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宋朝之后为啥越来越弱?

爱百科 70 0

北宋之后却屡屡被动挨打甚至最后悲惨亡国呢?

这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网上追溯这些原因的文章很多,但是大多是只见冰山一角、林中一木,不能谈及最根本的问题,对于这种大历史事件,单纯的去找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的原因,都是不能概括整体事件走向的内部发展规律的。

对于这种大周期的历史事件,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从千年的时间跨度上、从最深层次的民族文化上进行剖析,才能有所见地。

本文我们将从两个大方向上的原因深入地剖析:谁才是神州陆沉地罪魁祸首?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从战国到秦到汉再到三国,无论华夏内部打得再激烈,面对关外的蛮夷游牧军事力量,总是能分分钟胖揍对方教做人,相关案例在海佑讲史之前很多文章里面有提到,比如秦朝蒙恬大军出击北方蛮族,汉朝卫青、霍去病、班超等等名将,三国时期曹操一夜之间可以灭了西域不小的一个国家。

在对外强硬的这些表现后面,有着中国人一脉相承的“华夷之辩”思想,我们打是自己兄弟打架争家产,而蛮夷入侵则是外人想要破门而入抢家产,自然枪口一致对外。

除此之外,当时的武将勋贵集团还是朝堂的核心势力,并没有在后面“以文治武”的模式下被欺负得那么惨,武将可以放心自主带兵打仗,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结果自然也就更好。

除了上面这些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但是一直被大家忽略的原因,那就是双方之间的武器代差。

华夏民族从上古时代,就率先走出采集游牧时代,进入农耕时代,被解放的生产力大大的促进了人口的增长,社会的物质富余也足够养起一定数量的“有闲阶级”,这些“有闲阶级”平时就会思索家国大事、自然科技,于是产生了很多思想著作和生产技术,比如夏朝就有了易经和指导人们种田的24节气,商朝就有了青铜器冶炼技术。

我国商周时期青铜器—西周妊簋

到了东周战国时期,由于各国之间战乱不断,大大促进了冶炼技术的发展,我国青铜器的冶炼技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那个时代,产出了20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寒光闪闪的越王勾践剑,以及当时名动天下的秦国弓弩,还有很多著名的铸剑师。

越王勾践剑

可是当时中国周边的游牧民族过得依旧是茹毛饮血的生活,没有成型的社会生产体系,更遑论青铜器生产、连弩等当时的“高新科技”了。

这就使得中原王朝的军队与游牧民族的军队之间存在“武器代差”,到了汉朝时,冶铁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更是拉大了这种代差,在对外战争中,汉朝是成绩最好的朝代。

卫青、霍去病扫荡匈奴王庭,班超三十六骑平西域诸国,李陵仅凭5000步卒就可以和匈奴8万对抗五天五夜,还伤亡对方一万多人。这些成绩,放到后来的宋朝、明朝,简直想都不敢想。

因为到了宋朝、明朝时,双方这种“武器代差”经过千年的发展,已经渐渐被抹平了,更甚的是,宋明被僵化的理学思想绑架,文官集团打压控制军队,也使得军队的战斗力大不如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道理在几千年前就在我们的祖先身上印证过,只不过那个时候是我们打别人,清末民国是别人打我们。

秦汉时期,我国的冶金技术极为发达,而包括匈奴在内的西北游牧民族金属武器很少、质量也很差,根本经不起对砍。

当时我们的军队去打匈奴,就像后来晚清时期西方列强打我们一样,两者之间都存在武器代差。汉军的箭是铜箭头或者铁箭头,而匈奴骑兵的箭则很少有铁箭头,主要是用木料削尖的箭头,这样的箭头很难穿透汉军配备的皮质盔甲。而相反的,汉军的铁箭头,想要穿透匈奴的皮革盔甲,却轻而易举。

此外,汉军的弓弩在关键部位也是铜铁所铸,精确度和射程也远非匈奴可比。秦汉时期我国军队弓弩的机芯不仅是金属制成,而且已经成了标准件,可以在不同的弩架之间互换。

兵马俑中出土的秦国弓弩

在这种情况下,当时汉朝军队打匈奴军队就像一群狼进攻一群羊,汉军不仅有尖利的武器,还有厚实的盔甲。

司马迁在史记里面就有记载,西域之地人“不知铸铁器”。西汉末年,大将军陈汤远征2000多里,擒斩匈奴单于,立下盖世奇功。后来回到长安做官,有次皇帝问他:前线有部队跟乌孙国的军队打仗,战斗很激烈,我们该不该派兵支援?

陈汤当时就说:“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

这就是典故“一汉敌五胡”的来历,不过,这句话也同时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时中原王朝对比游牧民族也就是关外蛮夷们,有着压倒性优势的原因,先进的武器制造技术就是其中极大的缘由。

那么,在后来的时间里,就算过了一千多年,到了宋朝,到了明朝,我国科学技术依旧是领先世界,更是领先周围蛮夷的,为什么那个时候打不赢它们呢?这就牵扯到下面这个原因了。

二、腐朽的理学集团掌权后外行指导内行

在秦汉之际,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战争都比较多,东周战国时期打内战,两汉时期对外战争。这使得朝廷的主导力量都是武将勋贵集团,那个时候最大的官职都是大将军、大司马,两者都拥有不小的军权,就算是宰相,很多也是像诸葛亮这样总揽军政大权的。

当时的大将军,甚至还能拥有自己的幕府养家臣,这在后来是不可想象的。

自两汉以后的四百年来,中原几乎就是在混战中度过的,三国、魏晋、五胡乱华一路打下来,到了隋朝,蛮夷们打得差不多了,就统一了。

这个地方需要讲一点,对于五胡乱华、蒙元灭宋、满清灭明的那几段历史,我们的教科书都被别有用心的人写成是“民族大融合”。其实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真的是民族大融合吗?

其实并不是,我们汉族是这个世界上血统最纯正的民族,这一点在上篇文章中已经讲过。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讲究华夷之辨,是不会轻易跟异族人通婚的。

那么“民族大融合”真正的历史真相是什么呢?那就是那些蛮夷少数民族都被打没了,他们人本来就少,长达几百年的战争,他们的男丁,早就消耗光了。最后剩一些女眷,被汉族娶媳妇儿比较困难的男性所吸收。注意,是“吸收”,不是融合,遑论中国这个自古以来的父系社会,就算是蛮夷们那么一点人口,也不能叫“融合”啊,融合是要两方对等才叫融合,像历史上的这三次事件,只能叫吸收,被我们汉族所吸收,然后他们就获得中国人的编制了。

谈不上融合。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在之前一直有仗打的时候,武将们得到重用,所以力量就一直在增长,到了唐朝时,力量增长到了天下一统的程度,所以中华迎来了一个强盛的一大一统时代。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建立在强大军事力量上的唐朝,繁华很快就落幕了,武将力量得不到抑制,最后爆发安史之乱。

其实对于武将力量失衡的问题,当权者一直在想办法解决。科举就是这种问题催生的解决办法,特别是经过武则天推广以后,大批底层的读书人开始进入权力中心。

从魏晋南北朝延续下来的士族门阀制度渐渐土崩瓦解,到了宋朝时,科举取士已经完完全全成了主流。而且经过两个大一统王朝,内部的治理显得更加重要,于是通过科举进入政治的士人们越来越重要。

太极图给我们传递的,除了阴阳互生的思想以外,更重要的阴阳的相互平衡的思想。对于国与国之间,国家内部之间,这种平衡显得尤为重要。国与国之间失去了平衡,就会引发战争,国家内部失去了平衡,就会引发动乱。

随着科举士人的进入,他们渐渐掌握了权力的重心,在政权之后,文官集团的那双手就渐渐伸向了兵权。由于宋朝本来就是建立在黄袍加身上面,历代皇帝都对武官集团比较忌惮,这样的忌惮加速了文官集团的权力泛滥,最后形成了以文抑武的局面。

蒙古族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受宋朝所赐。由于以文抑武的政治体制,宋朝在对蒙古的战争上节节败退,一旦战败,就大量割地赔款。我们都知道,自古以来,西北少数民族的生产力就比较低下,而中原王朝物产富饶,生产力水平高。

但是在以前,中原王朝都能抵挡蛮夷的进攻,蛮夷们进攻中原王朝也不是闲的,而是为了来抢东西,也就是掠夺,以供自己发展。

现在有了宋朝这个富得流油的软柿子,北方的游牧民族们,缺什么就去抢一抢。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被宋朝供养着,大量的物资粮食,被他们使用军事力量掠走。

游牧民族的劣势就在于物资稀缺,现在有一个富饶的中原给他们提供物资了,于是他们的崛起速度自然成指数级别增长。最后灭掉南宋,横扫欧亚大陆,深层原因便在于此。

南宋灭亡以后,蒙古不到一个世纪就倒了,而且南宋以后,蒙古再也没崛起过。因为历史上只有这么一个南宋,所以也就只有这么一个蒙古帝国,蒙古帝国,在其强大武力的背后,其实它就是一个寄生于中原王朝身上的寄生物。宿主死了,寄生物自然也跟着消亡了。

这群文官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最后发展成了阻碍社会进步的理学士大夫集团,喊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人为天地所生,人欲即是天理,这个时候的士大夫们,已经步入了腐朽堕落的死胡同。

理学士大夫集团们的极致,就是后来明朝的东林党,这群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满清来了跪得比谁都快,祸国殃民遗恨千古。

自宋以降,以文抑武,外行指导内行,导致中华帝国战斗力下降严重,最后付出灭国的惨痛代价,这是值得深刻反省的。

虽说国灭,但是文化一直在悠远传承,孟子说:“五百年有王者兴”,从明朝土木堡之变到新中国成立,刚好500年,古人诚不我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这把火越烧越旺,就要烧遍全世界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