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承受很多无奈,李辅国甚至以刀兵对其恐吓

爱百科 93 0

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十四日,因安史之乱而逃离长安的唐玄宗李隆基到达了马嵬驿,并驻扎于此稍做休息,他不知道的是,在驿站外面,早有一场让他狼狈的兵变正在酝酿。

等他休息好了准备要走的时候,却发现所有的侍卫军队停在那里不肯走,李隆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陈玄礼就上奏说:“逆胡指阙,以诛国忠为名,然中外群情,不无嫌怨。今国步艰阻,乘舆震荡,陛下宜徇群情,为社 稷大计,国忠之徒,可置之于法。”

当然陈玄礼这并不是在进谏言让李隆基惩治杨国忠,而仅仅是告知,因为不管李隆基愿不愿意,自他离开长安那一刻开始,他天子的威慑力就已经大不如从前,而到了马嵬驿,士兵们是一定要杀掉杨国忠的。

陈玄礼只不过是将士兵们的意思转达给李隆基,李隆基已经没有决定权了。然而杨国忠及其同党和家人被杀后,士兵们依旧围着驿站不肯散去。

李隆基不得不让高力士去问问怎么回事,大家的想法很一致,那就是:杨国忠已经被诛杀了,杨贵妃若继续服侍在陛下身边,大家都不能安心。

李隆基

唐玄宗知道这是大家在逼他做选择,这个曾经发动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一手缔造开元盛世的帝王在这一刻感觉到了深深的无力,因为他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

而这种无力是他自己执政后期懈怠朝政、耽于享乐的结果,他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买单,所以他只能选择放弃杨贵妃,命高力士赐杨贵妃自尽。

杨贵妃一死,陈玄礼带着大家跪下来请罪,李隆基却不能处罚他们,只能违心地赦免大家,士兵们也见好就收,似乎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但很多东西还是变了。

毕竟出逃是一件很狼狈的事情,李隆基觉得狼狈,士兵们也觉得狼狈,所以大家对这次出逃是充满怨言的,很多士兵都想着离开,李隆基费了一番心力才终于让大家齐心。

但因着百姓的哭诉挽留,唐玄宗李隆基和太子李亨还是分道扬镳了,李亨北上灵武组织兵力平叛,李隆基则继续南下入蜀,这可能是他最后的倔强了。

李隆基

他的本意是到了蜀地之后与群臣重整朝纲,大赦天下。他是这么想的,到了蜀地也是这么做的。

为此他还专门于至德元载(756年)八月初一下了类似“罪己诏”的诏书,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下诏书前19天,即七月十二日,他的儿子李亨已经在灵武登基为帝,遥尊他这个父亲为太上皇。

李亨登基当天就派使者到蜀地将这件事报告给李隆基,使者到的时候是八月十一日,李隆基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突然就成了太上皇。

但他依旧无力改变这种局面,只能应承下来,并在几天之后宣布军国大事由李亨这个皇帝处决,然后再报告给他这个太上皇,等到收复两京之后,他就真正退休,不再过问政事。

这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无奈,尽管李隆基已经懈怠朝政数年,但不代表他愿意将皇帝之位让出去,但安史之乱中他逃离长安,就已经预示着他的晚年必然是凄凉的、无奈的,而无论发生什么,他都只能被动的接受。

李隆基入蜀一年多以后,两京被收复,唐肃宗李亨派官员入蜀迎李隆基回京,经月余后,李隆基回到了长安。

李隆基

一年前,他还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仓皇从长安撤离;一年后,他已经变成了憋屈的太上皇,被迎回了长安,仅仅是一年多的时间,早已经是沧海桑田。

回京之后,李隆基亲自到太庙告罪,然后住进了兴庆宫,从此不再过问政事。

初始的生活倒还是不错的,尽管已经不再过问朝政,但好歹是太上皇,陈玄礼、高力士等旧人都还服侍在他的身边,旧时的宫女、梨园弟子也陪在他的身边,虽失去了很多自由,但到底还能安享富贵。

而到了上元元年(760年)后,因着宦官李辅国的挑拨离间,李亨和李隆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而且李亨还时常生病,对李辅国很是依赖,李辅国就决定矫诏将李隆基强行迁至西内甘露殿。

李隆基早已失了话语权,只能被动接受这个事实,而在迁居的当天,就发生了一件让李隆基很憋屈很狼狈的事情。

李辅国特意给李隆基安排了一些老弱士兵,等到李隆基走到交叉路口的时候,四面八方突然出现了很多李辅国特意安排的带刀侍卫,一看这样的情况,李隆基感觉到了死亡的威胁,吓得好几次掉下马来,好不容易被身边人扶上马。“玄宗为太上皇,在兴庆宫居。久雨初晴,幸勤政楼。楼下市人及街中往来者,喜且泫然曰:‘不期今日再得见太平天子。’传呼万岁,声动天地。时肃宗不豫,李辅国诬奏云:‘此皆九仙媛、高力士、陈玄礼之异谋也。’下矫诏迁太上皇于西内,给其扈从部曲,不过老弱三二十人。及中逵,攒刃曜日,辅国统之。太上皇惊,欲坠马数四,赖左右扶持乃上。”

高力士

高力士看到这个情况很生气,就“跃马而前,厉声”斥责李辅国:“五十年太平天子,李辅国汝旧臣,不宜无礼,李辅国下马!”并让李辅国为李隆基牵马,李辅国到底有些发怵,就真的护送李隆基到了甘露殿。“辅国不觉失辔而下。宣太上皇诰曰:‘将士各得好生。’于是辅国令兵士咸韬刃于鞘中,齐声云:‘太上皇万福。’一时拜舞。力士又曰:‘李辅国拢马!’辅国遂著靴,出行拢马,与兵士等护侍太上皇,平安到西内。”

等搬迁完毕,李辅国离开之后,李隆基心有余悸,哭着拉着高力士的手说:“微将军,阿瞒已为兵死鬼矣。”

李隆基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有生之年,他能被这样对待,他更没有想到,后来李辅国又因为这件事记恨上了李隆基身边的人,先后将陈玄礼、高力士等人流放到了很远的地方,让李隆基彻底成了孤家寡人,身边伺候他的都不再是他的旧人,而是李亨新安排的人。

人老了,自然希望熟悉的人陪在身边,而李隆基的晚年,身边服侍的人都是新人,这让他郁郁寡欢,又无力改变,只能一日日憋屈地生活下去,一直到宝应元年(762年)和儿子唐肃宗先后驾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