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应试教育下的历史教学

爱百科 70 0

俗话说,不破不立,其实我也是不同意的。

即便破了,没想好立什么,是万万不行的。

但只能因循守旧吗?好像也不行。

所以还需要慢慢的追寻……

正文最近,妹妹小升初,首次在学校里接触到了历史,在这中间,通过和我几次讨论,我才真的知道在学校、至少在初中一年级的历史教学方式是个什么样子。说实话,我的感受真的不怎么好,也似乎有点理解了我之前看到网上无数人所说,在学校上历史课的那种心情。

首先说明,我本人是没有接受过应试教育的。而如今听她说来,在和我讨论中,我不禁感慨万千。

的确,在很短的时间里,她的确学到了不少知识,甚至有很多方面,比如远古,以至将来会学到的世界史;有很多细节,比如年份问题,比我知道的都多,都清楚。

而究其根源,原因很简单,这些内容都是是老师要求烂熟于心,而天天背诵所被记忆的。而做这一切的目的很简单,无非是为了做卷子、考试,为了要有个好成绩。

这一点,也无可厚非,因为考试的形式便是如此,也只能是如此。但与此同时,学术精神也就随之灰飞烟灭了。

我理解的学术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探索与辩证思维,这正如艺术需要灵感与创新;科学需要探索与实践;而历史则需要研究。

而在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精神,就是要勇于面对错误,勇于向前人的研究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质疑。而应试教育下的历史教学,至少是现在看来,只提供一些学术结果,却丝毫没有学术精神。

记得北京大学赵冬梅老师就曾指出,现在的历史教学,只提供给结果,却没有过程。

这样做,当然其中的有意思的地方,也就不复存在,至少人们感受不到了。而被忽略、或者是有意删除的这些内容,又是很有意思的,而这些一被删去,剩下的只有干巴巴的历史概念,而被接受着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才能够一字不差地说出那所谓的答案,其实就是结果,而且是今人所赋予的。

这种现象,通过她和我讨论历史中间,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

别的不说,就拿前天她以新学的两条内容来考我来说:

起初她问我:商鞅变法中哪一点对现在的影响最深远?

我答:有几条影响都挺深远的。

她不耐烦地向我强调了“最”字……

其实这种视角是最要不得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庄周便写了《齐物论》,强调了这个世界,甚至这个宇宙的存在本身就是相对的。而这种思想,体现在历史研究中,便更是如此。

所以我只好回答:不知道。

然后她便得意洋洋地对我说:是郡县制啊,孤陋寡闻。

而且书上就是这样写的。

我只能苦笑一声,难道在商鞅公元前三百五十年所推行的第二次变法的条款不重要吗?

比如他的废井田、开阡陌、重置了封疆,又如他用他的霹雳手段,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等等。

好,你是说哪条“最重要”,那上述这两条,就不如推行郡县制来得重要吗?

比如他废除了西周以来的井田制,尽可能地使人“耕者有其田”。并且,允许土地的个人买卖,而不论到了哪个人手里,政府还是照常收税,这种模式,直到今天仍然有影子,而且我突然想到,改革开放过程中,大包干形式的设计,便是直接继承了商鞅变法的遗风。意义不重大、影响不深远吗?

再如统一度量衡,我想这便是秦并天下后,之所以能够迅速的“车同轨、书同文”原因所在,和商鞅变法所打下的基础,有着直接而紧密的关联。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我们中华文明从未间断、甚至断绝的原因之所在,至少也是原因之一。意义难道不重大、影响难道不深远吗?!

更何况,这还只是从商鞅变法一件事中来看,如果放眼整个战国时期来看,还会遇到一个极其复杂的演变与继承问题。

就拿所谓商鞅变法中最重要、意义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郡县制来说,其实秦推行郡县制,是战国七雄比较晚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后来的战国七雄中,楚国是实行郡县制比较早的,通过种种的文献,以及考古发现,我们知道,它在春秋末期,就已经有扩张来的地方由君主直接管辖,在这上面,不是封君,而是官员,是可以随时调换,以至罢免的。

可以说,这便是郡县制的雏形。后来六国的郡县制可以说都是从此借鉴的。再如废除井田制,是学习了三晋(韩赵魏)等等。可以说,商鞅变法的内容绝大部分,都不是商鞅的原创,而是地理环境与时代潮流共同使然的,是大势所趋……

然后她又问我: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意义是什么?

其实所谓意义有很多,而最本质的我认为很简单,就在于秦始皇完成了统一。

她听我这样说后,不禁又笑起来,然后看着早已准备好而背对我的课本,照本宣科地读了一长溜话,它的所谓意义,即是“秦始皇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我听过后,同样是不禁一笑,这和我之前所说的意义便是他完成了统一有什么区别?这是表述的不同罢了。只要统一,便什么都有了。

更何况,通过她所说的一长溜话中,其实问题很多。首先,这个多民族到底包括哪个民族?还有这个封建,到底是什么,它的含义又是什么?

其实关于封建的问题,这个称谓,我之前就写字辨析过,是不准确的,是近来一百多年里由于西学东渐,中国人把西方中世纪的封建照搬过来,生搬硬套而放在秦代以后两千多年社会称谓上的,所谓封建社会。

记得我当时就已经说过,这种称谓既由来已久,且教育部还没改过来,就一般人来说,尤其是在应试教育下的人们,也没必要非要纠正,但封建社会与封建制度决不能等而划分的,因为两者之间看似很像,实则是泾渭分明的。

你说秦代以后至大清灭亡两千多年间是封建社会,可以,但决不能说成他们都实行着封建制度。包括一般应试的考试,我想也是如此,这是底线。

因为有意思的是,恰恰是秦代之前,就是那个所谓封建社会开始之前,周代恰恰就实行着封建制度,封建的称谓,在中国其实是由来已久,早在夏商周(至少从商周)就有了封建,这是确确实实、实实在在的,并使之成为一种制度,是统治者们为了维护统治而实施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以血缘为核心的,而产生的等级制度,所谓天子、诸侯、大夫、士。

这还只是就大体的贵族等级而言的,比如在这中间,如果细分的话,诸侯一级有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当然这只是按刚刚封建、官方的称呼而言的,比如宋公国、齐候国、郑伯国、楚子国、许男国等,而后来在某些地方,大夫也分上中下三等。

这一时期,我想才是真正的封建时期,也是和欧洲在中世纪的情况最为相似的。封建这个词的最初含义,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比如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里讲“封”的含义时,便直接指出:

封,爵诸侯之土也。

而建,则有建立之意。因此有意思的是,秦并天下,本是消除封建的过程,使天下归为一统,而设立郡县制,可今人却偏偏把秦代作为一个开始,封建社会的开端,这可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与悲哀!

另外,国家这个称谓,其实的确是和封建制度密切相关,我们知道,在秦代之前,尤其是战国之前,除了士是贵族中最低一等而没有固定的领地外,以上的贵族都有各自的领地。天子(王)有天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以下,诸侯有国,大夫有家,合起来便是国家。关于这个称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说实话,我也不太能搞得清楚。我想是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就是孔夫子所说礼崩乐坏的情况下,诸侯各自消灭了下面的封君(大夫),国与家便合一起了,直到现在。

因此,通过对历史稍稍的一点探究,我越来越觉得,用“封建”来称呼秦以后的朝代都非常别扭,不论封建王朝也好,还是封建国家也好,都是如此。不过还是如开始所言,当代人这样称呼是大多数,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改变了,以一己之力也不能改变汹汹之口。

更何况,也许他们也有他们的想法与理解,比如马克思就是这样说的,这样来划分的。

只有一点,需要搞清楚、弄明白的是,社会是社会,制度是制度,两者决不能等而划分,因为这是底线。

言归正传,当她听到我反问的这些问题后,一脸茫然,不仅是她不喜读书,更没有看过我所写的一篇文字,而是殊不知,这些概念仔细推敲起来,也是有问题的啊。

同是北大教授阎步克在他的公开课里直接指出,在历史研究中,从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真理也从不是单一的、一元的。

其实这正是我个人的历史观,我不止一次说过,我认为,历史就是过去的一切,是已经过去的现实。历史为何会产生?不仅我们有文字的帮助,能够把种种的事情记录下来,最本质的,那都是现实,而只不过已经过去。而现实,我们知道,不可能只有一面,也不可能如此简单。因此需要多方面、多维度来看。

先入为主地解读历史,我个人认为是极其不好的,于个人思维,于更全面地了解真相,都是如此。而现在的历史教学,又恰恰是这样。如今终于有点理解朱夫子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了。

现在的历史教学,不仅在观念上有问题(如先入为主,还有以上所述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对历史分期),在形式上有问题(如非常死板,只追求结果而不要过程,把那么有趣的历史,非要搞得枯燥乏味),就连知识上,也不是那么严谨。

如昨晚她在回答校方所布置的历史知识点时,在提问到战国那一课时,关于老子,竟依然是明明白白写着他是春秋时人,而且比孔子早。而当我听到这句话时,不免感慨。

从一百多年前的梁启超,到顾颉刚,再到我现在正在读的杨宽先生的观点,一直到易中天,近现代的许许多多学者,写过无数篇逻辑严密的论文,来辨析老子的生活年代,以及《老子》一书的成书年代,都认为老子不可能是春秋人,更不可能比孔子早。

尽管现在学术界还有很大的争议,但总的来说,也基本上达成共识,即是老子一书不可能产生于春秋,老子本人在文献记载中也不止一个。

而课本上依旧是铁板钉钉这样写的,从不罗列其他观点,也从没有多维度来看的精神,这既是考试的必须,又是一种对学术精神的损害。

更何况,有人说,如果课本都按我所说的方式 ,怕孩子没有那种思辨的思维,接受下来便难上加难。听起来的确有道理,是如此,这正如我的历史观,以至世界观那样,万事万物有利则有弊。

但是我想只一味地看到好的方面是不行的,还要把坏的方面了解清楚,怎样尽可能的去坏增好,是人们所要做的。所谓中庸之道,过犹不及,正是如此。

当然,最直接纠正一些概念、历史观、知识错误的方法,永远只有一条,那就是主观地多去阅读一些课外书,多去了解关于这方面的一些著作。

毕竟关于教育、教学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改变的,而且即便教学再完美,最主要的仍然在孩子那一方是否有求知欲,是否能够主观地有意地去了解这方面。

只依靠学校所教授的一点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不论是什么学科,都是如此,都需要阅读与实践,来补充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来扩展自身的思维,这早已是人们的共识。

不过即便如此,我还是希望,随着年级的提高,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能够稍微改善一点,至少要有思辨性、灵活性。

标签: 历史教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