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所论“长勺之战”为何能以少胜多?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告诉你

爱百科 166 0

我们熟知的“曹刿论战”中的“战”,说的就是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长勺之战。

公元前686年,齐国政局动荡,齐襄公被其堂兄弟、齐国公族公孙无知弑杀,后公孙无知又被齐国人所杀。齐襄公的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从鲁国和莒国往齐国的方向赶回,最后小白先回到齐国并即位,这就是后来的“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

曹刿所论“长勺之战”为何能以少胜多?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告诉你

公元前685年,“押错宝”的鲁庄公为护送公子纠回齐国即位一事讨伐齐国,不料败齐军于干时,这就是齐鲁干时之战。

后来,齐国派鲍叔牙再次攻打鲁国,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长勺之战。

一、长勺之战公元前684年年初,齐桓公以鲍叔牙为将,带领齐军进攻鲁国,一直打到鲁国的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

鲁国人曹刿在此刻前去觐见鲁庄公,询问其作战底气在哪里,鲁庄公先后提出吃穿用度与人分享、祭祀时不滥加祭品和祷告时说实情这两点,但均被曹刿否定,最后鲁庄公称司法案件必定合情合理去办,曹刿认为这才是为百姓尽力的表现,凭此“忠之属也”便“可以一战”,并且他获得了随鲁庄公督战的权力。

曹刿所论“长勺之战”为何能以少胜多?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告诉你

曹刿随鲁庄公到了阵地前线,看到鲁军所在的有利地理形势后心下了然于胸。

因为之前干时之战的胜利,齐军将士都不重视鲁军,都认为鲁军会像上次那般一触即溃,便战鼓擂动,迅速发起攻势。

鲁庄公看到后,也要下达擂鼓迎战的命令,曹刿及时加以劝阻,并建议鲁庄公下令命各将士坚守阵地不许出击。

随着密集的鼓点响起,齐军喊叫着向鲁军阵地冲去,但是在鲁庄公的严令禁止下,众将士严守阵地,这也导致了齐军无隙可乘,又加上鲁军弓弩手的猛烈射击,齐军只好退回去。

稍事休整,鲍叔牙命令再次击鼓并进行了第二次冲锋,但鲁军依旧没有人出战,进攻结果如第一次一般,仍旧无功而返。

面对齐军的两次猛烈进攻,鲁军都未曾迎战,鲍叔牙及其他将领都觉得鲁军是因为没胆子对战,于是第三次敲响了战鼓。

曹刿所论“长勺之战”为何能以少胜多?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告诉你

曹刿看到来自齐军第三次冲锋的战鼓威力大不如前,队伍也不如之前那般严整,这才向鲁庄公提出可以进军的建议。

鲁军初次主动反击,势气正旺,齐军抵挡不住,纷纷转头逃跑。

鲁庄公一看,刚想下令追击,又被曹刿劝阻,接着他先看了看齐军车辙的整齐程度,又登上车前横木远望齐军败退的情形,然后才对鲁庄公说可以追击齐军了。

鲁庄公马上下令全军乘胜追击,这样一直将齐军赶出鲁国。

曹刿所论“长勺之战”为何能以少胜多?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告诉你

打胜这一战后,鲁庄公问曹刿这次取胜的原因,曹刿说:“作战,凭的是勇气。第一通鼓,将士们勇气最是振奋;第二通鼓,将士们的勇气就少一些;第三通鼓,将士们的勇气差不多丧失完了。齐军的勇气用尽之时,我军的勇气刚刚振奋,所以我军方在此时击鼓进军,最后战胜了齐军。大国的情况难于捉摸,恐怕他们佯败有埋伏。我仔细观察后发现,他们的车辙已经乱了、军旗已经歪了,才知道齐军是真的败走,所以才建议追击他们。”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左传·庄公十年》

多提一句,齐国在经历了干时之战、长勺之战的一胜一败后,并没有罢手。

同年六月,齐国找了个同盟国——宋国,再次掀起了攻鲁之战,面对齐宋联军,鲁国公子偃攻敌之弱,率军在乘丘(今山东兖州东)先打败了战斗力比较弱的宋军,宋军一败,齐军随后便撤退了,鲁国可谓是屡战屡胜了。

总起来说,长勺之战对于鲁国来说意义很大,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了一场罕见的以少胜多的胜利(齐国30万兵力,鲁国3万兵力),极大鼓舞了鲁军的士气,也间接促成了多年后齐鲁两国之间息兵言和。

曹刿所论“长勺之战”为何能以少胜多?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告诉你

那么,这场以少胜多的长勺之战蕴含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中的哪些军事思想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

二、孙子兵法之“军争篇”《孙子兵法·军争篇》中有这么一段话,恰如其分地解释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为什么那么做的原因,或者说长勺之战胜利的原因。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 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 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曹刿所论“长勺之战”为何能以少胜多?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告诉你

我们拿长勺之战来结合分析一下《军争篇》的这段话。

军队的士气是可以挫伤的,将帅的决心和斗志是可以动摇的。所以,阵势初列士气必盛,这就如齐军对鲁军的第一次攻击;半天不开战则人力困倦、士气低落,就如齐军的第二次攻击;整日不接战则人心思归、士气愈衰,就如齐军的第三次攻击。

“治气”,即正确地运用士气来取胜。避敌锋芒,趁对方士气衰竭才攻击,说的就是曹刿这样善于统兵打仗的人。

“治心”,即从心理上制伏、战胜敌人。我军治理严整、军心镇定平稳,敌军军政混乱、军心躁动,那么我军就能制服敌军。

“治力”,即从体力上制伏、战胜敌人。齐、鲁两军战在鲁国的长勺,相比齐军,鲁军离战场较近,而齐军相对来说属于长途奔袭而赴战场,鲁军在曹刿的建议下一直坚守阵地,等到对方第三次进攻,鲁军才蓄势对付仓促疲劳的齐军,双方力量彼竭我盈,哪有不胜的道理!

“治变”,即对敌要随机应变。鲁军没有在齐军旗帜整齐、部伍统一的时候去迎击,更没有在齐军阵容整肃、士气饱满的时候去攻击,这就是曹刿在战场上的随机应变。

三、三十六计之“以逸待劳”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做法,除了涉及到《孙子兵法》,还涉及到《三十六计·胜战计》中的“以逸待劳”,这句话就是: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曹刿所论“长勺之战”为何能以少胜多?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告诉你

拿长勺之战来说,相比齐军的30万兵力,鲁军才3万兵力,十倍的悬殊差距,如果直接出兵去硬刚的话,无异于以卵击石。

鉴于此,曹刿巧妙地避开了鲁军兵力少的弱势,没有直接出兵攻打,而是采取疲惫、消耗齐军的手段,迫使对方处于困顿的局面,才挽救了鲁军本来极有可能战败的颓势。

千史千寻说也许有人说,长勺之战中,鲁国能以少胜多,除了曹刿敏锐的军事思想外,还有其他因素,比如鲁庄公重视曹刿及其建议这一点也很重要;比如地理因素不可忽视,鲁军凭借长勺的有利地形才能筑壁高垒,进可攻退可守。

以上两点确实是鲁军在长勺之战中不可忽略的因素,但比起这两点,曹刿在战争中运用兵法则更加地重要,如果说前者是鲁军胜利的外因,那么后者可算得上是胜利的内因了,毕竟,两者本来就是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另外,后者是鲁军取得长勺之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前者虽也是取胜的原因,不过排在后面罢了,所以此文着重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运用的军事思想。

话再说回来,长勺之战等战争为后来的《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等兵法著作提供了现实案例,而这些兵法的存在,也一针见血地诠释了战争发生时交战双方胜利或失败的原因。

标签: 历史上用谋略取胜的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