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雷锋精神:一个人与一座城市 (转载)

爱百科 51 0

  弘扬雷锋精神:一个人与一座城市

  开栏的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50年前,雷锋,因为在工作中勤奋努力,在生活中热心助人,成为道德模范和“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代名词。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感染和教育了几代中国人。

  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弘扬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本色。

  为了大力宣传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宣传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新华社从2月19日起开设《弘扬雷锋精神》栏目,充分报道学习雷锋的活动和学雷锋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以更好地弘扬雷锋精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新华网长沙2月19日电 3月5日不是法定节假日,但是每年的这一天,人们总是自发地学习一个人,缅怀他——听他的故事,读他的日记,唱他的歌曲。

  50年来,他从来不曾远去,他的名字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褪色。在他的故乡,千百年来,人才辈出,灿若星河,这其中有一个伟大而平凡的青年,被故乡人民引为自豪。

  这个人,就是影响了新中国几代人心灵的雷锋。

  湖南长沙,诞生和养育了雷锋。雷锋和以他命名的精神,用最质朴、最直接和最简单的方式,滋养和回报着故乡的人们,成为精神的灯塔。

  “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刻,一语胜万言。

  这座城市孕育了一个人 那是一座永恒的丰碑

  早春2月,细雨纷飞,乍暖还寒。

  长沙市望城区团山湖村,垂柳正欲吐出嫩芽,成群黑山羊在河滩上漫步。村卫生站的医生李开宇骑着摩托车为村民看病归来,他指着不远处的肥沃田野说,这就是当年雷锋开拖拉机、修河堤的农场。

  54年前的那个秋天,长沙望城籍青年雷锋,跳下心爱的拖拉机,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从这里出发,北上辽宁,做了一名推土机手。工作2年后,又穿上军装,成为共和国的一名战士。

  从军后,雷锋迅速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激情与举动,成为亿万人民心中的道德标杆和精神偶像。以他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增添了璀璨光芒。

  雷锋在长沙的故居,依然保存着泥墙草舍的风貌,但周边早已不再是田园景致。一个大型的西式别墅、洋房小区,环绕故居。只有一条绿荫如盖的小路,连接故居与湖南雷锋纪念馆。

  1940年出生的雷锋,在这里度过了坎坷的童年。年逾八旬的雷孟宣老人,是雷锋的乡邻和幼时玩伴。他说:“母亲遭恶霸凌辱被迫悬梁自尽后,年仅7岁的雷锋就成了一个孤儿,吃了上顿没下顿。乡亲们都很愿意帮助他,但雷锋常常触景生情,看到别人的孩子有母亲做饭,自己却孤苦伶仃,后来宁可饿着,也不肯到外面去吃饭。”在雷孟宣的回忆中,雷锋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上山砍柴。可是山林属于富人,穷人无权砍柴。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政权给他无尽的关爱,雷锋得以走进了明亮的小学课堂。

  在龙迥塘小学的第一堂课,当年和雷锋朝夕相处的师生们还清楚地记得,雷锋向语文老师请教,一笔一画在作业本上写下“毛 万岁”。这个年仅10岁的儿童,从心底里感谢毛泽东 和他领导的中国共产党,让劳苦大众翻身做了主人。

  1956年夏,雷锋小学毕业。湖南雷锋纪念馆至今仍珍藏着雷锋在当年7月15日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系着红领巾、穿着白衬衣的雷锋说:“我小学毕业了,将来,我要响应党的号召当一名新式农民,驾驶拖拉机耕耘祖国大地;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做个好工人建设祖国;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参军做个好战士,拿起枪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祖国,做人类英雄。同学们,让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竞赛吧!”

  1958年春天,长沙决定在望城沩水河畔围垦起来的团山湖开办一个农场,让荒芜的湖沼地,变成鱼米之乡。雷锋拿出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20元钱,捐给农场购买拖拉机,共青团望城县委为此发给他一张“热情捐献人民币二十元整”证书以资表彰。时任望城县的领导当即决定,让雷锋去学开拖拉机。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有“高等小学”文化的雷锋苦学了一个多星期,就可以熟练地开着拖拉机驰骋在田野上。雷锋是长沙市望城第一名拖拉机手,这是当时万众瞩目的工作!

  治理沩水工程的数月间,雷锋除了开拖拉机,诗歌创作也有了新的收获。在《雷锋心语》一书中,就收录到他在这段时间写的七篇诗作。其中《啄木鸟》诗情中蕴含着理,音韵中搏动着心:

  把自己当作啄木鸟吧!/用辛勤而艰苦的劳动,/为万木除病灭害,/使树长得挺拔参天,/绿化原野,/造福人类!

  1958年,雷锋还写下处女作小说:《茵茵》。可惜雷锋的诗歌与小说创作并没有延续下去,他的天资聪颖和满腔热血都倾注在日记上。

  一位作家曾感慨:“《雷锋日记》曾激扬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养成记日记的习惯,也影响了一代人的文学修辞。”

  1958年9月,雷锋离开这座城市后,开始了短暂却波澜壮阔的人生旅程;当他再次归来,已经变成一座伟岸的塑像。

  入伍后的雷锋,在部队的大熔炉中百炼成钢,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渐渐地,“雷锋”成了助人为乐、做好事不留名的代名词。

  年轻的雷锋,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他生前所在部队,被百姓称为雷锋团和雷锋班。如今,雷锋班的战士们依然沿用雷锋生前所开的账户以他的名义为灾区和有困难的人捐款,每年去孤儿院为孩子们过生日。在部队门前的雷锋像下,总会有人不断地摆放上鲜花。

  雷锋是崇高的,也是平凡的。在湖南雷锋纪念馆参观,游客从文物陈列中能看到一个多姿多彩的雷锋。他爱拍照片,骑过摩托车,穿过皮夹克,戴过进口手表,朦胧中喜欢过异性朋友。

  离湖南雷锋纪念馆不远的“雷锋学校”,芬芳的香樟树下,旧时青瓦白墙的老校舍至今保存完好。雷锋当年的教室、用过的课桌依然如故,似乎在无声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站在教学楼前,似乎还能听见雷锋琅琅读书声和笑声。雷锋学校高二年级学生杨攀玉说:“雷锋叔叔虽然逝世50年了,可是内心感觉他一天也没有离开我们,他的微笑,他的乡音,始终留存在故乡这块红土地上。”

  而定格在一张张老照片里的雷锋,是那张年轻的面孔。如一缕阳光,照耀于这座城市之上;似一股春风,吹拂激荡着无数年轻的心。他戴过的双耳棉帽,几度成为风靡中国的时尚。

  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说,雷锋已经成为长沙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和学习楷模。长沙人带着深厚的感情在传颂着雷锋的故事、传唱着雷锋的赞歌、传承着雷锋的精神。学雷锋、当雷锋更是成为全市人民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长沙一次次扩建湖南雷锋纪念馆,修缮雷锋故居、雷锋生平陈列馆,人们到处可以看到用雷锋的形象、雷锋日记摘抄以及雷锋精神创作的标语和宣传画,而且,雷锋学校、雷锋大道、雷锋路、雷锋桥、雷锋电影院、雷锋超市……众多公共设施都以雷锋来冠名。

  雷锋,既是这座城市地理的坐标,更是信仰的方向。

  这座城市活跃着一群人 他们50年激扬雷锋精神痴心不改

  雷锋学校校史陈列馆,一张“团山湖拖拉机手雷锋”的照片旁,镌刻着胡锦涛同志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一个普通的战士所表现的高贵品质,能够激励几代人的健康成长;一个群众性的活动,能够在几十年历史进程中延续不断,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这表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

  今天,在雷锋的故乡,雷锋的故事在续写,雷锋的道路在延伸,雷锋的传人在壮大,雷锋的精神代代相传。

  麓山灵秀,湘江清澈。雷锋,用他短暂的人生,对人类道德进行了新的阐释。许多人在这个小个子湖南同乡面前,被唤醒了道德的自觉与尊严。

  半个世纪以来,长沙活跃着一群人,他们或是倾毕生之力,宣讲雷锋精神,实现对世人的教化;或是沿着雷锋的光辉足迹,描绘一个鲜活、真实的雷锋;或是孜孜不倦地探究雷锋精神的博大内涵与时代价值。他们深信,不管社会如何发展,雷锋这个不朽的名字也会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间。

  谭荒芳1960年出生在北大荒,幼年时手被烫伤,从手腕处截肢。但她不向命运屈服,从小以雷锋为榜样,用两只光秃秃的手腕学会了写字、穿衣、吃饭、钉纽扣。

  上世纪八十年代,谭荒芳被安排到湖南雷锋纪念馆当讲解员。20多年来,谭荒芳凭借着惊人的毅力,摸索出了一套富有实效性的宣讲方法--不是照字读“经”,而是因人施讲,采用循循善诱式、恳谈式、导游式多种手法来讲解。一位在长沙任教的美国女教师吴玉婷来参观后,很有感受地在留言簿上写下“雷锋属于世界”几个大字。

  湖南雷锋纪念馆从不坐等参观者上门。他们的对外宣讲组,常年奔波在城市、乡村,宣讲雷锋精神,举办雷锋事迹流动展览,足迹遍布全国18个省份的70多个县市。

  “我最大心愿,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雷锋精神的阳光播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谭荒芳说。

  雷锋曾在日记中这样说:“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谭荒芳和雷锋纪念馆的几代讲解员,就是雷锋精神大厦上一颗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雷孟宣老人,每每说起雷锋的故事,时常会激动得一跃而起,脸涨得通红,心情难以平静。他从1963年调往雷锋母校筹办《雷锋生平事迹展览》开始,就与雷锋结下了不解之缘,是位“从嘴巴到脑子到脚板,从没离开过雷锋的人”。

  他20多次上北京、鞍山、沈阳、抚顺等地,沿着雷锋的足迹征集雷锋资料,调查走访雷锋生前领导、同事、战友,雷锋辅导过的学生,帮助过的老人等,收集、整理和挖掘了大量珍贵资料,并编写了《光辉的榜样--雷锋》、《雷锋与湖南雷锋纪念馆》、《雷锋日记》等资料。

  雷孟宣领着雷锋馆的宣讲员,背着自制的展板,翻遍雷锋家乡的山山岭岭,跑遍了长沙、浏阳、沅陵、平江等20多个县市。没有交通工具,他们就步行;没有旅店,他们就借住在老乡家里……雷锋精神春风化雨,催开了千树万树精神文明之花。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雷锋故乡的活雷锋”。

  “市场经济来了,人民生活富足了,还要不要雷锋精神?”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朱有志教授几十年如一日研究雷锋精神。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他一直在思考这个现实命题。

  朱有志对记者说,“我们的研究结论是,市场经济呼唤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具有永恒性和普世价值,永远不会过时。”在朱有志的号召下,湖南省雷锋精神研究会应运而生,一大批湖湘文化的专家学者,都自愿加入到研究雷锋精神的阵营中来。

  这个城市流传着一句话 铸就长沙人民守望的精神家园

  “这是我应该做的”,是《雷锋日记》里一句集中反映雷锋道德自觉和崇高精神境界的朴实语言。在长沙,市井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雷锋精神,也往往以这句话作注解。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的精神在长沙超越感动,成为让平凡提升平凡、让生活引领生活的阳光雨露,长久滋润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说,长沙孕育雷锋,有着深厚的土壤和基础。超越时空的雷锋精神体现在今天,是助人为乐的精神,是爱与奉献的精神。湖南开展学雷锋活动要走在全国的前列,雷锋故乡人要真正成为雷锋精神的传人,让雷锋精神在三湘大地上深深扎根。

  2年前的一个寒夜,湖南电台交通频道一则关于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农家小女孩“思思”一家在长沙街头遗失2.8万元就医钱、举家在路边放声痛哭的消息,揪住了市民们的心。出租车司机、私家车主们从四面八方赶到现场,2个小时内现场捐款超过5万元。虽然“思思”一家后来通过各种媒体呼吁人们暂停捐款,但前往探望、送钱送物的市民络绎不绝。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思思”创建了“爱心病房”,宣布为她减免2万元医疗费。很多人说句“这是我应该做的”就悄然离去。

  更出人意料的是,事发后2天,一名市民匿名致电警方,说自己捡到了“思思”家遗失的包,还告知了“还钱”的地点。民警闻讯前往,竟真的在长沙市新中路立交桥下灌木丛中发现了一个白色运动包,打开清点,2.8万元现金原封未动。

  “这个消息让我的心都要跳到喉咙眼,太让人难以相信了。”“思思”的妈妈胡新平异常激动。随着“思思”顺利完成手术并康复出院,“思思”的父母将社会各界捐助除用于“思思”治疗外所余的几万元钱全部捐献给慈善机构。“我们一分钱也不带走,都捐给那些更需要救助的人。”“思思”的父亲李正平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拯救“思思”一家的“爱心大接力”,不停地在长沙重现。

  2012年2月13日黄昏,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特大火灾烧毁70余栋房屋,500多位侗族山民在严寒中急需食品和御寒物资。在“雷锋家乡学雷锋,湖南老乡帮老乡”的爱心号召下,湖南电台交通频道等设立在闹市区的捐赠点,献爱心的人流排起了长队。一名幼儿园老师送来46名小朋友捐赠的衣物、鞋子和玩具;长沙福利出租车公司驾驶员蓝山自己捐出100元,还捎带来一名女乘客捐出的100元。“我们素不相识,她就这么相信我!”蓝山感慨道。

  2月15日至18日,运载着长沙捐助通道县物资的爱心车队相继出发。有些车队上了高速公路,还不断有市民驾车追上来要求捐款捐物。面对递过来的捐助登记本,很多人摆摆手:“这是我应该做的,请将我们的心意快些带给灾区老乡吧!”

  50年来,一代代爱心接力,雷锋精神撒播到全国的各个角落。长沙市望城区区长谭小平说,雷锋故乡的青年参军,当地的人民武装部送他们人手一本“雷锋日记”赴全国各地。很多士兵在部队用笔、用实际行动续写雷锋日记,引发了所在部队“学雷锋、做雷锋”的热潮。

  85岁的老教师舒民仆1983年离休以来,为近20万人次中小学校学生授课600余堂,忍着病痛记了30多本、堆起来足有半人高的“雷锋日记”。“我和雷锋是同乡,又在同一个时代当过兵,一生都要以雷锋为榜样!”舒民仆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新村有不少困难居民,社区的企业家志愿者连续两年共捐赠100万元给社区“道德银行”,还承诺每年拿出50万元资助;来自湖南商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为社区未成年残疾人提供免费上门助教;受到帮扶的群众又纷纷投身志愿者队伍,以此感恩和回报社会。

  “我们社区有常住人口1.2万人,其中学雷锋志愿者就达到7000人。”咸嘉新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刘焕鑫说,“我们希望‘活雷锋’能获得一点社会褒奖,但他们一句‘这是我应该做的’,让受帮助的人感到特别温馨。”

  日前,长沙上千名青年志愿者,在贺龙体育馆东广场参与发起“推广雷锋故乡流行语--这是我应该做的”主题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长沙还活跃着300多位“洋雷锋”,在当天的活动现场,就有十多位外籍人士。在长沙当义工照料孤残儿童的英国人杰夫?希尔深有感触地说:“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把雷锋作为榜样让人学习很有必要。而学会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能让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在长沙,学雷锋的“粉丝”有个昵称--“蜂蜜”,这也隐喻他们带给世间的甘甜。据长沙市文明办统计,这个庞大的志愿者群体已达30万人。

  2012年春运期间,长沙火车站在网上发布一贴“招募令”,“蜂蜜”团队就有2000多人报名。被选中的200人,在车站任劳任怨地为旅客背行李、抱小孩、端茶倒水。义工肖阳春的一位至亲正月初六结婚,当天正是返程客流高峰,他向家人“请了假”,全身心投入服务旅客中。而家人不但不怪他,还送来了一大包喜糖让老肖和志愿者一起分享。

  与此同时,长沙市蓝灯出租车公司的一些“的哥”们,放弃营运旺季,在火车站免费接送返程农民工;长沙市福利出租车公司50余名“的哥”,则免费为市内三家福利院的老人、孤残孩子外出提供服务。“的哥”彭友良等人面对感谢和称赞,总是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通过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长沙市构筑了全体市民共有的精神家园。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如是说:“长沙是雷锋的故乡,雷锋是长沙的骄傲,没有哪一座城市像长沙这样一直深刻记忆着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也没有哪一座城市像长沙这样一直推崇景仰着雷锋伟大的精神。世事沧桑,长沙人民对雷锋精神坚守不改,对雷锋的景仰坚定不移,雷锋始终是我们昂扬的旗帜,始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标签: 四年级历史人物故事200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