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李耳,一个神一样的男人,让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

爱百科 167 0

孔子为了学习周礼,去过东周的都城洛邑。他早就听说这里有一个大学问家,叫做老子,于是特地去拜访他,两人一见如故,聊了好几天,孔子才恋恋不舍地返回鲁国。

弟子们听说孔子见过老子,好奇地打听老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孔子说:"据说世上有一种叫做龙的动物,它本事大,能腾云驾雾,上天入地,只有极少的人能够见到它的真面目。我见到老子,就感觉他像一条龙,他对我说的一些道理,我现在都不能完全理解!"

老子李耳,一个神一样的男人,让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子,名叫李耳,又名老聃。他从小聪明伶俐,好学不倦,喜欢听别人讲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的事情。家里给他请了一位学问渊博的学者当老师。

这一天,老师给老子讲治理国家的道理,说:"君主是代替上天来统治百姓的,百姓必须听从君主的命令,如果不听从,就是违法犯罪。同时,君主也要按照上天的要求来统治,爱护老百姓,不能滥用权力,否则会遭到上天的警告和惩罚。"

老子感到有些疑惑,问老师说:"老百姓不听从君主,我能理解原因,但是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君主不听从上天的事情?上天无所不能,为什么没办法让君主听从命令?"老师一时回答不上来。

晚上,老子问家里人,都回答不了,他不肯放弃,苦苦思考这个问题,竟然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老师教了三年后,感觉到没有能力再教老子了,于是辞职,并推荐他去都城洛邑继续深造。老子接受了老师的建议,去了洛邑读书,经过十多年的勤奋学习,成为了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被周王任命为周朝的图书馆馆长。

老子李耳,一个神一样的男人,让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子利用职务的便利,每天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不断探讨学问,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思想。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统治者不要去干涉老百姓的生活,无为而治,老百姓就能安居乐业。

这一天,老子接到家里的报信,说母亲病危,他马上向周王请假,然后从洛邑赶往一百多里外的老家,等到他回到家,母亲已经去世了。

回想起母亲的慈祥容貌和养育之恩,老子悲痛欲绝,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每天坐在地上发呆。

一个月后,他的身体已经极其虚弱,躺在床上,有气无力。这天晚上,老子突然觉得没有必要为母亲的去世如此悲痛,自己的行为真是太愚蠢了!早上起床后,他饱餐一顿,洗了个澡,蒙头大睡。

仆人感到奇怪,等到老子醒来后,问他说:"主人,您为何一下子就从悲痛中走出来了呢?"

老子回答说:"我是这样想的,一个人有情感,也有理智,情感让我们感觉到悲伤或快乐,而理智让我们聪明地处理事情。母亲生我养我,恩重如山,她去世了,我很难过,这是很正常,但是如果我一直悲伤下去,导致身体都垮了,这恰恰是母亲最不希望看到的,所以我必须用理智来控制情感的泛滥。"

老子为母亲办完丧事后,返回了洛邑。

老子李耳,一个神一样的男人,让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

几年后,周王室发生了一场内乱。周敬王的弟弟姬朝想要夺取王位,发动了叛乱,双方在洛邑城内激烈交战,周敬王战败逃走。

在晋国出兵支援下,周敬王才把叛乱镇压下去。姬朝逃出洛邑时,搜集了一些重要典籍跑了。老子作为典籍管理人员,没有能够阻止这件事情,有失职的嫌疑,为此主动辞职。他早就想过上隐居的生活,逃离世间的纷扰。

这天,老子坐着牛车,离开到处是残垣断壁的洛邑,城外农田荒芜,道路上的士兵却络绎不绝,奔驰的战马,卷起滚滚红尘。老子不由感叹天下无道,百姓遭殃。

老子李耳,一个神一样的男人,让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子准备前往偏僻的秦国隐居,很快到达了函谷关。守关的官员叫关尹,他平时喜欢读书,钻研学问。关尹正在关上巡查,看见道路上的行人中,有一个老人白发如雪,长长的眉毛,下垂到了脸颊。

关尹觉得他不是一个普通人,忙向前打招呼,才知道他就是老子。关尹邀请老子到官舍休息,听说他要去秦国隐居,急忙说:"您是当今世上的圣人,如今您要去隐居,让想要向您请教的人很难找到,您不如把自己的学问写成一本书,流芳千古,造福万代。"

老子答应了,他花了三天时间,写出一本五千字的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取名为《道德经》。他把书交给关尹,很快离开,从此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道德经》里阐发的思想得到流传,逐渐形成道家学派。

标签: 李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