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发生的原因及过程介绍

爱百科 41 0
陈桥兵变 ,又称 陈桥驿兵变 ,是 中国历史 上一宗发生在后周 显德 七年(960年)的军事 政变 。后周禁军效仿 后汉乾和 八年(950年)军士拥立 郭威 登基称帝的 澶州兵变 ,于陈桥驿(今 河南封丘 东南 陈桥镇 )拥戴 赵匡胤 为帝。此次兵变导致了 后周 的灭 ...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中国历史上一宗发生在后周显德七年(960年)的军事政变。后周禁军效仿后汉乾和八年(950年)军士拥立郭威登基称帝的澶州兵变,于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拥戴赵匡胤为帝。此次兵变导致了后周的灭亡和宋朝的建立,亦标志着五代十国中的五代时期的结束。


过程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死,即位的恭帝柴宗训年仅七岁。赵匡胤此时任殿前都点检(禁卫军最高长官)、更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

后周显德七年正月(960年)春正月初一日,镇州(今河北正定)和定州(今河北定州)报称北汉和契丹的军队联合南下,攻打后周,声势浩大,请求派兵援助。后周符太后和宰相范质、王溥等执政大臣不辨真假,慌忙令澶州节度使慕容延钊率兵抵御。又命赵匡胤率兵北上御敌,赐于他金带、银器、鞍马、铠甲、器仗数十万。初三日(2月3日),赵匡胤领军出汴梁爱景门,宣徽南院使昝居润安排筵席,朝廷众大臣饯送于郊外。傍晚时,军队行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赵匡胤在其弟赵光义,以及幕府赵普、石守信、王审琦等策划下,鼓动并授意士兵发动兵变反叛后周,为赵匡胤黄袍加身,拥为皇帝。之后赵匡胤率兵回师汴梁(今河南开封),约束将士军纪,没有烧杀抢掠,;入城之日,市不改肆”[1]。

赵匡胤还京,仅京城巡检使韩通一人仓皇抵抗,但随即就被裨将王彦升所杀。宰相范质率王溥、魏仁浦等人责问赵匡胤,帐前罗彦瓌拔剑厉声:;三军无主,众将议立检点为天子。再有异言者,斩!”[注 1]王溥面如土色,降阶下拜,范质亦拜,匡胤亲自扶起,以优礼待之。[注 2]初四,后周恭帝禅位,赵匡胤登大宝,发现未有禅位的制书,翰林学士承旨陶谷把自己抢先拟好的诏书取出,使赵匡胤顺利登基[2]。

赵即位后,初五日改国号为宋,改显德七年为建隆元年,定都汴梁,赵匡胤部将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藩镇位号,史称;陈桥兵变”。

争议

宋朝的官方史书声称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前并无预谋。但是,近代许多史学家认为,从赵匡胤即位后竟无须再出征,辽兵即;自行遁去”、《辽史》也没有;是年南寇”的记录以及京师汴梁在兵变不久前即谣传;点检作天子”,再加上现成黄袍之预备、禅位诏之事先草拟,及赵匡胤母亲之言:;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即位之后,赵匡胤斩杀封邱的守门官,升了陈桥守门官的官职。[3]等史料来看,陈桥兵变应该是一起早有预谋的军事政变。

哈佛大学东亚所研究员黄仁宇评价:;陈桥兵变基本上是一次和平兵变:没有喋血宫门,伏尸遍野,更没有烽烟四起,兵连祸结,几乎是‘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就取得了改朝换代的成功,创造了不流血而建立一个大王朝的奇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