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隋唐时期长孙无忌不让吴王李恪当太子?

爱百科 109 0

长孙无忌只是不愿意吴王李恪做太子,但说他不让李恪做太子则未免太抬高长孙无忌的地位和影响力了。其实最根本的还是李世民不让李恪做太子,而李恪从身份上来说也实在不是太子人选,有李治在,怎么能轮到李恪来做太子?除非李治也来个谋反或者夺储。

为什么隋唐时期长孙无忌不让吴王李恪当太子?

李恪是李世民的第六子,其母为隋炀帝的女儿杨氏。就这个血统来说,李恪倒是挺高贵的,身上有两朝皇室血统,但这并不是李恪的加分项。实际上李恪还有另一个身份让他与太子之位始终差了那么一点,那就是他只是李世民的庶子。那时候沿用下来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庶子能成为太子也不是没有可能,要么李世民没有嫡子可以选择了,而这是不成立的,因为虽然李承乾意图谋反,李泰有谋储之心,但是还有一个仁弱的李治;要么就是李恪能力相当强悍,能让嫡子甘拜下风,能让朝中大臣甘心追随,比如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本来只是李旦的第三子,而且还是庶子,而在他之前,李旦还有嫡长子李成器和庶长子李成义。但是李隆基还是成为了太子,原因就在于李隆基在做临淄王的时候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铲除了韦后集团,然后扶立李旦复位,可以说李隆基是睿宗朝最大的功臣,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成器主动让出了太子之位。但李隆基的成功基本是不可能复制的,至少李恪并不能。

为什么隋唐时期长孙无忌不让吴王李恪当太子?

史书上记载李恪有文武才,说的相当的笼统,并没有具体的事例来佐证,反而有李恪曾因犯错受到过处罚的记录。有一点肯定的是,李恪并没有为帝国立过什么了不得的大功,能让李世民想要立李恪为太子。当然史书上确实有李世民想立李恪为太子的记录。《旧唐书》一句话带过,就是说李世民想立李恪为太子,但是长孙无忌固谏乃止。

到了《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就有了两人的一段对话,大意就是李世民觉得李治仁弱,很担心治理不好国家,于是对长孙无忌说李恪和自己很像,可以立为太子,但是长孙无忌固争,李世民就问长孙无忌是不是因为李恪不是他的外甥所以才不同意,但是长孙无忌以李治仁厚,易储是大事来应对。最终李世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为什么隋唐时期长孙无忌不让吴王李恪当太子?

按理说,当时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的对话应该是只有他们两人知道,这样秘密的大事怎么可能传出去,而被记载在史书上?况且李世民如此精明强干的一个人如果真想立李恪为太子,又岂会找长孙无忌商量?毕竟无论如何长孙无忌都会站在亲外甥那一边的。即便真找了长孙无忌询问,也不可能只找长孙无忌一个人来商量这件事。毕竟易储是大事,李世民想换人,就会放在朝堂上来商议或者找几个宰相来商量,比如当初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的时候,就是拿剑逼着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几人同意的。

还有一个例子也可以说明一些事,李世民曾想搞封建制,但是众多大臣都不同意,但李世民还是一意孤行,当时这件事僵持了很久,出动了很多人来劝李世民,甚至已经出嫁的李世民的嫡长女长乐公主(当时是长孙无忌的儿媳妇)也被长孙无忌搬出来进宫说服李世民,经过很长时间李世民才终于打消了封建的想法。

为什么隋唐时期长孙无忌不让吴王李恪当太子?

我们再来看李世民想立李恪为太子这件事,当时李世民就只是和长孙无忌提了提,长孙无忌表示反对后,李世民就罢休了,这很不符合李世民的性格。实际上李世民压根没有想过让李恪来做太子,他之所以对长孙无忌表示想立李恪为太子,不过是出于对李治的担心,李治在李世民眼中太过仁弱,很难将帝国带往高处,所以李世民就对长孙无忌发发牢骚,相当于一句玩笑话,所以长孙无忌一阻止,李世民立刻就不再提这件事了。

倘若李世民想立李恪为太子,单凭长孙无忌一人之力是劝阻不了的。当然李世民并不想让李恪做太子,除非他不要三个嫡子的命了。所以不让李恪做太子的并不是长孙无忌,而是李世民。长孙无忌充其量只能说是不愿意李恪做太子。

标签: 唐朝李恪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