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交流]郑州开封少林寺洛阳华山西安五天游

爱百科 96 0

上个月,俺克服了“有钱的时候没时间,有时间的时候没钱”的困难,花了3000大元跟旅游团去郑州开封洛阳西安一游,遵天涯一网友之嘱,把游记写出来,现贴上来,以飨同好,可惜数码机的内存在火车上弄丢了,没照片,55555555————

   郑州开封少林寺洛阳华山西安五天游

   郑州—开 封

   11月21,晴。

   今天早上,难得的好天气啊。从19号坐火车从湛江出发,昨晚才到的郑州,怀着兴奋的心情,今天去开封。

   旅游车行驶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放眼望去,虽然现在的北方风光一片的荒凉,落叶萧萧,绿色寥寥,但对于我这种南蛮子来说,还是蛮新鲜的。

   车行约1小时,到了开封。这时下起了大雾,凉气悄悄地从脚上侵上来。开封,就以这朦胧迎接我们的到来。 低矮的楼房,密集的人群,灰扑扑的。这是我对开封的第一印象。难道六朝古都,这是这样子的?我不免有些失望。

   但是参观包公祠让我的失望无影无踪。

   黑包公、开封府,在中国人中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的。进了包公祠,我是怀着朝圣的心情的。大门,照壁,灰色的檐瓦,红柱古树,一切都使人的心情晋升到崇敬。正殿,立着一块石碑,刻着有宋以来所有开封府尹的名字,包公名列其中。据导游说每个人任府尹的任期不超过1年,包公任期算长的了,干了一年零三个月,哈哈,看来京官难当是古已有之的了。包公的名字黑糊糊的一片,几乎看不到字了,导游说每个游人到来都会用手指摸一摸包公的名字以示崇敬,长年累月下来就成了这样子了。据说忠人摸了手指没事,奸人摸了手指会发黑。哈,如此说来开封公安局应该全体下岗了,有了这块碑,好人坏人立辩,还要警察叔叔干什么?话虽然如此,俺也不能免俗地摸了一下——哈哈,手指头没发黑,俺是天下一等一的好人。嘻嘻——

   正殿侧边,一幅拓印的包公像吸收了我,据说这是包公的真像,真人一般的身高,五缕长须,很清燮的样子。导游说包公真人身高不过1.6米左右,并不像我们心目中的高大威猛,一脸黑,额头一块白月光。在像旁边,是书法家某某所抄包公家训:“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清官就是清官啊,不由得你不佩服。

   再进一重,是包公的汉白玉塑像,高约3米,俺在像前鞠了一躬,不为别的,只为他值得俺鞠躬。

   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人物,在现实中并不如传说中的高大全。包公也是如此。这一点俺早就明白。但就如黄健翔在世界杯上吼叫的那样:——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他代表了中国清官的优良传统,这一刻,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清官灵魂附体——

  是的,包公,他已不仅仅是一个人,他象征着一种精神,一种公正无私,正气凛然,不畏权势,为国为民的精神。他一个人代表了中国老百姓嫉恨黑暗,追求光明的所有诉求。

   再鞠一躬。

   下午,去了铁塔公园。

   铁塔,其实不是铁铸的,而是用褐色的琉璃瓦所覆,是北宋唯一留存下来的地面文物。在低矮的周围建筑中显得鹤立鸡群,仿似高耸入云。远观,塔身仿佛微微有些右倾(右倾?在文革时可不得了哦,嘻嘻)。据说刚造的塔是左倾的,因为建筑师考虑到塔造在黄泛区的浮土上,终年吹着西北风,1000年后风会把塔吹正的。北宋距今约千年了,风不但吹正了它,还把它微微吹右倾了。真是佩服古人的智慧啊。

   但导游却把大家拉到公园一角的某寺,据说此地求签极灵。老子是GCD,才不信这东东呢,但团中却有一人信了,免费求了一签,解签却花了399元,真正的冤大头,扫兴。

   我一个人踱去旁边的纪念品商店,哈,居然有各式的《清明上河图》仿制品出售,俺立马用20大元弄了一幅,虽然是盗版,但也够自己高兴一阵子了。

   下午3点,参观公园完毕。车回郑州。导游问大家时间充裕,想怎么安排?我猛然想起当年历史课上说抗战时蒋介石为阻止日军前进,曾在花园口炸开黄河的一段往事,这花园口好像就在郑州附近。就问导游花园口在哪里啊?导游果然说就在郑州附近,大家要不要去看看啊?车上的团友有人没有见过黄河,有人对历史感兴趣,于是说好啊好啊。

   于是同去同去。

   花园口,一个镇。当年炸开的地方现在已是一个公园。入去,黄河就在眼前。俺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呢。黄河,真的好黄啊,掏一把河水,一手的泥沙。雾霭朦胧中,枯水期的黄河,宽阔的河面,突兀的沙洲,使之显得那么的瘦骨嶙峋,让人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感。

   离黄河大桥不远,立着一块纪念碑,就是是纪念老蒋当年炸河的遇难者的。碑文记载:1938年6月9日,为阻止日本杂种前进,老蒋炸开此段黄河,致使89万人民死亡,流离失所者不记其数——

   沉甸甸的历史,联想当今的种种种社会问题,站在黄河边,我心中只浮现一句古词: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少林寺

   11月22日,阴有小雨。

   早上坐旅游车去少林寺。

   嵩山少林寺,多少少年心中的圣地。小小的时候看《少林寺》,曾无数次有上寺当和尚的冲动,虽然最终因“客观原因”没有去成,但一段梦却保留下来;少年时看金庸古龙,虽然少林寺在书中总是处在被嘲弄的位置,但却无损俺心中的地位,反而增添了艳羡。今天终于能一睹其芳容,不亦乐乎。

   车到登封,很小的一个县级市,名震全国的女公安局长任长霞就是在此辉煌的。导游谈起她,口气里满是尊敬,看来一个人如果为百姓做过一些好事,人们是会记得他的。可惜啊,现在当官的明白这个道理的太少了。也或许,他们都明白,但却做不到吧。

   车到寺门。

   哈,下来才明白,这是少林和尚们新修的“外围门”,在此留下“买路钱”后,再走2公里才到少林寺呢。

   那就再走吧。

   冒着绵绵细雨,沿着新修的水泥板路,我们一行人慢慢地走。放眼望去,少室山各峰起伏,云雾缭绕,枯树丛中偶尔冒出的一角灰檐,更增添了它的神秘。可惜啊,沿途各种“少林武校”的学生们正在练功,刀枪飞舞、呐喊连天,虽慰为壮观,可惜却破坏了俺心中“鸟鸣山更幽”的境界。

   终于到了真正的寺门。古柏成列,寺门灰檐红墙,上一黑匾金字“少林寺”。哇,这就是俺心中的圣地了么?果然与俺心中想像的相差无几,气象森严,隐隐中透出缕缕威武。

   进得寺门,里面更有天地。

   少林寺是一座七进的寺院,古木森森,石碑林立,代表着它值得骄傲的光荣历史。

   大雄宝殿前的银杏树已经叶染金黄,一棵不知名的大树上,满布深深的指孔,导游说是历代武僧们长年累月练指功时留下的。厉害厉害,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大力金刚指”?我也试试,我插,我插插插插,哎哟,好痛——

   继续拾级而进,历立雪亭、方丈室、藏经阁等,最后一进是千佛殿。

   立雪亭,深阔各三间,檐下施雕花石柱,是一座小巧玲拢的单檐殿式建筑。建于明代,这里相传是二祖慧可,大雪天为求法立候达摩,雪过及膝,达摩不见,抛话:汝无佛性。慧可断臂佛前,才得到衣钵法器的地方(这精神劲儿真是不敢相信)。殿内神惠中央供奉铜质达摩坐像,两测四个泥塑像分别为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营上届挂的匾额“雪印心珠”四字,是清乾隆皇帝所题。佛臼后面放置紧那罗像一具,裸路赤足,大咧不拘。亭前有千枝柏两株,枝条层层弯垂仿似游龙,棚架于27级的垂带式台阶上,把亭的景色点缀得分外清幽。

   藏经阁,武侠书中多少邪派高手想“到此一游”的宝地啊,只是一间阴暗的单檐殿式建筑,正应了一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阁不在大,有书则名。哈哈。

   千佛殿内供毗卢佛铜像,因此亦叫毗卢殿。殿内砖地上还保存着20多个直径约4.5厘米的洼坑,是往昔寺僧练拳习武时的脚坑遗迹。脚坑分布方圆不大,呈一条线状。厉害厉害,要多少年才能踩得这么深啊。千佛殿东侧的白衣殿,三面墙绘有少林拳谱壁画,壁画长约20米,很生动地表现少林寺和尚练拳习武的情景.据说壁画上和尚的脸上颜色会60年变一次,哈,俺60年后再来验证是不是如此。

   走出寺门,依然细雨绵绵。回望少林,俺心中的圣殿,其在雨中显得如此沉稳,其佛脉、武脉也如这细雨般千年绵绵不绝,照耀着后世,满足着如我这般的朝圣者。别了,我的少林。

   洛阳龙门石窟

   下午,去洛阳,参观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又因为所龙门石窟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大规模营建于北魏、唐代,后经历代修建而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沿西山石栈道缓缓而行,古阳洞、宾阳洞、万佛洞,洞洞有典;魏晋南北朝、唐代造像,代代不同。最显赫最精美的是奉先寺群像和卢舍那石佛,充分显示了唐代工匠巧夺天工的技艺,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车到龙门,依然是阴雨绵绵,细雨吹在脸上,真阴寒啊。

   沿着石栈缓缓而上,依次是古阳洞、宾阳三洞、莲花洞、万佛洞等,最后是最壮观的奉先寺。

   放眼望去,各洞的佛像背光精巧富丽,刻品琳琅满目,图案文饰丰富多彩。其供养人像姿态虔诚持重,生动逼真,真是佩服啊,五体投地。是什么样的力量驱使工匠们雕刻出如此震惊世人的作品呢?

  特别是万佛洞,洞内南北两壁密密层层刻满佛龛和小佛,约一万五千尊,形态各异或坐或蹲或立。每个小佛高不过5厘米,密密麻麻,看都把人看昏了,当年是怎么雕的?

   龙门的最后一站是奉先寺,建于唐咸亨叁年(公元672年),历时四年竣工。它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露天大龛,是唐代雕塑艺术的杰作。佛龛南北宽36米,东西深41米。雕有11尊佛像,主佛卢舍那高17.14米,面容丰腴饱满,修眉长目,嘴角微翘,流露出对人间的关注和智慧的光芒。据造像铭载,女皇武则天为建造此寺,“助脂粉钱两万贯”,并亲率朝臣参加了卢舍那佛的“开光”仪式。据说佛像的面貌是按照武则天的面容刻的,仔细看了一下,武则天也不是那么的美女嘛,哈哈。

   看石窟最大的观感是残缺,每个佛洞的造像都有残缺,或手或脚或头或全身。据说都是后世不肖子孙盗卖的。导游说1996年美国拍卖了一尊龙门佛头,卖了2000万美无。

   佛祖如果有灵,一定要保佑我中华崛起啊,到时把美国买下,一起操美国佬的祖宗。

   西岳华山

   11月23日,小雪加晴。

   早上从高速去华山,车未出洛阳,小雪纷纷而下,真兴奋啊。作为南蛮子,俺是第一次见到雪呢。洁白的雪花迎车扑来,一会功夫,道旁的花草树木全披上了一层银装,司机特意停车让我们下来赏雪,抓了一把,放在口中,哇,好冰。

   车到豫陕边界,塞车了一小时。高速公路竟然塞车?真是奇闻啊。

   到了潼关收费站,才知道原委。原来老陕见高速公路的货车大多超载,怕压坏路,就在收费站前设一地磅,按重量收费。如此一来司机们不干了,纷纷讲价,如果平均每车罗嗦1分钟,那么————所以塞车,天啊——-

   中午1点半,终于到了华山。

   西岳华山位于陕西西安以东120公里的华阴市,古称太华山,海拔2200米,五岳之中,以险著称,登山之路蜿蜒曲折,长达十几公里,到处都是悬崖绝壁,有“自古华山一条道”之说。

   华山,慕名已久矣。小时候看的电影《智取华山》,读金庸时的“华山论剑”,无不使俺对这座名山充满艳羡。

   坐中巴进的山,从车窗望去,华山已令我震撼。洁白的巨石,青翠树木,山峰插云,给人一种无以言语的压迫感。

  坐索道车上的半山。

   缆车上几乎是以垂直的方式缓缓上升,凭窗望去,陡峭的山峰仿佛伸手可及,刀削斧劈,巧夺天工,脚底下看,山下的人已如蚂蚁般大小,望之使人栗栗。

   终于结束了心惊胆战的缆车过程,到了半山腰。

   再行一段,是一亭,立有一碑,上书:军魂。导游介绍说就是当年为纪念智取华山而建的。导游说起了题外话:据当地的老人说,什么智取啊。当年是血取华山。开始时是强攻,多少战士倒下华山脚下,因为血流成河攻不下,才想到偷袭的。我望着这鸟不拉粪的险峻地头,不解地问:这种地方攻什么攻,要水喝都没有,派人围它几个月,国民党不说饿死,渴也渴死了,还用攻?导游冷笑:这样问证明你太年轻了。这是政治任务,懂不?不尽早攻下来岂不是说明我军无能?

   靠,这就是我们的历史真相。无言————

   导游偷懒了,叫我们继续爬,他不知躲哪凉快去了。但强调,一定要在下午5点钟前坐缆车下山,因为缆车5点停开,赶不上的话就只能在山上做神仙了。

   于是自己爬。

   先上的北峰,经一道观,再行不远就是了,峰顶有一块金庸题字的石碑:华山论剑。哈,这老金倒是风流人物,到处题字,仿佛在少林寺也有他的字的。

   下来,仰望,远处山谷的红叶衬托着秀丽的山色,让人留恋忘返,虬劲苍雄的悬崖逗弄着我的惊奇, “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感觉自己已融化到这山水草木中了。太阳仿佛挂在西峰尖上,弄得山峰金光点点,挥洒万物。各峰壁立万仞,仿似迎面扑来。华山天下险,然哉斯言。

   最险的是 “苍龙岭”, “苍龙岭”的地势险要之极,几乎是垂直而上,一米宽的石阶,像龙背一样蜿蜒伸入云端。俺双手紧握道路两旁冰冷的铁链,一步一个台阶,小心翼翼的向上挪动着。石阶的两面是万丈深壑,陡峭如削的悬崖,看不见底在那里。不一会,就汗流满面了,衣衫被汗水沁的像刚刚洗过一样,冷风吹来,冰凉的紧紧贴在身上。爬过“苍龙岭”,我忍不住仰天长啸,山谷中传来阵阵回响——岳不群——岳不群——哈哈。

   爬上了“苍龙岭”,继续向前就到达了“金锁关”。“金锁关”是通向东峰、南峰、西峰的咽喉,两旁的铁链上,锁满了成千上万、大小不等、各式各样的锁子,寄托了游子美好祝愿。人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所以,才驱使咱们不畏艰苦前行啊。

  不经意看了一下手表,靠,已经4点半了?不得不下山,555555——

  真遗憾,如此天下名山才爬了这么一点点,长空栈道、劈山救母还没到呢。55555——

  看来跟团旅游真不值啊。

   华清池

   11月24日,阴有小雪。

   上午到的西安,驱车直奔华清池。

   华清池南依骊山,北邻渭水,是历代皇家园林,历史悠久,中外闻名。不过最早听到它的名字,却是因为杨贵妃的缘故。“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杨贵妃,哈哈。

   车到目的地,我注意到大门口却是“华清宫”三个大字。看匾额还是郭沫若同志题写的哦。郭沫若,按左冷禅的话来说,是俺最不佩服的三个半人之一,没什么骨气的文人,看他的字,也没有什么骨气,果然是书如其人,哈哈。

   入得门来,果然是花木扶疏,龙池如镜。正中是一片绿色的湖泊,里面是一尊汉白玉的贵妃出浴像,裸露了四分之三,一下就吸引了游人的目光,哈哈,看来这贵妃和身材也不是那么好么,大腿那么粗。

   贵妃沐浴的地方是一个叫“海棠汤”的宫殿,浴池的形状就象一朵盛开的海棠,故名。大家涌进宫殿,隔着栏杆下望,真象一朵海棠花开在地面上,只是年代久远,整个地面已呈青黑色,水早已干涸。“海棠汤”连接着几个宫殿,例如“星辰汤”“尚食汤”等,里面的浴池都大的多,导游说是文武大臣们洗澡的地方,在我想来应该是宫女们沐浴的地方才较为合理。当年封建等级森严,不会象如今所说的“革命工作不分贵贱”, 和锅炉工一起洗澡吧,哈哈。

   这几所宫殿的侧面,西北角有着一眼温泉,泉水很深,散发着一层氲氲之气,寒风下,这温热的泉水,确实给人一种暖洋洋的感觉。从这里再上几级台阶,是一处叫“夕佳楼”的地方,应取“山气日夕佳”之意。

   楼台水榭,殿宇辉煌的华清宫,让人们能够自由的想象当年的繁华。

   到华清池,不能不到“五间房”,这是当年“西安事变”的见证。

   这是五间古典的檐式建筑,很窄的五间房子,当年老蒋和他的侍卫就住在这里。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西安事变”的时候,蒋介石确乎正在这里睡大觉的。缓缓看去,当年的弹孔还历历在目。想像当年老蒋是多么狼狈,听说在黑夜里蒋介石只用了15分钟就爬到了半山,却也够难为老同志的了,正所谓人急智生,狗急跳墙,确实不错。

   骊山半山腰,建有一间亭子,就是当年老蒋被抓的地方,听说是胡宗南建的,初名蒙难亭,后改兵谏亭,民间叫捉蒋亭。可惜啊,没时间上去看看。

   西安事变,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这改变,可以说是偶然,也可以说是必然,或者说是偶然中的必然。无论怎么说,它发生了,它改变了。如果没有那一场事变,而今中国会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手摸弹孔,仿佛触到了历史的呼吸。

   这山,这房,使俺就致身历史,穿梭时枪林弹雨中,看到了张杨的迫切,看到了老蒋的惶恐,看到了老毛的偷笑。

   俱往矣。

   兵马俑

   下午,去参观兵马俑。

   兵马俑,地球人都知道,传说中的世界第八奇迹啊。

   已经下起了小雨,雨中夹着朵朵的雪花,真新鲜啊。

  参观的第一个展厅是“铜车马展”。进入展厅,只见里面陈列着两坐铜车,一号铜车前驾为四匹铜马,双轮、单辕结构。车舆右侧有一面盾牌,车舆前挂有一件铜弩和铜镞。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站立一名铜御官俑。据导游说一号车是为二号车开道和起保护作用的,它的设计也是非常美观实用的。圆伞可以随太阳的照射自由调节角度,这样站立于伞下的人就不用担心雨淋日晒了。”

   二号铜车马是四马鞍车,车舆上有椭圆形的盖子,车厢分前后两部分,车舆内外绘有夔龙、夔凤纹、流云纹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听导游讲解,马车主要由青铜所铸,车、马和俑的大小约相当于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个别部件分开铸造后,再用嵌铸、铆接、子母扣、纽环扣接、销钉连接等多种机械连接工艺,将众多的部件组装为一体。马车的各种链条转动灵活,门、窗开闭自如,伞盖的厚度仅0.1~0.4厘米,而面积却为1.12和2.3平方米,它是浑铸法一次铸出的,即使在今天,要铸成这么大而薄、均匀呈穹窿形的铜件也非易事。

   佩服佩服,老祖宗真是高明啊。

    参观完铜车马展,终于可以去看看心仪已久的兵马俑了。走进大厅,眼前豁然开朗,硕大的顶蓬下,一排排威武的兵马俑尽收眼底。搞笑的是,看着顶蓬,我不由想到的是大蓬菜。哈哈。

    听导游的讲解,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四周各有五个门道。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中间为九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这个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东面三排武士为先锋。九个过洞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的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驭手一名,车士两名。

   列列看去,气宇轩昂的兵马俑啊, 兵、将,个个面貌不同,气质各异,马,匹匹膘肥体壮,仰首欲啸;人,衣饰欲飘,马,鬓毛似闪。恍惚中,俺仿佛致身于秦国气吞万里如虎,横扫六合八荒的战场,人啸马鸣,风鸣马嘶嘶,美人如玉剑如虹——————

   幻觉,幻觉————赶快回过神来。

   走出一号坑,我心中只有两个字:伟大。要知道这可是2000多年前的作品啊。

    从一号坑后边的旁门出来,我们就直奔二号俑坑了。因为二号坑破损比较大,所以坑里完整的俑几乎没有。没什么好看的。

    来到三号俑坑,很明显,它比一、二号俑坑都小得多,但它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个。坑内的地面均为当时的砖头铺成,非常平整,武士排列相向而立,就像现在站岗的警卫一样,井然有序。 这三号俑坑呈“凸”字形状,有战车一乘,马俑四件,武士俑N件。放有“鹿角”二字的地方可能是皇帝打仗出征前祭祀的地方或者是凯旋归来跪谢的场所。坑内陶俑以夹道式排列,据说这儿便是秦军的司令部了。

   看完三个坑出来,俺心中所想的是:专制,是要打倒的。这规模宏大的东东,要花多少民脂民膏啊。古往今来的所有政权,关心民生的有吗?“卧衙静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境界,不说古代,现今又有多少个真正达到?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爽罢了。

   出来后,照例的购物,然后是看兵马俑的发现者老杨头了。据说西安有一副对联:翻身不忘共产党,发财全靠秦始皇。横批:感谢老杨。哈哈,这老头有什么好看的。兵马俑又不是他造的,不是他,也会是别的什么老张老孙发现,不值一看。

   从馆中出来,小雪还在下。

   虽然明天还要参观大雁塔、西安古城墙,但对我来说,行程已经结束了。因为该看的都已经看了。

   再见,西安。有机会还会再来的。

标签: 历史人物故事大全四年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