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水入沧海 云上苍穹,给历史人物相应的高度

爱百科 47 0

看历史,不能只是一篇又一篇的用工阅读,做着繁重的加法,有时候要学会做减法,特别是对于人物。历史人物穿过太多的光阴走来,身上都覆盖了太多的色彩,已经很难看得见本来的面貌。很多事情,并不是真的是那个样子,是说故事的人有目的没目的或者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希望让人相信是那个样子的。

   最近在看楚汉,关于汉朝的那个开过帝王和他的大将军,也是众说纷纭的,经过了无数的评论和演绎。犹如贴在他们身上的厚厚的油彩和无数的标签。

   现在我想试着努力的拂掉千年的光阴覆盖在他们身上的浓浓的油彩,也把自己的有色眼睛摘下来,只是从落在史书上大家公认可信的情节里,看两个人的交往和合作,倒是觉得他们自有他们让人震撼和感动的地方,也自然有他们的格调,而且他们的格调当然自有他们的目的,他们目的自有他们的高度。不管最后的结局如何,也不管最后到底有没有辜负,或者谁是谁的辜负,他们都已经让我看到了他们为了不辜负对方所做出来的最大努力。

   从开始到最后。

   相遇之初,两个人都没有多么好。国士无双的韩信这个国士还没有知己,落魄着。刘邦这个汉王还不是大汉的王,也在项羽的军事和政治打击下,委屈着。他们是因为要互相取得所需走到了一起。

  拜将的时候,韩信和大将军只差了一点,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撑起来身为大将军的威严。是刘邦用王者的威仪为了做了一个链接,是他用他王者的风采支撑起来他的拜将台上的第一份威严,是他拉着韩信走上了拜将台,一步步把他送到了人生辉煌的起点。

   公平的说刘邦是首先付出的那个人,他是给与无双的国士知遇之恩的那个人,知遇,对士而言,简直是一种致命的欣赏,还记得柏杨说过:没有欣赏是剥了皮还不许流血的凄凉。所以这种恩情,就算是当真为他舍身相报,也是他应得的报酬。而且韩信也答应了给,而且开始就没打算赖账。

  楚汉的人是非对错有时候也很难说,然而他们都不会啰嗦,也很少伪装。他们发现了彼此的梦想在一个方向,于是就决定了合作,各取所需的合作,拜将台上,他们彼此答应了对方为成就彼此的梦想做最大的努力,也以此成就自己。

  这是他们合作的目的,用拜将那种方式呈现出来,俨然一个郑重的协议。

  拜将后面的日子里,让韩信自己说他应该也只会感觉到他的地位在万人之上,因为唯一那个在他上面的人还尊敬着他,用甚至有点儿讨好的感觉。一直到打彭城之前。

  好,刘邦有了几十万大军就夺了韩信的兵权,这事做的是不地道。但是让人感动的是两个人后面的做法,彭城惨败以后,韩信没有计较刘邦把自己的兵权夺去,没有顾及他对自己的忌惮和不满,也没有因为他不肯听自己的话造成了这么大的失败撂挑子,或者有任何不满,而是以最快的速度赶过去收拾烂得很是可以的摊子,迅速的巩固了被攻破的防线,尽了最大的努力把损失减少。刘邦马上还了兵权,认了错。中国的老板一项是犯不起错误的,更加没有改正这一说,如果你知道很多君王为了不认错误把敢于指出来错误的人都给杀了,或者大致的知道一下,三国里袁绍的两位顶尖级的谋士是什么结局,大概可以理解一下这么做的人是怎样的不容易。

  再后来,是他们的有一个合作,合作总不会是为了一个人的目的,让这个目的实现才是最大的不辜负彼此。让刘邦拖住项羽,韩信自己偏师袭远,绕到项羽的后方,这是韩信的主意,刘邦选择了支持,而且用行动进行了最大的支持。他做的真的很辛苦,首先他不太会打仗,而且彭城又刚刚败得那么悲惨,以至于到了汉军看到项羽都有”恐项症"的感觉,他其实多么想把韩信这把剑放到身边,护身也是好的呀。为了大局,他没有,硬是定着害怕和项羽拖了下来,你想想也知道,父亲和老婆都还在别人的手里当着人质,他还要跟人生死相搏斗,这活儿很好干吗?事实上他干的真的很辛苦。后来对项羽说“尔要烹若翁,勿忘分我一杯羹”那是千秋万代都记下来了的无情无义或者奸诈无赖,无论如何那总不是一件为自己形象增光的事。其实他也是没有办法,如果说当初对于“韩信偏师袭远,共伐项羽”这份合同,他们两个都签了字,就算是夫妻情断,父子情绝,他总是没有违反这个合约。再到后来又被射了一箭,连休息都不能,还得按着张良的注意爬起来巡城,那就不叫辛苦,这种辛苦难道就不算是付出?即便打仗败得那么辛苦,逃命逃的那么狼狈,他都没有把韩信叫回来,他还要怎么去相信怎么去支持韩信呀。他在这里这么辛苦的拖着项羽,那边成就了韩信韩信一路是攻必克,战必取,一路打过去成就了自己一路的辉煌。所以韩信的胜利里好歹总的有点儿他的功劳。

  后来他去修武夺他兵权,方式是够小人的,可是这不也说明他怕吗?若果他可以确认自己有本事大摇大摆的走进去把兵带出来,他至于用这种方法吗?他已经连自己王者的威严都顾不上了,那里还能顾全得了他将的威。做为对他还有恩情的老板,刘邦从来就没敢对他像对别人一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过,他是带着害怕和委屈在跟自己的手下合作,他也好辛苦。

  他在这里这么辛苦的拖着,带着伤,带着病,弄的几次虎口千方百计的逃生,每天像“婴儿之盼父母”一样的盼望着他的大将军赶快来救救他,好容易盼到了他的大将军打到了齐国,灭了龙且,他都没来得及高兴就受到一封要求他封为假齐王的信,你说他生气不生气,他委屈不委屈,他为什么就不觉得是要挟。但是他还是封了,蒯撤劝韩信时候说的形势,如果蒯彻先生能看出来是那样的形式,你觉得刘邦能不能看出来,就算他不能,张良能不能看出来,张良会不告诉他吗?他气不气先不说,他怕不怕,若果韩信真实反了他,他所有的付出何止是没有一点儿回报呀?

  好在没有。一直到最后,把韩信降为了淮阴侯的时候,他能够把他囚禁在眼前应该也能随时杀了他吧,然而差不多至少三四年吧,他听着他说自己“将兵不过十万”,听着他说“羞于樊哙为伍,”听着他问:是不是飞鸟尽,良弓藏,没有话可以回答,听着也不是很好受吧?可是他一直都没有动他,感觉他在还能控制的住情况的时候,还能忍下去的时候,他是努力的不想动他的那怕现在他已经任凭他处置了。最后的情况太过微妙,感觉韩信像是他身边震天下的宝剑,悬而不用,他像是韩信最后的保护伞,最后匈奴一乱,他移人走开,他才被害了。就像我觉得韩信所谓的谋反不是韩信的风格,韩信的结局也不是刘邦诛杀的风格,他的赏罚都是在点上,而很少扩大到面。但是不管怎样,韩信的死,不管具体是死在谁的手里,都是他辞不掉的责任,至少在大家的认识里,所以现在歌颂韩信的电视剧里,刘邦依然小人着,至少不可爱,或者说没有他落在司马迁文章里的汉高祖可爱。

  感觉,韩信的一生都是刘邦在担当,为他的生托起了辉煌,为他的死担着责任。也许到最后,还是悲剧,可是公平的说他一生都没有处心积虑的去对付过他,更没有仅仅为了自己去伤害他。至少,他在努力的做到对他仁至义尽。就像韩信对他有何尝不是?拜将台上他接过了他的知遇之恩的时候就答应了报答,他给了。在齐王府里,面对着蒯彻先生那段说服力那么强烈的话,不管他有没有过动摇,我们看到的历史是,他拒绝了,面对着一个天下的诱惑,那是多少人打的头破血流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的天下,什么诱惑能大到那个份上,就算仅仅是犹豫,不是也可以说明他想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利益吗?至少他还想到了别的。让人简直感动的是,他拒绝了。

  要知道他是一个把心里战能打成经典的人,因为四面楚歌今天还在我们的词典里,这样的他难道对别人的心里一点儿都不知道吗?对刘邦那么明显的忌惮就看不出来吗?如果说第一次没有想到,到了第二次修武夺兵权的时候还要明显到什么程度,他会没有感觉吗?他就那么什么都没有做,还让他有第三次垓下之后马上把他调为楚王,第四次突然去云梦逮捕。,他的中军帐,他的三军,如果他愿意只怕飞一个苍蝇进来也瞒着他不过,他怎么就什么都没有做?我觉得是他对刘邦没有设防,他的麾下攻城城破,野战战胜的三军没有对汉王设过一根防线,更让人感动的是一直到他死,不管他死的时候说了的那句话是真是假,可是他到死都没有怪他,不管是对萧何最后的欺骗还是对刘邦种种的提防手段,到死都没有听见他抱怨。韩信对刘邦,生没有对他设防,死没有一句抱怨。

  现在,关于楚汉的故事里,站在韩信这边的,刘邦的形象就总是很不尽人意,为刘邦说话的,韩信的功劳和人格或者智慧总有一部分被有意无意的降低。

  能够青史留名的人应该有他青史应该留名的高度,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说故事的人都不见得比演绎着故事的人更加聪明或者清楚。世界不是手里的玩具,每一步都有人所把握不住的部分,我情愿相信他们已经做到了可以做到的最好,换一个人,不见得做到这种份上呢?有些部分是他们自己也把握不了的,刘邦是操天下生杀大权的君主,可是他也不能为所欲为,他连想换个儿子继承他的大汉公司都不能,怎么就一定能掌控韩信的命运。喜欢一句话:历史想不到,君王也想不到,这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

  悲剧发生了,应该是每个人都没有了办法。只怕当初他们两个人一起在那个并不人性也不科学的制度里活的好生辛苦,他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是还是没有阻止悲剧发生。最后一个那么无可奈何的死去,一个在苍茫的天地间唱着大风歌,徒劳的表表达着他的思念。我在千年后看着,觉得谁都很可怜。

  其实他们两个人的相知,且不说是现在,就是在当时也很少有人懂。曾经韩信把秦朝的降将李必和骆甲推荐给刘邦练骑兵,两个人不敢去,觉得自己是降将不说,刘邦对韩信还拿了忌惮,怎么会用他推荐的人,只怕杀了自己还说不定。韩信看出来他们的担心,说你们只管去他一定会重用的,他对我是否忌惮都不会影响他接受我推荐的你们。他们很是疑惑的去了,结果,果然如韩信所言。他们就以为自己错了,佩服他们俩心心相知道。还有一次就是攻打赵国以前,刘邦要了韩信的兵又派张耳去帮忙,张耳也不敢去,明白的说了自己的担心,怕韩信觉得自己是刘邦安插在他身边的监视人员,刘邦就笑:“说你只管你,我没有这样的心,大将军又怎么会会这样的意。”结果张耳战战兢兢的过去,发现果然和刘邦说的一样,他不仅感慨自己小人之心猜度了两个君子。

  连百万之兵,攻必克,战必取。对韩信的功劳最恰当的评价是刘邦说的。大王不善于将兵,却善于将将。对刘邦的领导艺术以及艺术特点给与总结而且总结得那么到位的人是韩信。他们就算不是人间的知音,就算只是需要的时候去合作的人,对彼此的了解至少也比我们知道的多。

  倪匡有一个看法,我觉得很有道理,是旁观者不见得比当局者清楚。因为他们在局中,很多旁观者不可能知道的信息和观点他们都是知道的,他们是根据比我们多的多的资料做出的决定,而且似乎他们的智商也决不比我们低。如果你相信韩信在背水之战的时候做出攻的决定是正确的为什么不相信他在齐王府里作出的不反的决定是当时最正确的呢?再退上一万步来说,就算这个决定真的很笨,难道当时的天下不应该感谢聪明一世的他糊涂了这一时吗?就算刘邦对韩信从拜将开始就没有过一丝真心,全是在演戏,我们不应该佩服他把这出戏演得太好了吗?

  关于历史,今天,我们已经很难还原往事的真相,但我们可以不可以相信这是他们能够作出的他们当时认为最明智的选择,如果换一种可能,那一个比现在更好,那一个比现在更能做到?不要再说假如刘邦再宽容一点,他有自己宽容不到的死角,因为他不是自己,他要做一个合格子封建帝王应该成为的角色,也不要说韩信假如能够学道谦让,他有自己的尊贵低到了别人的胯下也低不到的低度。他们已经尽力了最大的努力,历史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样子,精彩的让人深感无奈。

  我们编写历史剧本或者品评历史人物,可不可以先还给他们应有的壮观和高度,让水入沧海,云上苍穹,只有这样,历史才会有更多的内容可供观赏。

标签: 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