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悲情的皇子李恪,因为血统被孤立,祸从天降使其喊冤而死

爱百科 99 0

有人说,投胎是个技术活,起点是命运无法跨越的沟壑。有时候,出身就像一只未知的魔手,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的命运。

大唐皇子李恪的出身不能说不高贵,出生在豪门中的豪门——老爸是唐太宗李世民,老妈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李恪一身融合了隋唐两朝最高贵的血液,但这幸也意味着大不幸,注定了他无法自由选择的配角命运。

唐朝最悲情的皇子李恪,因为血统被孤立,祸从天降使其喊冤而死

剧照李恪

在那封建礼法至上、唯血统论的时代,有着“立嫡不立庶”的宗法制度,李恪是非嫡出的庶子,再说他的身上有着摆脱不了的隋朝阴影。李家的江山是从杨家夺过来的,李唐的功臣不乏杨隋的叛臣,李恪微妙的血统和敏感的身份只会让他们忌惮,注定了李恪只能与皇帝宝座失之交臂。

想想看吧!如果流着“人民公敌”隋炀帝血液的李恪接班当了皇帝,一朝天子一朝臣,指不定就来个秋后算账。因此尽管李恪文武双全,人品好,能力、声望、人缘都远胜唐太宗的其他儿子,《旧唐书》说他“善骑射,有文武才”。《资治通鉴》也说:“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皆以才高辩悟。”就连唐太宗都多次在人前夸奖李恪“英果类我”,但血缘的关系已经基本上把李恪排除在了皇位候选人之外,注定了他在立储之争中只能被边缘化。

唐朝最悲情的皇子李恪,因为血统被孤立,祸从天降使其喊冤而死

剧照李恪

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唐太宗在处理了争抢皇位的太子承乾和魏王李泰后,选定嫡子晋王李治为接班人,但他一度非常后悔这一选择,据《新唐书》记载:唐太宗曾想废掉生性懦弱的李治,改立众子中跟自己性格最像的李恪。

结果,以国舅长孙无忌为首的一些重臣以“立嫡不立庶”的理由大投反对票,唐太宗怒问自己的大舅子:“朕的娃儿里面,李恪是最像朕的。你反对他当朕的继承人,是不是就因为他不是你的外甥?”但长孙无忌振振有词地反驳说:“第一,李治性格宽厚仁慈,最适合当一名守成之君。第二,接班人是国家根本,哪能说废就废、说立就立?”掰了半天手腕,最终,唐太宗还是没争过老辣的长孙无忌等人,无奈少数服从多数,维持李治为太子的现状。

唐朝最悲情的皇子李恪,因为血统被孤立,祸从天降使其喊冤而死

剧照李恪

对此,毛主席在读书笔记中写下这样的批语:“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尽管为外甥李治争得了皇帝第一顺位继承人的资格,但从那以后,长孙无忌还是种下了心结,他认定李恪是其“长孙帮”的大敌,因为尽管李恪落选皇位候选人,但以其天纵英才的能力来说,并不能保证他将来不会砸李治的场子,要是哪天李恪一时心血来潮,登高振臂一呼,那天下是谁的还真不好说。考虑到枝强干弱,为了让外甥李治的屁股坐得更稳当些,无论在公在私,找茬干掉对李治威胁最大的李恪成了长孙无忌的心病。

唐朝最悲情的皇子李恪,因为血统被孤立,祸从天降使其喊冤而死

网络图片李恪

就在长孙无忌苦恼抓不住李恪的小辫子时,一个绝好的机会从天而降。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十一月,唐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和驸马房遗爱阴谋发动宫廷政变,结果东窗事发。几年前,高阳公主与玄奘的高徒辩机和尚闹起绯闻,这事被曝光后,辩机被腰斩。情郎丧命,高阳公主相当不爽,进而对社会产生仇恨心理。

唐高宗李治上位后,高阳公主和驸马房遗爱拉上一些与李治关系不太“和谐”的大臣打算造反,可惜保密工作做得不到位,还没等他们动手,就被人给告发了,参与的人都蹲了监狱。长孙无忌趁机开展大清洗运动,准备借此机会除掉绊脚石李恪,于是他给房遗爱做思想政治工作,威胁他要想争取宽大处理就得把李恪拉下水。房遗爱贪生怕死,幻想着可以戴罪立功,一狠心就阴了李恪,诬告李恪也是同案犯。

唐朝最悲情的皇子李恪,因为血统被孤立,祸从天降使其喊冤而死

剧照李恪

闭门家中坐,祸患也能从天而降。在长孙无忌黑手的操纵下,李恪从堂堂的皇亲国戚,变成“篡党夺权”的乱臣贼子,成为他砧板上的鱼肉!李恪欲诉无门。永徽四年(653年)二月初二,李恪被杀,生命定格在三十四岁。

这是个无比悲剧的事件,历史的长河在这里打了个深深的旋涡!《旧唐书》为其鸣不平说:“海内冤之。”天下人都为李恪叫冤,他可以说是大唐三百多年中最悲情的皇子。

唐朝最悲情的皇子李恪,因为血统被孤立,祸从天降使其喊冤而死

剧照李恪

李恪的人生就是个悲剧,从表面上看,李恪的死在于他对掌权的“长孙帮”的利益构成了威胁,他的优秀成了被攻击的“原罪”。可从深层次上看,他的死是由于他的前朝血统、当时外戚势力的过度膨胀以及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中嫡尊庶卑的观念。

正如胡彦斌《葬英雄》所唱:“物换星移,这青史谁来留名?不要恨,生不逢时,天要灭你,轮回早已注定。”李恪的悲剧命运,在他出生时似已注定。

标签: 唐朝李恪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