固,军民众志成城,金军从几个城门发起了攻击,都不能得手,反而伤伤累累。

  这就是游牧民族骑兵的缺陷,他们适合在平原地区野战,遇到攻城的攻坚战,一时也拿不下来。在太原的另一路金军也遭遇到了相似的情况,不能攻下太原,只好把太原团团围住。

  见到无法攻破东京,金军改变策略,派遣使者要求和谈,宋钦宗正吓得要伤,得知和谈的消息,如同落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即答应和谈。

  结果金军主将狮子大开口,提出:

  宋帝尊金太宗为伯父;燕云汉人悉归金朝;宋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归金朝;宋纳槁军费金五百万两,银五干万两,锦缎一百万匹;以亲王、宰相作人质。

  此刻只要能活命,宋钦宗一切条件都答应,因为金军索要的金额巨大,宋钦宗只好搜刮民间财富,分批缴纳,并答应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郡,之前收回的燕云十六州的故土又归了金国,至于人质,宋钦宗打算让康王赵构去金国当人质。

  由于各地勤王的军队陆续赶来,金军又是孤军深入,所以没等到宋钦宗把赔款凑齐,就急忙撤军北还了。

  宋钦宗怕沿途军民攻击撤退的金军会招来报复,所以下令严禁中途截击金军,违者以叛逆罪论处,真是一个荒唐的时代,打击侵略者反而成了叛逆。

  7.靖康之变

  金军退去之后,迫在眉头的威胁消失了,太上皇帝赵佶也从江南回来了,守城有功的李纲反而被排挤,派他去太原。

  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切又都恢复了以前的生活,执政者没有巩固防卫,以防金军再次侵入,据说怕金军得知加固防卫后会激怒金军,遭到报复。

  虽然在加强防卫上无所作为,但是耍起阴谋来却是得心应手,这次宋钦宗想起了和金国一起东西夹击灭掉的辽国,此时辽国西迁,宋钦宗企图和上次一样,联合辽国,再次来个前后夹攻,灭掉金国。

  先不说两个弱鸡联合起来能不能灭掉金国,你难道忘了人家就是刚刚被你卖掉而灭国的吗,怎么可能再和你联合呢?

  但是宋钦宗觉得很有把握,就亲自写了一封信,给远在西方的辽帝国皇帝耶律大石,先表示歉意,然后提议恢复“两国友谊”,前后夹击金国。

  但是这封迷信还没送到辽国,就在边境被金国巡逻队截获,金国短时间内获得了第二次对宋朝用兵的借口,在第一次进攻东京6个月后,再一次对东京发动总攻。

  这一次,金军稳扎稳打,把黄河以北的地区几乎全部占领,到了东京城下,宣布了宋钦宗违背合约的罪状,要求割让黄河以北的全部地区。

  宋钦宗又一次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急,上一次守城的李纲被自己发往太原去了,立即紧急调李纲回来,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宋钦宗打算全盘接受。

  这时一个名叫郭京的人物出现了,声称自己会六丁六甲之法,可以消灭金军,笃信道教的宋钦宗父子深信不疑,认为是玉皇大帝显灵,来拯救自己了,把全部希望寄托在郭京身上。

  郭京亲自挑选了7779人,经过咒语训练后,声称可以刀工具不入,宋钦宗深信不疑,立即命令出城决战。

  郭京说不能偷看,否则法术会失灵,于是宋钦宗撤掉了城墙上的防卫,下令一律不许偷看,到了决战的那一天,东京城门打开,7779名神兵冲向金军。

  不出所料,这伙神兵大部分被歼灭,幸亏看守城门的守军关门及时,差点被金军趁机冲进来。

  这时郭京说肯定是有人偷看,才导致法术失灵,这一次他要亲自出城做法,肯定万无一失,于是带着残余的神兵,从城墙上攀援而下,但是一到了城墙下,郭京就脚底抹油,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法术神功是没看见,逃跑的功夫实属一流,连金军都没抓住他。

  由于事先撤掉了城墙上的防卫,金军趁势爬上城墙,东京被金军攻破,此时宋钦宗父子仍在皇宫内城,金军围住皇宫,又一次索要天文数字的黄金白银,还有犒赏军队的女子。

  8.靖康之耻

  宋钦宗父子又一次开始了对民间的大搜刮,除了金银财宝,还有民间的女子,全都被金军掠去。

  搜刮的过程长达四个月,可以想象东京城内的老百姓遭遇了什么样的人间地狱,到了第二年三月,金军把宋钦宗父子逮捕,宣布贬为平民,赵姓全体皇族包括后宫皇后、嫔妃、公主、驸马和宦官等3000余人,被一队牛车运往东北苦寒之地。

  北宋宣告灭亡,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朝代的灭亡像北宋那样窝囊,两任皇帝和几乎所有皇族被俘,数万百姓被掳走,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屈辱,所以后来人才把这次事情称为“靖康之耻”。

  宋朝可能是我们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中武力最弱的朝代了,这和之初赵匡胤重文抑武的新规有关,虽然这一新规避免了五代十国那样军阀割据的混乱再次发生,但是却把地方变成了一个任人欺负的小绵羊,才遭遇了历史上最屈辱的瞬间。

  而“靖康之耻”也激励着后来人,鞭策着后来人,不要再重蹈覆辙,所以岳飞的词中才会有“靖康耻,犹未雪”的句子,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用郭靖和杨康作为主角的名字。

  宋徽宗被押到东北之后,伤在了黑龙江一个破烂的放屋里,他的儿子宋钦宗在东北生活了20多年之后,又一次金国将领比赛马球,突然心血来潮要求宋钦宗参加,和他一起的,还有被俘的前辽国皇帝耶律延禧。

  由于宋钦宗文弱,根本不会骑马,在比赛中从马上跌落,被践踏而伤,而他的同伴耶律延禧就要好很多,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体格健壮,他骑马试图跑出重围,结果被金军乱箭射伤。

  历史多么富有戏剧性,曾经两个地方的帝王,怎么都不会想到,会在同一场合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人生吧。

  大宋靖康之耻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实力,要么卧薪尝胆积攒实力,要么老老实实,别整天玩什么阴谋诡计,要知道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徒劳。


标签: 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