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定下祖制:太监干政者斩!为何太监依旧泛滥?与他关系最大

爱百科 40 0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政一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比如东汉灵帝时期的“十常侍”,他们以张让和赵忠为首,将东汉的小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最终惹得天下大乱。而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唐朝,后期走向下坡路的过程,也和宦官脱不了干系。

  而中国历史改朝换代之后,一般都是要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的,也就是君主常常所说的“以史为镜”,既然前朝历史上有着那么多宦官专政而导致朝野凋敝的情景,为何在明朝的历史上,依然有着大量宦官专政的情况出现呢?

  其实自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对宦官在宫中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为了防止宦官干政,在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曾经规定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衔,官阶也不得超过四品,更为重要的是,各部官员不得和太监有公文往来。而且在这基础上,朱元璋又特意的做了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以此来对太监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以朱元璋的威严,皇位世袭的发展下去,明朝的太监本该成为历史上权利最小的一个朝代了。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朱元璋费尽心机定下了种种祖制,很快就遭受到了危机。

  在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登基为帝,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严格遵循着爷爷对太监的规定,因为在建文宫中,太监的地位是极为低下的。在靖难之役发生之后,朱棣就曾经收买宫中的太监,获得了大量南京城内的情报。甚至在朱棣对抗明朝政府军最为困难之际,南京太监及时送出了京师空虚的情报,最终助朱棣取得了天下。在朱棣取得天下之后,太监的地位就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包括曾经在朱棣身边立下战功的三宝太监郑和,还成为了朱棣最为倚重的心腹太监之一。

  不过此时虽然太监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想要左右朝廷局势,甚至到后期成为明朝的“内相”,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而接下来的这位皇帝做出了一件事,就让“太监成相”成为了可能。

  这位皇帝就是朱棣的孙子朱瞻基。朱瞻基或许有些朋友不太了解,在历史上朱瞻基有一个坏名声,蛐蛐皇帝。因为他喜欢促织,而真正的朱瞻基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史书记载其无论是相貌还是能力,都有朱棣的风范。在朱棣当年选定继承人之时,曾经在朱高炽和朱高煦之间左右摇摆。而最终选定朱高炽的原因,就是因为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虽然年幼,已经展现出一幅人君之相。

  回来头来我们继续说为何朱瞻基是怎样让太监能干政的。在太监问题上,朱瞻基做了一件彻底改变太监命运的事情,那就是让教太监读书。正所谓“读书改变命运”,这一问题在明朝的太监上得到了验证。

  在明朝初期,太监大多是由藩属国进贡,或许是罪犯的家属构成。而藩属国因为语言不通,沟通起来问题很大,很多时候只能采用文书来解决语言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发挥太监的作用,朱瞻基下令在宫中设立内书堂,开始教导太监读书。

  “太监其实不可怕,就怕太监有文化”。朱瞻基的一声令下,或许是好心之举,然后却无意间开启了明朝太监干政的先兆,在其死14年之后,土木堡之变就发生了,之后太监不断干政,给帝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标签: 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