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是如何产生的?

爱百科 163 0

《高山流水》是我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传说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

  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两人分别约定,明年此时此刻还在这里相会。

  第二年,伯牙如期赴会,但却久等子期不到。于是,伯牙就顺着上次钟子期回家的路去寻找。半路上,他遇到一位老人打听子期的家。这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位老人正是子期的父亲。老人告诉伯牙,子期又要砍柴又要读书,再加上家境贫寒,积劳成疾,已经在半月前去世了。

  子期去世时担心伯牙会这在里久等,叮嘱老人一定要在这一天来通知伯牙。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他随老人来到子期的坟前,抚琴一曲哀悼知己。曲毕,就在子期的坟前将琴摔碎,并且发誓终生不再抚琴。

俞伯牙两千多年前的绝响如今已可不再闻,然而,关于“高山流水”的旋律并没有绝迹,反而衍生出多个版本,光是古筝曲就有河南、山东、浙江三个流派之多。

三个筝派的《高山流水》均是以描述高山与流水的自然景观为主要表现内容,

但在传承、风格、技巧诸多方面各具特色。河南筝派的《高山流水》是河南板头曲,又名《花流水》,在河南南阳地区,艺人们初次见面时必定以此曲相会,借乐曲互尊为知音。山东筝派的《高山流水》以山东老八板筝曲为素材,原由《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首连缀变奏而成。

  山东筝派名家高自成先生改编时将《书韵》去掉,并稍加改动,突出高山和流水的形象,成为如今较为通用的一个版本。浙江筝派的《高山流水》原是浙江某些关帝庙用于水陆道场所吹奏的笛曲,后移植到杭州丝竹乐中。

浙江派的《高山流水》典雅秀丽、含蓄清幽。品山品水,仿佛一幅江山烟雨图,虚实相生,远观之山峰高耸云天,若隐若现,却待近看,烟雾时开时合,方见山峦叠嶂,树木葱郁。

  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耳边水滴叮咚,山涧肆流,时而跳跃回旋,却越显平缓宁静。

《世说新语》中顾恺之如此描绘会稽山川之美: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江南山川的秀美滋养了江南人文的细腻、柔和、恬淡,这是这首《高山流水》无法抹去的底色,也是它区别于其他流派的亮色。

  或许是它的含蓄隽永恰能洗涤现代人心中的急躁与焦虑,它成为如今最广为人知的一首《高山流

水》。

标签: 高山流水的主人公是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