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爱百科 101 0

【答案】(l历史背景:鸦片战争清朝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2分)态度:林则徐主张武力驱逐并不惜战争手段解决;徐继畲主张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4分)

(2)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主张打破天朝上国的迷梦,向西方学习;(4分)但在“乌山之争”中表现出一个传统封建士大夫的保守和狭隘,反映出林则徐对西方认识的局限性。(5分)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材料中时间特征“1850年夏天”和所学知识即可锁定“乌山之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即鸦片战争清朝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从材料内容中可以明显看出林,徐二人在解决外国人租赁中国房屋问题上态度明显不同:林则徐主张武力驱逐并不惜战争手段解决;徐继畲主张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2)结合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林则徐在“乌山之争”中表现出一个传统封建士大夫的保守和狭隘,反映出林则徐对西方认识的局限性;但这并不影响其在鸦片战争前主张打破天朝上国的迷梦和向西方学习,他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正面积极形象,所以在人物评价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林则徐和徐继畲

标签: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