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事迹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

爱百科 119 0

人们只要提到诸葛亮,就很容易想到神机妙算、料事如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华横溢、舌战群儒,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忠扶幼主、匡扶汉室等等赞誉之词。

如果说,这一切都是罗贯中老先生的妙笔生花,大家又会怎么看呢?

一、三顾茅庐经过太过渲染夸张

提到“三顾茅庐”,大家是否会想到那首诸葛亮出场时的诗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同时,是否也会很容易想到名动天下的“窿中对”吧,说的是诸葛亮未曾出山便知三分天下事。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事迹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

其实,真实的历史没有那么精彩,写得非常简单。权威史书《三国志》仅有五字描写:“凡三往,乃见。”

就这么简单的五个字,刘备便请动诸葛亮出山相助。

二、仪表形象描述虚构

每当诸葛亮出场时,《三国演义》都会有这样的描写: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

晋朝裴启所著的《语林》中,是唯一记载有诸葛亮仪表的史书。书中记载,蜀汉与魏对峙五丈原时,司马懿派细作去侦察诸葛亮的举动。后细作回禀,诸葛亮经常坐一辆简陋的二轮小车,头戴葛布挽巾,手持白羽扇,指挥三军。闻听后,司马懿感叹道:诸葛亮真名士也!

三、“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华容道”均是无中生有

据史料所载,在赤壁大战前后,约十余年的时间段里,刘备没有任命诸葛亮指挥过任何一场作战、率领过任何一支军队。所以,“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华容道”的精彩片段,纯属罗老先生为了烘托主角的感染力而无中生有出的情节。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事迹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

同时,诸葛亮出山之时,刘备还借住同宗刘表处,自己并没有任命军师之类官职的权力。只是在赤壁大战结束不久,刘备借机夺取了荆州的部分地盘,自任荆州牧后,这才任命诸葛亮做了 “军师中郎将”。

四、“草船借箭”、“借东风” 、“火烧赤壁”嫁接他人,“三气周瑜”、“柴桑吊孝”、“舌战群儒”等纯属剧情升华

草船借箭:原为孙权与鲁肃偷窥曹操水寨时,被曹操大军乱箭射退时,无意中发生了“草船借箭”之事。

同时,“借东风” 、“火烧赤壁”等经典剧情,实际上为周瑜的辉煌之作,跟诸葛亮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也是罗老先生为了突出主角诸葛亮的妖孽智慧,才将周瑜的生平力作嫁接到了诸葛亮的身上。

诸葛亮初次出使东吴之时,仅仅是一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而张照、顾雍等文臣均已是江东的重臣,怎么会和诸葛亮这样的无名之士一般见识,那不是自掉身份吗?所以,“舌战群儒”仅是罗老先生的剧情需要。

再说,被称为“曲有误周郎顾”的周瑜,雅量高致、气度不凡、心胸宽阔才是其真实写照。所以,自然就不会发生“三气周瑜”、“柴桑吊孝”等桥段了。

五、七擒孟获夸大事实

对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平定南蛮王孟获时发生的“七擒孟获”之事,史学界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事迹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

因为,真要如此收服人心,一是将会消耗太长时间,外有东吴和曹魏虎视眈眈,诸葛亮的南征大军根本耗不起这个时间。二是那样做的话,是用蜀国将士的生命和鲜血来换取,这样的牺牲未免也太大了。所以,七擒孟获之事是不会发生的。而以蜀国弓弩、冲车、投石车等精良的攻城器械,打破南蛮之地七座木竹城堡可是轻而易举之事。

六、马谡领军数量无限放大

马谡守街亭之时,诸葛亮早已将大军部署完毕。面对魏国张合的突然奔袭,诸葛亮身边最多也就能派出3万兵力,用以拖延魏国的援军。又那里有《三国演义》中所讲的10万大军可用呢。只是令人遗憾的是,马谡并未按照诸葛亮的叮嘱进行当道扎营,而是选择一座小山丘进行驻军,最终导致大败。

对此,大家怎么看?

图片来源网络

标签: 三国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