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只有10万兵力的成吉思汗,敢攻打拥兵百万的金国?

爱百科 218 0

蒙古灭金,靠的是策略,以及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从来就不是简单硬碰硬。

为何只有10万兵力的成吉思汗,敢攻打拥兵百万的金国?

其实早在1205年,也就是铁木真统一草原六部之前,他就产生了灭金的想法。

不过当时的金国,兵力近百万人,人口约五千万左右。(参考《金史·卷四十六》)

而蒙古方面,虽然没有确切数字记载。但根据历代草原民族概况,以及后来蒙古军历次出兵规模来看。

同时期的蒙古草原,人口撑死百来万,兵力至多不过20万。

数字很直观的体现了蒙古和金国的差距。

所以铁木真想要蛇吞象,灭掉金国。他就必须要动脑子,靠策略取胜。

那么,铁木真的策略是什么呢?

也不是什么很高深的玩法,就是蒙古人平时在草原上放牧的那套搞法:驯养、驱使牧羊犬控制羊群。

一个牧民可能很难控制几百头牛羊。

但一个牧民带领几只听话的牧羊犬,完全可以控制几百头规模的牛羊群。

只要找到一定数量的牧羊犬,慢慢吃掉金国这个大羊群,不是白日做梦。

那么,蒙古的第一只牧羊犬是谁呢?

看地图。很显然,就是夹在金国和蒙古缝隙中间,实力相对较弱的西夏人了。

为何只有10万兵力的成吉思汗,敢攻打拥兵百万的金国?

1205年,铁木真命四子拖雷率三万人试探性侵入西夏北部地区。

战前,拖雷精心研究了西夏军的特点,对西夏军的兵力情况、战术打法、将领实力,以及西夏皇室的矛盾,大致有了解。不能说他对西夏知根知底,但至少也可以说,他针对西夏军队的弱点,布置了相对应的战术。

而反观西夏,对蒙古却不怎么了解。尤其是对蒙古军队不怎么了解。

双方的情报明显就不对等。

所以这一战的结果没有任何意外。三万蒙古军吊打十万西夏军。蒙古军把西夏北部地区席卷一空后,扬长而去。

挟此大胜,蒙古军又回头攻灭乃蛮部。铁木真一统蒙古草原。

1206年,铁木真于斡难河畔称汗建国。从此他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成吉思汗。

为何只有10万兵力的成吉思汗,敢攻打拥兵百万的金国?

1207年,西夏国内发生内讧,成吉思汗趁机发动第二次征夏之战,以五万大军进攻西夏的西北重镇斡罗孩城。

不过由于西夏军吸取两年前的教训,也针对对手的特点做了一些战术性的优化,死活就是不野战。所以此战,最终以蒙古军粮草吃尽而退兵。

事后,成吉思汗做了反思,他意识到西夏毕竟也是小强,想要一战吞夏并不现实。

于是他便转变思路,先解决西夏西面的畏兀儿人,铲断西夏与西域诸部落的联系,把西夏孤立起来,再围而歼之。

1208年底,金章宗去世。著名的废材皇帝完颜永济继位。

次年,成吉思汗笃定金国大丧,完颜永济肯定不敢对自己用兵,遂起倾国之力,先向西征服了畏兀儿人,再回头打西夏,挑起第三次征夏战争。

这一战,蒙古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河西地区入侵西夏,迂回攻击西夏腹地。另一路则从北面南下。

西夏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数万精锐被歼,国都中兴府被蒙古军包围。

西夏襄宗亲自登城,与士兵同吃同住,激励将士坚守,但无济于事。

这一年秋天,蒙古军引黄河水灌中兴城。

眼看城池要被攻破,夏襄宗派出使者,向金国求援,希望金国出兵,内外夹击蒙古。但完颜永济却对夏使说,蒙古和你们西夏狗咬狗,正是我国之福,我为啥要发兵救你们?

夏襄宗听说后,气的要死,愤恨之余,向成吉思汗投子认输。

成吉思汗没想到西夏会输的这么快,再加上他也碰到一点问题(黄河水灌中兴城,也倒灌进了蒙军大营,导致蒙军也被淹了)。暂时无力攻城。于是他就接受了西夏的请降。

按照谈判结果。蒙古军退兵,退回所占的西夏领土。西夏则称臣纳贡,并答应日后出兵与蒙古一起攻打金国。就这样,成吉思汗找到了第一批替自己“放羊”的“牧羊犬”。

为何只有10万兵力的成吉思汗,敢攻打拥兵百万的金国?

1210年,西夏率先向金国发难。夏襄宗以完颜永济不救自己为借口,断绝了西夏与金国的宗藩关系,并发兵十万进犯金土。

1211年,成吉思汗也对金国开战。

开战前,成吉思汗吸取前番攻打西夏失利的教训,做出战略部署——不要妄图一战灭金,不要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全军应尽量歼灭金军有生力量,通过屠戮,对金国百姓造成恐慌心理即可。

而反观金国方面,完颜永济完全搞不清楚对方的战略意图。甚至连对手有多少兵力,突击方向在哪里,也搞不清楚。几十万金军在他的指挥下,如同无头苍蝇一般。

一边战略清晰,一边是无头苍蝇。所以这一战下来,金军主力被蒙古军的游击战术耍得团团转,在野狐岭被蒙古军重创。

各地的驻守金军听闻蒙古军屠城,很多金将胆寒,直接开城投降,被成吉思汗编为的“伪军”。

就这样,第二批“牧羊犬”也找到了。

1213年,成吉思汗趁热打铁,指挥蒙古主力围攻金中都。

为何只有10万兵力的成吉思汗,敢攻打拥兵百万的金国?

这本是一场试探性攻击。但不想,金国发生内讧,完颜永济被一个叫胡沙虎的金将发动政变杀掉。另一个奇葩昏君金宣宗完颜珣被胡沙虎抬上了皇位。

金宣宗继位后,派人与成吉思汗谈判,愿献出公主、一千童男童女和大量财宝求和。

而之后,金宣宗更是直接跑路。表示中都城不要了,东北老家也不要了。他要撤退到黄河以南,试图以黄河水来抵御如狼似虎的蒙古人。

故而,成吉思汗得到意料之外的战果——开战仅四年便拿下了金国都城。将金国的中原地区与东北地区的陆上通道切断。

同时还得到了第三批“牧羊犬”,也就是被女真人欺压的契丹人。

还有大量的汉人技术性人才。

当时的金中都有非常多的汉人工匠,金宣宗主动跑路后,这些工匠便效力于蒙古。后来在这帮工匠的协助下,蒙古军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便从一支只有轻骑兵游击部队进化成了拥有轻重骑兵、工程兵、步兵和攻城部队的混编军团。

此时的蒙古和金国,实力发生倒转。如果按照这个发展速度,成吉思汗灭金,可以说是指日可待。

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个突发事件,影响了蒙古灭金的进程,这个事就是花剌子模虐杀蒙古商队事件。

为何只有10万兵力的成吉思汗,敢攻打拥兵百万的金国?

1217年,为了给商队报仇(当然是成吉思汗借口了)。成吉思汗率蒙古主力西征(顺路灭了西辽),只留下一万蒙古军和十几万伪军留守大本营。

大军西征之前,成吉思汗因西夏神宗拒绝协助自己西征(也是借口,主要是成吉思汗不信任西夏,担心自己西征,西夏反水,又和金国联合对付自己),对西夏发动了第四次征讨。

这一次伐夏,蒙古军不费吹灰之力,再次包围中兴府。

夏神宗怕死,便弃城逃到西凉府,只留下太子李德旺独守中兴城。

李德旺也怕死,便派使者求饶,表示西夏一定会臣服于蒙古。成吉思汗见目的达到,就卖了面子,撤军回师。

夏神宗见蒙军走了,返回国都。回朝后,他认为西夏“附蒙攻金”并没有捞到好处,还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便大胆改变策略,与金国缓和关系,主动求和。

这本是西夏与金国的一次断臂求生机遇。此时不联合,就再也没机会了。

然而金宣宗这个奇葩却认为西夏竟然协助蒙古打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居然赶走了夏使。

并且,他不与西夏议和就算了,他反而还授意西北金军趁机攻夏,蚕食西夏领土。

结果西夏与金国彻底闹掰。这一原本是西夏和金国联合反攻蒙古的大好机遇,就这么被金宣宗白白错失了。

所以说。蒙古灭夏,靠的既是策略,也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

金国虽然体量大,但昏君连出,这在无形之中缩小了蒙金差距。

但凡金国有个圣君,成吉思汗也不可能在短短数年时间,就逆转双方实力差距。

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得胜而归。

为何只有10万兵力的成吉思汗,敢攻打拥兵百万的金国?

当年,他以西夏拒绝征兵以及故意不纳人质为由(借口,主要夏神宗与金国勾结的事情败露了),兵分两路出击,试图一战铲平西夏。把党项人灭族。

当时的西夏国主是前面提到的李德旺。

金国方面也换皇帝了,变成了金哀宗。

这俩都比他们的父亲靠谱。所以面对来势汹汹的蒙古大军,金夏顺势结盟。

然而前面说了。七年前,成吉思汗西征,金夏不结盟。错失了最后一次反杀机会。现在再结盟,为时晚矣。

故而金夏结盟,并没有改变什么。

金军被蒙古军拖住,西夏只能孤军奋战。

李德旺很清楚,成吉思汗不会再接受自己的投降。因为他不信任自己了。

所以他决定做困兽之斗,集中所有兵力,与蒙古军决战。

这一战,蒙古军10余万,西夏军30万。双方士气都很高。

但结果依然是蒙古军大胜,西夏军惨败。

蒙古军是怎么以少胜多的呢?

总结起来,就是常规三板斧。

首先,蒙古军利用西夏军分兵(夏军在都城中兴府和南部重镇西平府各驻十万人,两府之间的野外再留十万人)的情况,制定了先集中兵力包围西平府,做出假意要攻城的策略,刺激西夏军与自己决战。

第二步,当西夏军行动,增援西平后,蒙古军从西平撤军,在半道设伏,利用弓箭射杀西夏步兵和重骑兵。

第三步,最很辣的绝招来了。

蒙古军并不阻止西夏军前进,而是故意让开大路,放夏军抵达西平府,并进入城内。

当西夏军的伤兵和一部分士兵进城后,蒙古军突然杀出,截断了西夏军队列,并利用箭雨和火攻,阻止城内西夏军杀出。

此时城外的西夏援军兵力不足,不是蒙古军对手,只能退兵。城内守军被堵在城里,又冲不出去。只能眼睁睁看着再次被围。

当西平府的西夏军被围了一段时间后,猛然发现,自己上套了!

城内的粮草本来就不足。现在又涌入了大量援军和伤员。这些人进城后,不仅起不到增援作用,反而还加大了城内负担。

所以一段时间后,西平府的十几万夏军就陷入了惴惴不安当中。

负责守城的西夏太子李德任见情况不妙,担心士兵哗变,下令突围。

然而,士气高涨时,西夏军尚且敌不过蒙古军。此时一帮哀兵,又能有什么作为?

为何只有10万兵力的成吉思汗,敢攻打拥兵百万的金国?

最终,奇迹并没有发生。十几万西夏军开城突围后,先是被蒙古军的箭雨射杀大半,剩下的残兵又被围歼。整场战斗下来,蒙古军的伤亡还不到一万人。

通过这一战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当年的蒙古,习惯于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很少会与对手在战场上死拼。

整个蒙古草原才多少人口?就算一打十,也不够与金国和西夏拼的。

攻克西平府后,成吉思汗认为中兴府的夏军残军肯定不敢出战,便调转方向,亲自率军突袭金国,把关中地区横扫一空,彻底打消了西夏等待金国援军救援的念头。

五个月后,成吉思汗回师中兴府,派人去中兴城内招降。但被西夏拒绝。

又过了一个月,中兴城内粮食绝尽,军心士气濒临崩溃。当时又恰巧遭遇地震,夏末主认为天意如此,便遣使投降。

1227年七月,成吉思汗病死。临死前,他留下遗嘱,要求尽灭党项族。

自此,持续了21年的蒙夏战争以西夏的灭国而结束。

为何只有10万兵力的成吉思汗,敢攻打拥兵百万的金国?

西夏灭亡后,金国独木难支,灭亡正式进入倒计时。只是由于窝阔台、察合台、拖雷三兄弟要争汗位,蒙古主力撤回草原。所以蒙古没有立即攻金。

1228~1230年,金军几次挫败蒙古军,且还有二十多万精锐,占有河南和关中。

但是,金国终究已是大势已去。

因为此时的蒙古帝国,蒙古军加上色目人和其他民族组成的仆从军,高达几十万,且占据着从中国东北到中亚的广大地盘。

论战略,蒙古一直吊打金国。

论战术,蒙古军也优于金军。至少,从来就不弱于金军。

论实力,双方肉眼可见的悬殊差距。

金国唯一还能拿出手的资本,就是经金哀宗重新整肃后,金军的士气还不错。从上到下都有一种与蒙古人决一死战的勇气。

然而,蒙古军从来就不在乎对手有没有决战的勇气。

因为蒙古军有的是办法消磨对手锐气。

自此,蒙古灭金,可以说是泰山压顶。没有悬念了。

为何只有10万兵力的成吉思汗,敢攻打拥兵百万的金国?

1231年,蒙古攻入四川,逼南宋站队。

南宋惹不起蒙古,遂与金国划清界限。

1232年,蒙军在三峰山大破金军主力。

这又是一场神仙仗。15万金军精锐以不胜便成仁的勇气寻找蒙古军决战。

可蒙古军根本就不与金军决战,最后靠着运动战,活活拖垮了15万金军。

金军主力在三峰山全军覆没后,南宋也派兵攻金。

1234年,金哀宗传位于末帝完颜承麟。之后金哀宗在宋蒙联军破城前自缢,完颜承麟冲出城外厮杀,战死。

自此,金国灭亡。

纵观蒙古灭金,蒙古军的厉害之处,不在于骑射本领。要论骑射,党项人和女真人的骑射功夫也不差。

蒙古军真正吊打对手的地方,是他们的战术和大战略。

战术上,蒙古军擅长诱敌深入,以骑兵突袭加包抄侧翼的手段,切断对手退路,反复袭扰对手,绝不与对手近战。通过磨耗,慢慢拖垮对手。

战略上,蒙古人心狠手辣,擅长以屠杀方式瓦解对手心理,迫使对手投降。同时他们还善于利用降兵,让伪军打先锋,减少蒙古兵的无谓损失。

另外,蒙古军在面对强敌时,从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开战后便抢占战略要地,将敌军分割后再逐个击破。

这便是蒙古敢于挑起战端的主观因素。

一言以概之,就是对自己非常有信心。

为何只有10万兵力的成吉思汗,敢攻打拥兵百万的金国?

客观上讲,金国连出昏君,自毁长城,主动放弃基本盘。成吉思汗对金国开战,其实属于顺势而为。

成吉思汗不瞎,完颜永济是个什么尿性,他看得清清楚楚。如果是金世宗在位,他可能还不敢有歪心思。但完颜永济这种废材,他要是都不敢挑战。怕是他自己也会心有不甘。

标签: 成吉思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