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普遍认为,武大郎的原型是明朝进士武植,曾任阳谷县县令、而且其墓早在1946年就已被发掘,依据骸骨进行推算,其身高七尺,也就是达到了1米8左右,非但不是侏儒,反而是个典型的高富帅。但至于武植是不是武大郎,目前仍有争议。
明朝进士武植生平,为何会被诬陷
历史上的武植是明朝人,父母早亡,自幼家贫。后来通过努力考中进士,曾任阳谷县县令,且载人期间极为清正廉明。武大郎的配偶也的确是潘金莲,是一个知书达理的贤妻良母,早在武大郎还未高中前便在一直接济他,后来两人终成正果。
武大郎家贫时,曾受好友黄堂接济,后来黄堂家道中落,房子也被烧毁,便去投靠已经当上县令的武大郎。武大郎虽然对其以礼相待,吃喝供应,却绝口不提资助之事,这令黄堂感到不满。
黄堂在武植处居住一段时间后,无奈返回,却因对武植的怨恨而在返途中杜撰散播武大郎和潘金莲的“丑事”,期间西门庆还为其出主意,成功让自己化身为此事的主人公。结果一传十、十传百,成为了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后来,黄堂回到家里后,却发现家里已经建起了新房子。妻子告诉黄堂,这是武植派人修建的,这令黄堂极为懊悔。然而经他宣传的事件却早已广为传播,却是无法挽回了。
再后来,这件事便被写进了《水浒传》。
武大郎原型是否为武植,仍然存疑
武植为武大郎原型,这种说法最直接的证据来自于武植本人的墓志铭。其墓于1946年被发掘,其墓志铭原文如下:
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yue)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徙清河县孔宋庄定居。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毁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记焉。
而之所以说仍然存疑,主要来自于两个疑点:
1、根据《浙江通志》记载,武松是个常在涌金门一带卖艺的流浪汉,并无哥哥。
2、《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时期人物,死于洪武三年(1370年)左右,而此时明朝尚未举行科举,也就是说在武植考中进士之前,施耐庵就已经去世了。不过,现在大部分人认为,《水浒传》是由施耐庵和罗贯中两个人合著的,那么极有可能武大郎的故事是由罗贯中加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