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相处是生存之道,曾国藩认为有一个原则值得学习

爱百科 48 0

  然而,在为官之初,曾国藩与人相处的本事并不强,人际关系并不好。这可能来自于文人的高傲,也来自于曾国藩对理学的追求。他当时以唐鉴为师,以倭仁为友,这两位都是名动京城的理学大师。曾国藩以严格的操守要求自己,哪怕动一邪念都记在日记中,并痛斥自己猪狗不如。

  但是,在曾国藩为父守孝而夺情起复后,通过自己的反省,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受到朋友的启发,开始研究黄老之术,讲究清净无为,以不争而应对争。最后在弟弟曾国荃的启发下,他终于认识到与人相处其实有一个很大的诀窍,那就是要把握疏疏落落的原则。

  以往的家书往来,大多数是曾国藩教弟弟、子侄们如何做人做事。然而,这一次却是曾国荃提出来的,曾国藩听后,大为赞同。他在给曾国荃的回信中写道:

  弟意疏疏落落亦极是,认定是湖北一委员,以官、胡两帅为上司,诸事禀命而行,此外一概疏疏落落。希庵于此等处界限极清,人颇嫌其疏冷。然不轻进人,即异日不轻退人之本;不妄亲人,即异日不妄硫人之本。

  这就是说,与人相处,并不与之特别亲近,也不与之特别疏远,而是保留一个足够的分寸。这当然有其坏处,那就是看起来没有轰轰烈烈的友情,给人一种很难靠近,很难进入内心世界的感觉。

  但是,这种相处的哲学,也有好处。那就是不轻易与人打得火热,便不容易与别人发生不愉快的冲突。可能年轻的朋友很难理解这句话的内涵,但有过一定社会阅历的人,便会对此感触颇多。

  人际交往,往往很容易和人打得火热,不管真的是趣味相投,还是酒肉朋友,两个豪爽的人交心并不难。但在交往的过程中,却很难做到完完全全的亲密无间,豁达的人也许能够抛弃一些小事上的分歧,但日子一长,两个人实在很难做到天长地久的契合。发生一些不愉快后,往往想到曾经轰轰烈烈的付出,反而容易生疏甚至成为仇敌。

  这种痛骂,完全是为了曾国藩好。一方面说明左宗棠的直率,另一方面也说明两人的关系非比寻常。然而,在攻打天京时,大功被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抢去之后,左宗棠的心态发生变化,与曾氏兄弟在朝廷面前大打口水战。这一次就是真的关系破裂的骂,直到曾国藩去世,曾左二人始终没有过书信往来。


标签: 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