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为患几十年,为什么戚继光用4000名义乌农民,就彻底解决了

爱百科 75 0

倭寇为患几十年,为什么戚继光用4000名义乌农民,就彻底解决了

戚景通后半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个儿子。

他日盼夜盼,终于在56岁那年,夫人王氏怀孕后,产下一名男婴。

这可真是苍天有眼,求子得子啊。戚景通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

第二日,闻讯前来祝贺的人络绎不绝。

这时,一人走到戚景通身边拱手贺道:“戚兄老来得子,可喜可贺啊,这下可得给孩子取个好名字啊!”

戚景通思忖片刻,说道:“今日天气甚好,一片光明,就叫他继光吧!希望他日后成为一个光辉人物,也希望他继承祖业,光宗耀祖。”

多年后,这个襁褓中的孩子不负父忘,不仅成为一代名将,还将“戚继光”三个字永刻青史。

倭寇为患几十年,为什么戚继光用4000名义乌农民,就彻底解决了

倭寇为患几十年,为什么戚继光用4000名义乌农民,就彻底解决了

为大明立下御侮奇功的戚继光,幼时可让家人伤透了脑筋。

6岁的戚继光,到了习文的年纪,家人一刻也不敢耽误,给他找来了私塾先生。

在先生面前,小戚继光表现得极为认真,可只要先生稍不留神,他就没了踪影。一来二去,先生只好将门上了锁。

方法总比困难多,为了不被困住,戚继光就练就了翻墙术。

先生换了一茬又一茬,戚继光却依然是那个戚继光。

顽皮归顽皮,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是非观在他心里慢慢扎根,他最看不惯的就是恃强凌弱。

一次,城里的官家恶少仗势调戏一名年轻寡妇,戚继光看在眼里,怒在心里。他觉得有必要教训一下这个狂妄之徒。

看看自己瘦小的身躯,戚继光决定智取。

一天,戚继光的伙伴们将恶少骗进城隍庙,早已埋伏在屋顶的戚继光,脱下裤子,对着恶少就撒了一泡尿。

戚继光觉得这样太便宜对方了。于是,经过他多次考察,又启动了另一方案。

这天夜里,在恶少必经之路上,戚继光举起麻袋套住了对方的头,小伙伴们一拥而上,拿着棍子就是一通乱抡。

当恶少摘下麻袋时,戚继光等人早就没了踪影。

倭寇为患几十年,为什么戚继光用4000名义乌农民,就彻底解决了

三天两头就有人上门告状,退休在家的戚景通决定好好管教管教这个不成器的儿子。

为了儿子能成为将才,戚景通每天让儿子“闻鸡起舞”。

为锻炼戚继光的耐力,戚景通规定他每天必须跑十多里路;为锻炼戚继光的臂力,戚景通就让儿子每天举石锁。

练刀剑、跑步、举石锁成了戚继光每日的必修课。

被迫干某事会逆反,可热爱就不一样了。谁都没想到,这魔鬼般的训练,戚继光居然会甘之如饴。

倭寇为患几十年,为什么戚继光用4000名义乌农民,就彻底解决了

戚继光是岳飞的小迷弟,他立志要成为像岳飞一样文武双全的人。

一次, 父亲问戚继光:“岳飞曾说过什么话?”

戚继光回答:“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国家就兴旺。”

父亲叮嘱道:“对,你要终生记住这句话,认真读书,苦练武艺,才能为国立功,干一番大事业!”戚继光连连点头。

十五六岁的戚继光,武艺已十分了得,能在奔驰的马上,拉弓搭箭,直中目标。

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衰老相伴而生。

嘉靖二十三年,由于常年征战,72岁的戚景通积劳成疾,卧床不起,便交代戚继光立刻入京办理袭职手续。

刚满17岁的戚继光踏上了入京之路,也开启了戎马一生的生涯。

倭寇为患几十年,为什么戚继光用4000名义乌农民,就彻底解决了

有机会施展抱负了,戚继光怀着激动的心情,办理了袭职手续。

可足足等了两年,戚继光才被正式分派,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

向往建功立业的戚继光,被这盆冷水浇得透心凉。

倭寇为患几十年,为什么戚继光用4000名义乌农民,就彻底解决了

嘉靖二十七年,转机来了,朝廷抽调卫所士兵去蓟门戍守,防卫鞑靼骑兵入侵京城,戚继光就在抽调的范围内。

可迟迟未见战事,戚继光每天除了练兵,就是习武,日子久了,难免会感到乏味,闲来无事时,就写了一本《备俺答策》递交朝廷。

过了许久,也没见朝廷回复,又恰逢武举考试,戚继光二话没说,直接报名山东乡试。

已经有官职了,戚继光为何还要参加武举考试?

明代中后期,外敌肆虐,边防越来越虚弱,朝廷重武举,轻世袭。戚继光想凭借自己的本事求取功名,成为一名真正的将领,建功立业。

22岁的戚继光,以普通人的身份,凭借娴熟的武艺和精妙的箭法,中了乡试武举。

倭寇为患几十年,为什么戚继光用4000名义乌农民,就彻底解决了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汗率兵十几万进犯大同,直逼京师,此时戚继光正巧在北京参加会试,机会就是来得这么突然。

有现任军职的戚继光不但主动请战,戍守九门,而且积极上书,朝廷也采纳了他的御敌方策。

这次战争持续不长,但戚继光出色的军事才华得到了朝廷认可,并被记录为“将才”。

兵部主事计士元在推荐书里,这样评价戚继光:“留心韬略,奋迹武闱。管屯而俗弊悉除,奉职而操持不苟。”

这一年,戚继光23岁。

如果说“庚戌之变”只是牛刀小试,那么三年后,戚继光抗倭,就是施展抱负的真正开始。

倭寇为患几十年,为什么戚继光用4000名义乌农民,就彻底解决了

嘉靖三十二年,26岁的戚继光升任署都指挥佥事,专门防御山东海上倭寇。

与前几任的摸鱼官员不同,戚继光刚一到任,就开始调查地形,巡视海防,甚至还拜访了一些参加过抗倭战争的士兵,详细询问倭寇的活动规律与作战特点。

倭寇什么时候会在哪里登陆、排兵习惯与联络信号、兵败后会使什么计策脱身……

除了充分掌握倭寇的知识外,戚继光也对海防积弊进行了革新。沿海每15公里设一个驿站,驿站中间设烽火台,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防备倭寇偷袭。

这两年多看似无聊的日子,为戚继光在日后抗倭实战方面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倭寇为患几十年,为什么戚继光用4000名义乌农民,就彻底解决了

就在戚继光在山东静等倭寇来袭的同时,浙江的倭寇肆虐猖獗,抗倭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

这种情形下,戚继光被朝廷调往浙江。后经浙江总督胡宗宪举荐,戚继光受命担任参将,分别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地。

多年的准备,就为此刻的到来,戚继光终于踏上了自己向往已久的建功之路。

没多久,倭寇来袭,龙山所一战,明军人数大于倭寇十倍数量,却被倭寇打得阵脚大乱、抱头鼠窜。

戚继光参与了几次抗倭之战,每次都被气个半死。可生气归生气,在战后,戚继光都会思考总结。

几次复盘之后,戚继光认为:教兵之法,练胆为先;练胆之法,习艺为先。

倭寇为患几十年,为什么戚继光用4000名义乌农民,就彻底解决了

戚继光思虑再三,决定练就一支精兵劲旅。

可他刚一开口,就遭到了部下的强烈反对:“我常听人说,江南人柔弱,练不出精兵!而且之前也有人练过兵,也没出什么效果!”

戚继光有些激动:“我认为这是偏见,这么大的浙江,怎么可能没有勇士?况且兵贵在练,不练是出不了精兵的!”

他不顾别人的反对,毅然上书,并向上级做出保证:“诚得浙士三千,亲行训练,比及三年,足堪御敌。”

上级应付地拨给他三千士兵。戚继光亲自操练这些士兵,操练之法他早已成竹在胸。

一年半后,这些士兵对阵倭寇时,一改临阵脱逃的习惯,不仅奋勇杀敌,而且连续歼灭了倭寇多个巢穴。

至此,嘉靖三十八年入侵温州、台州两地的倭寇,被全部消灭。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戚继光一直在浙东前线英勇奋战,成了远近闻名的一名勇将。

倭寇为患几十年,为什么戚继光用4000名义乌农民,就彻底解决了

这支队伍虽在戚继光的带领下,打了多场胜仗,但戚继光深知,他们身上沾染的明军恶习已经根深蒂固。抗倭之路,任重而道远,这支队伍无法承担如此重大的使命。

于是,戚继光决定招募新军,创立一支像岳家军一样军纪严明的戚家军。

倭寇为患几十年,为什么戚继光用4000名义乌农民,就彻底解决了

通过戚继光的观察,以及多年的作战经验,他认为以客军抗倭不是长久之计,用民保民,而且是当地人民,才是硬道理,因为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誓死保卫家乡的决心撼动着戚继光的心。

从浙江哪个城市募兵?一时难住了戚继光,直到他看到了一场民间械斗。

一个叫施文六的永康盐商,听说义乌有一座八宝山,便猜想山里一定有金矿、银矿,便带着家乡一百多人前去采矿。

义乌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为保卫家乡山水,上山将施文六等人团团围住。

见情况不妙,施文六等人撒腿就跑。可几个月后,施文六又带了一千多人来,强行开采。

义乌人民不满,前去谈判,未果,就发生了械斗。这起冲突中,施文六等30多人被杀死,义乌人民收回了八宝山。

永康人民知道后,纠集了3000多人前去义乌报仇,直接在八宝山上打出旗帜,占山为王。

义乌人民当然不愿意了,手拿刀枪、农具,一起冲上八宝山,不论男女老幼一同上阵,父亲伤了儿子替,哥哥死了弟弟上。

这场历时四个月的械斗,义乌人民誓死保卫家乡的精神,极大震撼了戚继光。

他心想,这不正是士兵该具备的无畏品质,军队需要的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吗?

戚继光立刻前往义乌招兵,这支由农民、矿工为主的4000人军队,就是戚家军最初的队伍。

倭寇为患几十年,为什么戚继光用4000名义乌农民,就彻底解决了

戚继光着重训练士兵们的近身武力值,并因地制宜,创造了鸳鸯阵法。兵器长、短相接,矛、盾紧密结合,阵型灵活多变。

与戚家军多次碰面后,倭寇伤亡惨重,为躲避戚家军,倭寇采取了你来我跑的方法,转而进攻其他地方。

一会支援这里,一会支援那里,戚家军忙得不可开交,在台州更是九战九捷,令倭寇闻风丧胆,再也不敢进犯台州。

戚老虎的威名就此传开,戚家军也名震天下。

倭寇为患几十年,为什么戚继光用4000名义乌农民,就彻底解决了

从山东抗倭到仙游一战,十四年的时间里,戚继光的足迹踏遍了山东、浙江、福建、广东沿海。

他率领的戚家军更是成了倭寇的克星,多年来滋扰沿海诸省的倭寇终于被荡平。

倭寇为患几十年,为什么戚继光用4000名义乌农民,就彻底解决了

南方的倭乱一平,北方军事防御的漏洞日渐凸显。明政府任命戚继光总管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军务,管制四镇。

戚继光上任后,考察了边塞详情,发现南方那套战术根本无法应用于北方。鉴于北方的地形、蒙古以骑兵为主力,戚继光创立了车兵、骑兵、步兵三军联合作战的新战术。

除此之外,戚继光还上书朝廷,希望加固长城进行防御,并呈上了具体的修建图纸。

隆庆三年,41岁的戚继光在黄沙漫天的边塞,亲自督建长城。经过两年多的施工,隆庆五年秋,东起山海关,西至镇边城的一千多公里边防线上,屹立起了一道钢铁防线。

戚继光镇守北方的十年间,与蒙古骑兵交战,五战五胜,朝廷为了嘉奖他,升他为少保兼太子太保,这也是明朝武将的最高荣誉。

这让人不由得想起他的一句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曾在文章里写道:务必做好官,敢于进取,而他利害劳顿,皆不屑计也。

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这个志向。

. END .

【文| 着陆的兔子】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河南第一“懒人”杨锁到底有多懒,23岁时活生生把自己饿死了

33岁生日写给自己,一个土家族人离开老家的第24年

标签: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