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真正的历史吗?为什么我问身边的人是谁草船借箭都说是孔明?难道不是孙权吗?

爱百科 214 0

明确的说,《三国演义》是不能当做“史书”来看的,从本质上来看,《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一部以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为背景的一部文学作品。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当中,类似于这样的以历史时期和历史人物为背景的小说其实有很多,大多是以《XX演义》或《XX传》为名称。比如《隋唐演义》,《东周列国志》,《杨家将》,《说岳全传》等等都是和《三国演义》类似的“历史演义小说”。

在“历史演义小说”的这个文学领域当中,最著名的大约就要算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了,这部“历史演义小说”非常生动的描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的全过程,非常深刻的分析了“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规律。

这部历史题材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对于一段历史,一段纷乱的,各种人物粉墨登场的,你争我斗的一段时间和空间的“全景式描写”,人物繁多,场面宏大,时间延续近七十年,从东汉一统,到三分天下,再到三分归晋。

在中国的明清两代,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很发达,当然,历史演义小说也很发达,中国的绝大部分历史演义小说或者历史人物演义小说都是来自于明清两代(可以延伸到民国初期)。

既然是以历史为背景和题材的小说,《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历史发展的脉络是很清晰也是和历史的发展脉络相符的。这是历史题材小说的基本规则,离开这个规则的文学作品就不能够称作“历史演义”或“历史人物演义”。比如金庸先生的系列小说,尽管也是有历史背景的的,但其背景和历史的真实之间差异太大,所以只能算是“武侠小说”。

尽管符合历史进程的大的脉络,小说《三国演义》,依然是不能当做史书来读的,只能当做文学作品来欣赏和研究。因为文学作品和史书之间时候本质区别的。我个人认为其本质的区别有两点:

第一,就是主观描述和客观记载之间的区别;史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记载,秉持的是客观“记载”,这种记载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带有记载者本人的主观喜好色彩的。

但是也不尽然,最著名的《史记》和《资治通鉴》都有非常多的主观评论,在这些评论当中作者的主观喜好非常明显,可以说是“爱憎分明”。中国的“历史演义小说”的土壤就在于此——历史是可以以自己的喜好和爱憎来“粉饰”的,由粉饰变成修饰,进而变成带有极其明显的个人主观色彩的“演义”。

《三国演义》就有明显的主观色彩,所谓的“汉室正宗”的观点之下,除了“刘皇叔”其他的诸侯们都是“篡汉”的奸贼,说到最好也得是“奸雄”。进而刘备的所有心腹就都是各个层面“正义和智慧”的化身,刘备本身如此,他的手下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也都是如此。

第二,就是为了突出人物的特点,本领和作用,将历史上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的相同性质的事情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这个毛病直到现在还“阴魂不散”——正面人物不可能有毛病,反面人物必须是满哪都是毛病。

具体到“草船借箭”这个典故,小说《三国演义》当中,为了彰显诸葛亮的过人的智慧,在整个的赤壁之战前前后后,从舌战群儒到做法借东风,甚至是算准曹操兵败华容道,他正好送给关羽一个大人情——诸葛亮就是一个近乎于“妖孽般”的存在。

鲁迅先生对《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进行过评价,我认为非常到位:“诸葛亮多智而近乎妖”。同时对小说《三国演义》里对诸葛亮这个人物的塑造并不赞同:《三国演义》不是历史,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人,演义当中的诸葛亮是神。

鲁迅先生说得非常正确,诸葛亮是中国造神运动的结果,也是封建士大夫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其实,在所有的关于“借箭”的历史记载当中从汉代唐代都有,在三国时期有记载的是东吴的孙权,在《三国·吴书·吴主传》上记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孙权与曹操交战于濡须,“(孙)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一面受箭,箭钧船平,乃还。”

这就是“草船借箭”的故事原型,孙权趁着大雾去打探军情,曹操命弓弩乱发把孙权的船的一侧射满了箭簇,孙权的船体倾斜快要颠覆,孙权连忙调转船头让另一侧也被箭簇射满——箭钧船平,乃还。

这不是“借箭”,这是“找平衡”。当然还有意外收获。

这个故事经过改编,揉进唐朝张巡“草人借箭”的真实事件之后,给诸葛亮编了一个充满智慧和胆量的脍炙人口的“草船借箭”的故事。

唐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安史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各地官军落荒而逃。时任真源(河南鹿邑)县令张巡率军前往雍丘县(今河南杞县)拒敌。张巡遂率千余将士据城坚守

叛变的雍丘令狐潮和叛军李怀仙等合兵四万进攻雍丘,双方血战两个多月,守城部队也由于长久作战用光了箭矢,严重影响守城战斗。张巡对此苦思冥想了很久,终于有了主意。他命兵士扎了一千多个草人,并给草人穿上黑衣,系上绳子。到了晚上,在张巡的指挥下,城头上鼓声大作,兵士缓缓地将草人从城墙上放下去。令狐潮出营察看,借着月光望去,见有不少唐军从城头沿着绳索而下,由此判定张巡乘夜袭营,于是下令弓弩手万箭齐发。城上的唐军士兵不断地把草人放下又拉上,如此这般一直到天亮。此时,令狐潮才发现“唐军”原来是稻草人,但已经损失数万支箭。

几天后的晚上,叛军又看到唐军沿绳索而下,有了上次教训的叛军认定此乃张巡故计重施,遂笑而不备。然而这次,张巡真的命五百兵士从城头顺绳索而下,乘敌不备杀向敌营。叛军大营顿时大乱,士兵死伤无数,令狐潮在慌乱中烧毁营寨,率军撤退十余里,雍丘之围暂时得到了缓解。

这就是张巡“草人借箭”的故事,这个故事有史书记载。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被塑造为“智慧的化身(智多而近妖)”。因此他在《三国志》基础上,将孙权的“以船借箭”的史实加上张巡的“草人借箭”的史实,将其移植到作品中,编成了今天我们耳闻能详的诸葛亮“草船借箭”故事。

小说就是小说,不能当史书来看,因为“演义”类的小说,通常都会把根基史实编造的故事说的跟真事儿一样。不仅“草船借箭”如此,在整个的“赤壁大战”的过程中,为了塑造诸葛亮高大形象而瞎编的故事多得是。

不信,您打开《三国演义》慢慢儿的找……。

标签: 三国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