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三星堆青铜树的图腾文化渊源

爱百科 176 0

  略述三星堆青铜树的图腾文化渊源(BSBQ105)

  三星堆青铜树,目前断代为夏代晚期文物,是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当中的重器,是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级文物。三星堆青铜树作为古老的艺术精品,其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其中包含了哪些图腾文化渊源?目前主要有几说,包括扶桑树说、建木说、若木说、社树说、龙树说等等。本文结合华夏部族早期文化记忆与三星堆青铜树组合器的细节特征,尝试给出一个更加精确的参考答案。

  1、华夏部族早期文化记忆中的系列神树。

  在华夏部族早期文化记忆中,不只一棵神树,而是有系列神树。

  后人熟知的远古神树有扶桑树、建木、若木等等。扶桑生十日,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日中有金乌鸟。建木在都广,日中无影,风吹不响。若木在西极,是一棵红枝红花的大树,树上有帝江鸟。后人不熟悉的远古神树有寻木、三桑等。后人只知其名而不知其名实际源出于远古神树的有苍梧、桂林等等。

  三星堆遗址位于蜀地,而在华夏部族支系的早期蜀文化记忆当中也有神树。文献记载的蚕丛、柏灌,一般理解为蜀地的早期部族首领,笔者认为蚕丛、柏灌既是部族首领名称也是部族图腾名称。蚕丛是神树,蚕虫是树上的神虫。柏灌是神树,柏鹳即小白鹭是树上的神鸟。蜀文化记忆中的蚕丛就是中原文化忆当中的扶桑树,蜀文化记忆中的柏鹳就是中原文化记忆当中的玄鸟。简言之,秦汉文献当中的古蜀五帝可以远溯到父系氏族社会时期,远非近现代学界所认为的周代可以尽括。

  从照片看三星堆青铜树中间就是一根长长的金属管,它的真实身份及它的象征意义还得根据三星堆青铜树组合器的其它部件的细节特征来作出判断。如果可以判断出青铜树上站的是什么神鸟,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青铜树是什么神树。如果树上站的是金乌鸟,这棵树就是扶桑树。如果树上站的是柏鹤小白鹭,这棵树就是柏灌树。

  2、三星堆1号青铜树的图腾文化来源。

  三星堆遗址2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残片,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八年辛苦努力组装出八件青铜树,其中1号青铜树、2号青铜树最为著名。

  三星堆1号青铜树高达394厘米,树上站满青铜鸟,这些青铜鸟的原型到底是什么神鸟?笔者先查了乌鸦、白鹭、杜鹃等的图片,均不象1号青铜树上的青铜鸟。三星堆1号青铜树上的青铜鸟是典型的鹰眼鹰嘴,与其它鸟类的外形差异较大。

  那么长江黄河流域的常见鸟中哪一种与三星堆1号青铜树上的青铜鸟更像呢?我突然之间想到鹞子,即鹞鹰、雀鹰,是中国各地尤其西南地区比较常见的一种猛禽。小时候家里曾放养小鸡,放学回来就听说我家鸡娃被鹞子刁走了,虽然没有看见,心底也是害怕。前几年笔者曾亲眼看见一个鹞子从空中扑到树上抓走一只小鸟,然后树上的其它鸟才反应过来惊惶逃窜。

  鹞子是很厉害的,鹞子与青铜树有什么关联呢?鹞子古称鸱,常与枭并称。在华夏文化记忆中,远古时期有一座神山名叫三危山,山上有三青鸟,也有鸱鸟。三危山,实际是三桅山、三桅神树。其地理原型大致是一峰三脊的高山,三脊即三青鸟。西脊末梢一坝坎,存桅杆坪之名,后人莫知由来。

  再结合三星堆1号青铜树底座的细节来看,资料显示的情况是,底座之上为三山相连状,山上有云气纹。这就是三危山。

  再结合三星堆1号青铜树一侧援树而下的神兽细节来看,现在正式的资料介绍是马面龙首,而笔者看到的是鸟目鸟嘴长羽,这应是三危山三青鸟之一,另一只青鸟被安装到2号青铜树上去了,第三只青鸟大致没有从文物残片中找到。

  三星堆1号青铜树原来铸造组合的面貌,即三危山的面貌,大致包括底座、三山连状树基、树干、援树而下与三山相连的三青鸟、及树上的鸱鸟。

  3、三星堆2号青铜树的图腾文化来源。

  三星堆2号青铜树的底座之上、树干之下跪着三个人,跪着的人与远古时期哪一种神树有关?在华夏文化记忆中,远古时期有一棵神树名叫三桑树。三桑树很高,却没有枝条。三桑树的西侧有人跪地勾丝劳作,跪者的西侧有一个大脚踵。小地名大树子,后人以为曾有松柏之类百年大树,未料其数千年来历。

  三星堆2号青铜树下跪人残貌像是祭祀崇拜模样,

  其实原貌是勾丝劳作形象。

  三星堆2号青铜树跪者背后、树基之上有三个镂空的汉字壶字。三桑树与壶字到底有什么关系?事实上现在已经找不到任何文献线索,既然其西有人跪地勾丝,则或其东有个壶字,本文不作细考。

  三桑无枝。三星堆2号青铜树上的树枝大致属于其它青铜树,被误装到了2号青铜树。

  三星堆2号青铜树上的青铜鸟也是鸱鸟的造型,属于三危山,不属于三桑树。

  三星堆2号青铜树原来铸造组合的面貌,即三桑神树的面貌,大致包括底座、树基、树干、跪人,没有树枝及鸟。

  4、结语。

  三四千年之前的古人留在地下的艺术品,后人能够遇见,已是莫大的福份。后人还能将一大堆青铜残片拼凑成形,再现令人惊叹的光彩,更是莫大的福份。亲眼看见三危山,亲眼看见三桑树,亲眼看见三桑树旁跪地勾丝的人,亲眼看见三桑树旁的壶字,等等等等,又是何其大的福份。人类文明传承的力量,可以穿越几千年而来,自能穿透几千年而往。

  何连红2019.3.11.于遵义东丘

标签: 三星堆是谁的墓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