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诈称奉唐玄宗旨意率领部队讨伐逆臣杨国忠。他率领各族骑兵、步兵十五万,半夜行军,黎明吃饭,一天前进六十里。天下太平的日子长了,人们不懂战争,听到安禄山叛乱爆发,朝廷一片动荡惧怕。【注:本朝也已经有40年左右没有打仗了,实战经验与其他几个国家相比可能有些缺乏,演习毕竟与实战大不同。】
当时的宫廷警卫部队居然都是由集市商贩组成的,只得打开皇家仓库拿出绫罗绸缎召募兵卒。于是先后任命高仙芝、封常清等人为大将抵抗。
安禄山一路进军攻城掠地,封常清布置从苑西断墙缺口上砍伐树木堵塞道路后就逃走了。封常清防守失败后,只跟几个人逃到陕郡,高仙芝率兵守卫陕城,随后都丢盔弃甲向西逃到潼关,因为害怕安禄山追赶上来,互相践踏而死的士卒充塞道路。潼关眼看也将守不住,唐玄宗不得不逃往西蜀避难,太子李亨把平叛部队召集到灵武设防……【注:真正打一仗才能暴露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涤荡人心。通过安史之乱才发现唐玄宗时期的唐军其实已经成了绣花枕头,弱不禁风。】
安禄山占领东京洛阳城后,“见宫阙尊雄”,抑制不住地想当皇帝。在第二年正月初一,他指挥洛阳耆老僧道劝进,自称雄武皇帝,国号大燕,定都洛阳,年号圣武。
安禄山、史思明势力与唐军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战争,直至穷途末路。唐朝因安史之乱打了八年内战,国力大减,从此由盛转衰。
1925年,日本学者桑原骘藏考证出安禄山是康国出身的粟特人。其后伊朗学专家亨宁(W.B.Henning)进一步指出,禄山,或荦山,为粟特语Rokhshan,是光明的意思。这一观点被大部分学者所支持。
历史学家荣新江指出安禄山信仰拜火教。他说:“安禄山自称为‘光明之神’的化身,并亲自主持粟特人聚落中群胡的祆教祭祀活动,使自己成为胡族百姓的宗教领袖。他利用宗教的力量来团聚辖境内外粟特胡众,利用‘光明之神’的身份来号召民众。大量蕃兵胡将追随安禄山起兵反叛,不能不考虑‘光明之神’感召的精神力量。”
【注:唐朝到了唐玄宗时期,引进中原的外族人口数量已经相当可观,而且朝廷内部一些高官为打压汉族,对外族加以重用,为安禄山、史思明等人筹谋叛乱打下了良好基础。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势力与唐军打了八年仗,差一点把唐朝灭掉,这个势力是相当大的,为唐朝末期多个外族在中原建立国家、分裂成为五代十国埋下伏笔。安史之乱之前的唐朝人口约在5000万左右,因多年战乱人口大减,安史之乱结束后人口大概已经下降到不足1700万。面临内忧外患,唐朝军队的战线不得不全面收缩,遍布全球的唐朝势力也不得不退出中亚等地区。】
【今古奇谈,闻所未闻,甲骨密码微信公众号:jiagumima】
标签: 唐朝由盛转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