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外交家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历史故事

爱百科 123 0

他是一名优秀的外交家,有着一段传奇的经历!身处异国他乡征用邻国兵马,绝地反击,歼灭中天竺军队。

外交,作为一个国家惯用的交际手段,不仅能够维护国家自身利益,更能促进国家发展、宣扬国威等等。而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外交官,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位不仅外交成绩优秀,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唐代外交家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历史故事

王玄策像

王玄策,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官员、外交家,数次出使印度。 曾任融州黄水县令,后升任朝散大夫。 作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家,他曾三次出使天竺(也有争议说是四次),促进了两国文化的交流。而他的功绩不止于外交方面,而是身处异国的他竟然向邻国借兵后大获全胜,可谓是战绩辉煌。

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一带,在当时,印度分为五个国家,分别是:中天竺、东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在这五个国家中,要论实力当属中天竺,中天竺的戒日王尸罗逸多自然不会甘于只领导自己这一亩三分地,而是把目光放在了其他四个天竺国上。在实力的碾压下,尸罗逸多打败了其余四国,并统一天竺,建立了摩揭陀国。

天竺虽然被统一了,但是一个国家的发展仅仅靠这些还是不够的,聪明的戒日王向唐朝频频示好,并向唐朝献上奇珍异宝。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派出正使李义表、副使王玄策以及随从二十余人送戒日王的使节回天竺,这也是王玄策第一次出使印度,就此,中国和天竺戒日王通好。

唐代外交家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历史故事

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命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加上随从一行三十人第二次出使天竺。一行人风餐露宿、跋山涉水,眼瞅着就要到目的地了,但是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戒日王尸罗逸多暴毙,新王阿罗那顺篡位,一时间天竺国内大乱,分崩离析,各自为政。阿罗那顺可没有戒日王的远见,又加上本就得位不正,心虚的他派了2000兵将伏击使团,不仅掠夺了王玄策带来的礼物,更将王玄策带来的随从尽数杀死,并扣押了王玄策、蒋师仁二人。

王玄策对此十分愤慨,是越想越气,找到机会带着蒋师仁便偷偷逃离了监牢。逃出生天的王玄策并没有急着回到大唐,而是做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发檄文,借兵复仇!

随后,他便一路向泥婆罗国而去(今尼泊尔)。历经磨难,终于来到泥婆罗国,说服了泥婆罗国国王,借到士兵7000人,向有着联姻盟国的松赞干布借兵1200人,又向大唐的各藩属国召集士兵万人。王玄策自任为总管,蒋师仁为先锋,一路奔向天竺。虽然王玄策带领的这支军队是临时凑的,但是实力却不容小觑。王玄策首先遭遇的就是天竺的象兵,这象兵就是士兵骑着大象冲锋陷阵,阿罗那顺对于自己的象兵那还是很有信心的,在他想来,只要他扔出这张王牌,那敌人岂不是不堪一击。就在他以为胜利就在眼前之时,没想到,王玄策竟然使出“火牛阵”击溃了天竺数万名象兵,剧情的大反转让阿罗那顺惊掉了下巴。眼瞅着自己最为骄傲的王牌就这么被人家端了,他是又惊又怕,赶忙躲到城中,命人紧关大门,说啥就是不出来了。

唐代外交家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历史故事

面对此情景,王玄策并未放弃。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什么火攻呀,云梯、抛石车啥的,各种办法各种来,就在王玄策如此这般的努力了月余,终于是攻破了城池。没有了阻碍,王玄策率兵一路追去,斩杀天竺士兵3000余人,被溺死的也有一万余人,俘虏一万余人。

阿罗那顺早就无心再战,慌乱的逃回中天竺。王玄策率兵又奔着中天竺追去,阿罗那顺原本以为中天竺的士兵还有再战之力,没想到还是被迅速击溃。不甘心的阿罗那顺逃去东天竺,请求东天竺王尸鸠摩出兵援助,却被王玄策和蒋师仁来了个包抄,阿罗那顺被俘,其部下尽数被杀。阿罗那顺的妻子不甘就此投降,拥兵数万,据守在乾陀卫江,但可惜还是被蒋师仁率军攻破,俘获阿罗那顺的王妃、王子、还有其余一万多人,牛马牲畜三万余,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而原来借兵给阿罗那顺的尸鸠摩也被这一结果震惊得无以复加,赶忙献上牲畜珍宝以示臣服。

唐代外交家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历史故事

贞观二十二年,王玄策将阿罗那顺及其妻子,儿子,还有其余俘虏、牛马牲畜一并带回长安献俘。

唐太宗对于王玄策没有请示便私自行动加以追责,而是对他进行了封赏,晋升他为朝散大夫。

除了在军事方面的贡献外,王玄策在其他方面里历史功绩包括:

(1)开通道路

王玄策开拓了从西藏通向印度的路线。王玄策是西藏——印度路的主要开拓者。西藏——印度路的开通,促进了唐朝和五天竺国的友好往来及文化交流。

(2)改进制糖

唐太宗派王玄策出使天竺(印度)。王玄策在印度摩伽陀(摩揭它)国取制糖法,并且带回了制糖工匠,唐太宗下诏扬州送上诸蔗,用此法制作的糖,其颜色味道品质远超过西域制的糖。

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王玄策奉唐朝皇帝的命令从印度带来10位制糖专家,利用“竹甑法”制出了颜色较浅亮的精沙粒糖。这种印度沙粒糖的梵语名称是“sarkarā”,时人音译为“煞割令”。自此,天竺制糖法在中华神州落地生根,为当时的人们带来了经济收益,而印度的制糖技术也在新的环境、新的理念下获得富有想象力的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蔗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社会各界对他的人物评价:

美国汉学家Edward Hetzel Schafer曾赞扬称“王玄策是一位精明强干的使臣”

中国唐史学会理事陆庆夫曾赞扬称“王玄策是中国唐代杰出的外交家”

标签: 唐朝历史人物故事事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