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故事「诸葛亮的《诫子书》」

爱百科 118 0

家风家训故事「诸葛亮的《诫子书》」

诸葛亮(181~234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其“空城计”的故事广为流传,被世人誉为智慧的化身。其实,诸葛亮的教子智慧也很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学习,这主要反映在他的3封家信中:《诫子书》《又诫子书》《诫外甥书》。

其中最为著名的《诫子书》是这样说的:

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来修身养性的: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来使自己品德高尚。不清心寡欲,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不能够实现远大的理想。要学得真本事,一定要让身心处于宁静的状态。人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功夫,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坚定的意志,学业也无法成功;过度享乐,无法振奋精神;冒险急躁,也不能陶冶性情。岁月虚度,志向消磨,这样的人最终只会像枯枝落叶一般残败凋零。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只能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中,那时真是后悔莫及啊!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中年得子,他病故时,儿子只有8岁,《诫子书》中说的这些话,他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但《诫子书》寄托了父亲对幼子的殷殷希望,教导他在自己的一生中能恪守平静、节俭的品德,不断修身立志。

这封信中最有名的两句话,就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过去大户人家厅堂上,往往以此为联悬挂自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大概就是诸葛亮希望子孙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的家风。

或许是考虑到儿子长大后必然有社交生活,诸葛亮又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主要是告诫儿子,朋友聚会可以饮酒,但不能过度,一方面是指自己不要过度,一方面也要让朋友不要过度。饮酒,要相互体谅而不要比拼酒量。

诸葛亮专门就饮酒问题给儿子写信,或许是因为他看到,在那个时代因饮酒过量而误事,甚至酿成大错的事例太多了,如《三国演义》中提到的就有不少:曹操醉酒斩刘馥、张松醉酒泄天机、典韦醉酒丢双戟、张飞醉酒丢性命等等。

除了自己的儿子,诸葛亮也很关心家族中其他晚辈的成长。他给自己的外甥庞涣也写过一封语重心长的信。告诉外甥,要志存高远,要“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这封信今天给我们的启示至少有二:

是立志固然重要,立什么志或许更重要。所立的志,要符合这个孩子的天分和内心的真实愿意,否则只会沦落为不切实际的“豪言壮语”。

二是人一定要与他人接触,做事情。这或许是因为诸葛亮已看到不少官二代”“富二代”变成了“三不”型子孙。所谓“三不事,不敢做事,不会做事,只能是坐吃山空,耗尽祖产。

家训格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标签: 诸葛亮诫子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